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安阳古迹共返回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安阳县古蹟举隅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1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2-01-30
    关键字: 安阳 名胜古迹 历史文物

    安阳县古蹟甚多,载在县志,不胜枚擧。兹就中有史事可纪者,擧录于左,藉以见安阳为文明古郡,文化源流之悠长。⒈伯阳城—在安阳县西北五十里淸流村西,今尙有旧蹟可考,史称『乐毅攻魏伯阳』,即是此城。城之附近有山,名伯阳山。⒉古韩家庄—在县西水冶鎭西北二里许,有村名铁佛寺,即古韩家庄,为宋谏议大夫韩国华、魏郡王韩琦父子之故里。⒊鲧堤尧城—在安阳县东东梁堌村。太平寰宇记曰:「鲧堤尧城,禹之父所筑,以捍孟门」。读史方舆纪要曰:『鲧堤,治水时所筑,以捍孟门溢水』。⒋殷墟

  • 文章安阳县的地理与人文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36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2-10-03
    关键字: 安阳 乡贤 蔺相如 李延寿 名胜古迹

    一、地理——我的原籍是河南安阳县。在过去的七十年中,于此地生活得最久,虽然我在外处居住的时间亦不短,但仍然说一口的安阳土话,因为安阳水土气息仍深深的留在我的血肉中。安阳于禹贡属冀州,殷为相地,春秋时先后属于衞晋两国,称为东阳,属赵国后改为邺郡。秦时更名为安阳。西汉置魏郡治邺,后汉改为冀州,三国及曹魏因之。晋代复置为安阳。后魏置相州以安阳为首治。隋复置安阳,唐宋两代均因之。金、元、明、淸均置彰德府以安阳为首治。所属有汤阴、林县、临漳、内黄、武安、涉县六县

  • 文章內鄉縣概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4卷 第3期  作者:張維倫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安阳内乡 名胜古迹 教育文化

    內鄉縣春秋時為楚析邑之地,且有古鄀國之遷入。秦置內鄉縣,屬南陽郡;漢置析縣,屬宏農郡;南北朝西魏始改置內鄉縣,屬析陽郡;明屬鄧州南陽府;中華民國為二等縣,屬河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區管轄,位北韓三三度一二分,東經一一二度。鄰縣:南鄧縣;北盧氏;東鎮平、南召二縣;西淅川縣;東北嵩縣。中華人民共和國分置:內鄉、西峽二縣,皆屬南陽地區管轄。鄰縣:南鄧縣(今改鄧州市);北嵩縣;東鎮平縣;西西峽縣;西南淅川縣;東北南召縣。內鄉面積原為五九八八·八四平方公里,後因西峽從內...

  • 文章安阳的地理与人文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7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69-09-01
    关键字: 安阳 地理概况 历史人物 名胜古迹 自然风景

    国者鄕之积。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可视之为鄕土观念的扩大和延伸。人有家鄕,物有本源。「不忘本」乃是人生正谊之一。孝父母,怀故鄕,爱国家就是「不忘本」的表现。値此大陆变色,海隅寄形,瞻念前程,追忆往事,不禁百感交集,鄕思重重。西望中原,极目鄕关何处似,白云依依无尽时。人生不能忘本,飮水应当思源,玆特将原籍安阳的地理与人文,扼要记述,聊慰鄕思,并抒爱鄕心情。一、地理槪况——我的原籍是河南省安阳县。在过去的岁月中,于此地生活得最久,虽然我在外处居住的时间亦不

共4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