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主题分类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共返回12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五代閩國的興亡史(四)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8期  作者:王秀南 出版时间:1982-08-30
    关键字: 五代闽国 历史资料 兴亡历史

    再說王延羲,本來秉性倔強。昶在位時,猶懼禍,稍自節制;及卽位,便故態復萌,多尋舊怨。時王延政爲建州剌史,聞曦暴虐,曾數上書諫;非但不聽,而且復書辱之。更遣親吏鄴翹、杜漠崇監其軍,而此二人猶專抬延政私事,居中離間,以是曦之與政,益積不相能,福州之與建州,如同敵國。永隆二年二月,曦竟遣統軍使潘師逵、吳行眞,將兵四萬,攻打建州;結果潘師逵陣亡,吳行眞遁歸,自此延政兵益強大,永平、順昌二城,且爲延政所有。但六月間,延政猶遣牙將持誓書及香爐,特至福州,與曦盟於先王...

  • 文章洛陽千祥禪寺存古寶閣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6期  作者:王錫範 出版时间:1978-06-25
    关键字: 洛阳历史 千祥寺 历史沿革 古代建筑

    系以存贮石刻为主,其所保存石刻之多与名贵,仅次于西安碑林,但不像碑林那样,任令帖贾捶拓损毁,致失外藐神韵。金石家考古家大多知道这个「阁」,幷推许为古石刻最佳保存所。存古阁石刻,大部份已于民国二十一年,运交「河洛图书馆」典藏,小部运交「中原文化社会敎育馆」陈列。幷不似外间所传散失殆尽,甚或流入外人之手。所留价値不高者极为有限,因乏专人管理不无零乱,则为事实。我们不反对「家丑外扬」,特别这一类「家丑」。外扬了,可以激发后世子弟们对历史文物的维护与喜爱。不要再蹈

  • 文章滑縣風物覽勝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2卷 第1期  作者:趙超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历史沿革 名胜古迹 历史名人 瓦岗寨

    滑縣:秦置白馬縣。今河南滑縣治,(元和志)、滑州治馬城,即古滑合。「昔滑氏以此為壘、後人增以為城」。滑姓乃姬姓之後,滑為晉滅、其子孫人以國為氏。南燕慕容德曾建於滑台。隋就置滑州。明省縣入州、尋降為滑縣。清屬衛輝府。滑縣在汲縣東北、與河北省境接壤。有謂「滑縣有測景台,故謂滑台,誤也。(按測景台(唐書地理志注)河南陽城縣有測景台,開元十一年語太史南宮說刻石表焉。(名勝志),測景台在登封縣、周公定此地為土中、立土圭以測日、其北有觀星台。歐陽書院文風鼎盛歐陽書院...

  • 文章安陽縣古蹟舉隅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1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2-01-30
    关键字: 安阳 名胜古迹 历史文物

    安陽縣古蹟甚多,載在縣志,不勝枚擧。茲就中有史事可紀者,擧錄於左,藉以見安陽爲文明古郡,文化源流之悠長。⒈伯陽城—在安陽縣西北五十里淸流村西,今尙有舊蹟可考,史稱『樂毅攻魏伯陽』,卽是此城。城之附近有山,名伯陽山。⒉古韓家莊—在縣西水冶鎭西北二里許,有村名鐵佛寺,卽古韓家莊,爲宋諫議大夫韓國華、魏郡王韓琦父子之故里。⒊鯀堤堯城—在安陽縣東東梁堌村。太平寰宇記曰:「鯀堤堯城,禹之父所築,以捍孟門」。讀史方輿紀要曰:『鯀堤,治水時所築,以捍孟門溢水』。⒋殷墟...

  • 文章五代閩國的興亡史(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6期  作者:王秀南 出版时间:1982-06-30
    关键字: 五代闽国 历史资料

    迨使者張任至,大恐,卽趕囘建州,報於延禀。延禀怒甚,卽調兵遣將,會泉州王延鈞討之。兵至,延翰發二部兵禦之。緣程斌、孟威二都指揮繫獄,軍心渙散,各無鬥志,一經相接,便卽敗囘城中。延禀同軍士,梯城鼓噪入宮。延翰驚匿重牆,被衆軍士搜獲,反綁出宮門外,王延禀播以十惡大罪:違父王家訓,一也;擅稱大閩國主,二也;拆佔民居擴建宮殿,三也;仿天子制,四也;重賦稅,五也;採民女,六也;火燒冷艾男女,七也;逐乳母,八也;不納諫,九也;酖使者,十也。將此十惡大罪,大書掛於都市...

  • 文章城縣簡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5期  作者:陳永昌 出版时间:1978-05-25
    关键字: 郾城历史 故乡怀念 城市沿革

    一 地理位置郾城縣南連西平,北隣臨潁,東至西華,西臨襄城(卽襄縣),西南臨舞陽,東南臨上蔡。二 命名由來郾城—召陵,地名之由來:㈠郾城卽古之召陵,春秋時屬楚地,秦、漢置郾縣,晉改曰邵陵,隋廢邵陵改爲郾城,故召陵城在今郾城縣東約二十華里處,左傳上記載僖公四年齊桓公伐楚,「楚子使屈完如師,與齊師盟」,「師退,次於召陵」,卽今郾城也。足見郾城—召陵地名之由來久矣。㈡召陵現在是郾城所屬十八個鄕鎭之一,名曰陵鄕,卽召陵寨。三 所屬鄕鎭⑴城廂鎭;⑵螺河鎭;⑶新店鎭;大...

  • 文章烈山許姓代有淑賢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9卷 第8期  作者:勝光 出版时间:1987-08-30
    关键字: 许玉寰 许氏姓源 历史资料

    許,言午許。淸朝咸豐十一年(西元一八六一年),福建省同安縣角尾鎭鴻漸村的許玉寰,離鄕背井遠渡菲律賓謀生,姓氏變成中西合璧的許寰哥一世,他的曾孫女就是現任菲律賓總統,閨名柯拉蓉,姓爲許寰哥,再加上她的丈夫的姓,所以全名成爲「柯拉蓉,許寰哥,艾奎諾」。許氏姓源,出自姜姓。「姓纂」、「廣韻」與「姓源韻譜」上都說,「炎帝神農氏生於姜水,以姜爲姓。裔孫伯夷佐帝堯爲典禮之官,使掌四岳,爲諸侯伯,號太岳。周武王封其裔孫文叔於許(故城在今河南許昌),以爲太岳之嗣。至元公...

  • 文章黃山下的名勝古跡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7期  作者:魏仰賢 出版时间:1998-01-03
    关键字: 黄山 名胜古迹 历史价值 李世民

    攀登黄山是我向往已久的心愿,竟于去(86)年九月下旬达成心愿,昻然登上黄山第二高峰光月顶,据高临下,凡黄山的群峰、云海、奇松、怪石无不尽收眼底。看得最清楚的是鳌鱼揹乌龟、莲花峰、天都峰、天池等。不但亲眼看到而且双手也摸到那个鬼斧神功的飞来石。也看到浩翰的云海,颇有海到无边天作岸,人登绝顶我为峰之慨。此次黄山之游,意料之外的也参观了安徽省黟县西递村的古民居,歙县唐乐村的牌坊群,因其意义深长,甚具历史价値,特就记忆所及,略述于后:一、西递村—为唐太宗李世民

  • 文章古戴國考城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3期  作者:趙同信 出版时间:1970-03-01
    关键字: 考城县 戴国 历史考究

    考城爲古戴國,春秋時又名葵丘。秦之甾縣,漢爲紀念孝子穎考叔而名考城。爲齊國西向之門戶,齊桓公曾在此處,大會諸侯,達九次之多。今尙有葵丘臺遺址,臺傍有一廟宇,建築宏偉,畫樑彫柱,重簷疊閣。相傳爲各國諸侯會商、飮宴、遊息之所。遊客至此,慨然想見古之英雄豪傑插血爲盟之壯舉,及當年繁華榮興之盛况。民風樸實,天性勤奮,賢哲輩出。孝子穎考叔,五花筆江淹,賢吏張伯行皆吾邑先賢也。位處冀魯豫三省交界重鎭,自古爲兵家必爭之地,廿七年,倭奴由此入寇中原。卅七年,**亦從此進犯...

  • 文章韓文公家乘考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6期  作者:韓思道 出版时间:1970-06-01
    关键字: 韩愈 韩氏 宗族 历史考究

    一、韓氏宗族溯源左氏傳云:「邗、晉、應、韓武之穆也。」韓本與周同宗,原姓「姬」,乃周武王之後裔。武王克商,統一中原,大封同姓,封其公叔虞於韓,爲「韓侯」。因國小後爲晉所併。至曲沃武公時,始祖萬事晉;食采于韓原(在今陝西馮翔韓城西南,一說在今山西河津萬泉間)。稱韓武子、武子萬生定伯簡,簡生子輿,子輿生厥,晉景公時,因伐齊有功,封號「獻子」,位列六卿之首。遂從封姓爲韓氏,是謂韓姓之起源。獻子生宣子起,晉平公時,共與趙魏共分初氏,羊舌氏、定公時復與趙魏伐范中行...

共128条记录 1/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