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姓氏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丘、邱兩姓的河南堂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1期  作者:彭桂芳  出版时间:1974-01-25
    关键字: 姓氏 来源 宗亲会 邱氏 丘氏

    邱姓的郡望是「河南」,堂号也是「河南」,因此,普天之下的邱姓中国人,几乎全都以「河南邱氏」自称。在我国的芸芸众多姓氏之中,邱姓固然大大有名,另外还有一个丘姓,也尽人皆知。邱、丘二姓,读起来完全一样,仅在写法上有一个「邑」旁的差别,而更为巧妙的是,丘姓的郡望和堂号,也全都是「河南」,普天之下的丘姓中国人,同样全都以「河南丘氏」自称。实际上,邱、丘二姓在各方面的雷同,不是巧合,而是具有深厚的渊源——他们根本就是系出同源的一家人,先有丘姓,再有邱姓。丘姓

  • 文章中原大族臯陶氏考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卷 第12期  作者:張與仁 出版时间:1971-12-01
    关键字: 臯陶 六蓼 姓氏 偃姓

    云:『蓼国先在今豫州郾县界故胡城是,后徙于此。』由此可知臯陶氏族,原居豫州郾城县一带,郾城之称为郾者,即由臯陶之偃姓氏族居住,沿袭称谓而来。偃郾古为一字甲骨文同作匽。史记夏本纪云:『封[1]臯陶之后于英六,或在许。』英即蓼,六即六安,许即许昌,即臯陶之后大部迁于英六,一部分还留在许昌。又许昌东之鄢陵,鄢即焉,焉与燕匽皆燕子像形字,故亦由偃■而来,地近郾许,为臯陶氏族之一支。■陶之后迁于安徽西部的不止英六,还有舒鸠、舒■、舒蓼、舒鲍、舒龚,谓之群舒。群舒初见

  • 文章從春秋時代河南地區諸侯封國看血緣與地緣闗係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9期  作者:張紹熙 出版时间:1982-09-30
    关键字: 血缘 地缘 姓氏 轩辕黄帝

    从此又创下了皇帝赐姓的开端。至于没有封爵的平民,不能用父王的名字諡号来代表,只好以职业技术来作姓。秦始皇于西元前二百四十九年灭六国,废封建设郡县,划全国为三十六郡,以后各祖迁徙均以居地郡号为代表,作为血统根源之基本标记。现在包涵姓氏最多的南阳堂、太原堂、上谷堂、陇西堂、颍川堂都是由此而生。本文综合黄帝建国到秦亡为止,就春秋时代河南地区,历代王孙血缘关系列出诸侯封国一览表,从时间观念上下化成一体,一目了然可以看出那一个祖系,与黄帝始祖的血统渊源。再以古代的立国

  • 文章血缘 郡望 姓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2期  作者:黃得時 出版时间:1986-02-28
    关键字: 台湾社会 迁徙 姓氏 人口划分

    。其目的无非是要消灭台湾人的民族意识,切断与中国大陆的血缘关系。其种种措施之中,在宗敎方面,禁止台湾人膜拜中国式的神像,而以日本人共同祖先的「天照大神」之神符及神棚替代。在血缘方面,力劝(有些机关强迫)台湾人更改姓氏。因为台湾人的姓氏,如陈、王、张……等都是一个字,一看便知道是来自中国,含有强烈的民族意识。现在如果将这种「单字姓」改为日本式的「双字姓」,如中村、高桥、后籐……等就很像日本人。这样就可以把台湾人化为日本人,同时可以削减民族意识了。岂知姓氏是做人

  • 文章澄本清源、还我「党」姓兼论党、党姓氏考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0卷 第4期  作者:党林芳  出版时间:1998-10-01
    关键字: 姓氏考究 党姓考究 史料研究

    近百年来,由清代之千余姓,发展到时下之数千姓,繁衍之速之快,可见一斑矣。据邓献鲸中国姓氏积,得单姓三、六八四姓;复姓二、〇三二姓;三字姓一四六姓,计共五、八六二姓。短短数十年,姓氏繁衍竟高达四五倍之多,时人陈仁德考据谓:「吾国姓氏高达九、一七七姓」。单就台湾区而论,以一九七八年六月三十日止为准,其时总人口数为一六、九五一、九四〇,共得一六九四姓,其中单姓一六一一姓,复姓占七五姓,三四字姓各占四姓。数十年以来,中国人由原来之四亿五千万,急剧繁衍到而今之

  • 文章一譜認祖根 姬氏源周公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3期  作者:姬明富 出版时间:2009-07-01
    关键字: 姬氏 华夏文明 姓氏文化 《姬姓族谱》 姓氏起源

    近年来,举国上下在研究和传承华夏姓氏文化,掀起寻根认祖热潮中,方城县众多姓氏文化爱好者从一本《姬氏族谱》中获得到三大可喜发现:一是姬姓起源于人文始祖黄帝,二是裕州姬氏系周公之后裔,三裕州姬氏由山东迁至此。其《姬氏族谱》中详细记载是这样的:「蔚巍姬氏族,系源远古流长广,《姬氏姓源》云:姬氏出自黄帝,黄帝,少典国君之子,国于有熊世祖凤池十一代拙孙 恒茂 敬书

  • 文章陳姓的潁川堂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5期  作者:彭桂芳 出版时间:1973-05-25
    关键字: 颍川堂 陈姓 姓氏由来 陈国 支派 陈姓家族

    名满宝岛,自为顺理成章之事了。「陈林半天下」,是台湾民间的一句俗语,虽然有些夸张,却十足说明了陈姓在台湾的厐大声势。那麽,在台湾居民的老家——那锦绣河山的中国大陆,「陈林半天下」这句话能成立吗?前清第一个大姓正如众所周知,台湾的一切,不管是血统、语言、风俗习惯,乃至地理环境,历史背景,无一不是古老的中国大陆的延长。因此,在整个中国大陆上,「陈林半天下」这句话应该也是适用的——中国大陆各省的姓氏家族,虽然迄今未有正式的统计资料,也没有人敢于断言究竟那一个姓的人

  • 文章新蔡曹氏來台宗人譜系記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曹尚斌 出版时间:1992-07-01
    关键字: 新蔡曹氏 姓氏溯源 河南谱系

    本文原稿近萬字(含注解附錄等合計)不適於本刊,此稿爲節略本,疏漏俗淺自不待言,個人忙于課務,力不從心,對應即糾謬補充之材料,不我暇顧,懇盼大雅之家不吝指正。

  • 文章立雪程門,游氏早享盛譽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12期  作者:彭桂芳 出版时间:1978-12-25
    关键字: 区域文化 姓氏研究 程门立雪

    近年来并且延到了台湾,目前台湾的游氏,是全省的第四十三个大姓,子孙遍及全省的每一个角落,而以台北一地最为繁盛,游氏在台湾岛上的盛况,堪称有目共睹。台湾游氏的始祖,就是「程门立雪」的主人翁游酢,这一点,在一项「台北县双溪鄕游氏族谱」上记载得淸淸楚楚,是这样的:「宋代由汝南渡江西,以宋儒游酢为远祖,以游二三郞迁居上杭者为始祖,嗣再分徙闽南及粤东一带。」由此可见,福建的游氏家族,是过去自河南而江西而浙江,然后逐步播迁到了南方的。而实际上根据过去姓氏学者的考证,游氏

  • 文章呂侯伯夷事略考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9卷 第4期  作者:魏茂春 張紹顏 出版时间:1997-10-01
    关键字: 吕伯夷 人物生平 史料研究 姓氏考究

    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从而,炎黄二帝形成同宗祖的两大氏族,亦即原始社会的所谓双胞族。可是,有人对此提出异议,曰:“然则炎帝亦少典之子。炎黄二帝虽则相承,如《帝王世纪》中间凡隔八帝,五百余年,若以少典是其父名,其黄帝经五百余年而始代炎帝后为天子乎?何其年之长也!”[2]金仲解《十梅馆议书校记》亦谓“依《国语》,则炎黄并少典之子,中间凡隔八帝,五百余年,于理不通。”按此说,如以少典为人名,不无道理。而多数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