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傳說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杞縣五狀元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11期  作者:張景仁 出版时间:1984-11-30
    关键字: 传说故事 宋庠 宋祁 科举考试

    ㈠两状元的传说故事宋朝时候,仁宗天圣二年开科,杞县的宋庠和宋祁兄弟同试,宋祁是弟,得到第一,是当然的状元了,但是在仁宗面试时,宋祁禀奏:「以长幼之序,状元应让给臣兄宋庠。是符情理」仁宗即宣宋庠,一面先阅宋庠试卷,亦感才华非凡,爱才心起,但一时又不能决定一试点两个状元,犹豫间自语:「一试能点俩个状元?」宋氏兄听所道,马上叩头:「谢主龙恩!」杞县人一直传说这个故事。㈡简介杞县志·五状元宋:宋准,太祖开宝三年登第,面试仍擢甲第。见文苑传。宋庠,仁宗天圣三年,擧

  • 文章西華縣兩則軼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5期  作者:張樂民 出版时间:1977-05-25
    关键字: 西华县 传说 女娲 奉母城乡

    统治中国一百三十年之久,她对中华民族的贡献如下:1、制嫁娶之礼:自同姓不婚之制出,于斯民始不渎,易序卦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这是古代哲人推算的起源,他们认为有史以来,由一夫一妇而成之家庭更以家族为起点,发展为更大的组织,在未有家庭以前,人民但知其母不知其父,至娲氏制嫁娶之礼后,方有父子之亲、长幼之序,君臣之义,人伦既明,人道乃定,家庭诚然成了人类社会的基石,实为中华文化开一新纪元。2

  • 文章传说启母嵩山化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4期  作者:楊祥麟 出版时间:1973-04-25
    关键字: 大禹 启母石 嵩山 涂山氏 神话传说

    五嶽之中嶽乃謂嵩山,其山之東支脈爲太室山麓南面,有一「啓母廟石闕」,相距不遠就是約有四丈多高的一座大石頭,所稱之「啓母」,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啓」又是誰呢?原來「啓」是「大禹王」的兒子,啓的母親就是大禹王的妻子「塗山氏」。大禹歷年治水有一天到了轘轅山下,想打開這座山,好讓水流通過,但一時之間無法劈開大山,禹便自己來動手;相傳禹是熊變化的,此時他變了一頭巨熊,企圖撞破轘轅山,來爲洪水開路。不料他的夫人恰於此時到來,看到丈夫竟是一隻熊,她羞愧無已,囘身便跑...

  • 文章(尋根溯源)中嶽嵩山

    来源期刊:《豫聲雜誌》 第2期  作者:楊祥麟  出版时间:1999-04-01
    关键字: 嵩山 史料记载 中岳 古史传说

    嵩山古稱外方,詩小雅有「嵩高維嶽,峻極於天」之句,崧與嵩通,故又稱嵩高,其最高峰因亦名曰峻極峰。正義謂:「崧者,山形竦然,故以崧爲高貌。」爾雅謂:「山大而高者曰崧。」註曰:「今中嶽嵩高山,蓋依此名。」其意即謂嵩山之所以名嵩,乃以其高而且大之故。然嵩山海拔一千七百公尺,在我國五嶽中僅居第三,高不及華山,大不及泰山,而得獨名以嵩,或因我先民最初定居地區乃黃河流域之中部,即今之中原地區內,山之高而大者,以嵩山爲最,故詩乃有「崧高維嶽」之頌,是則嵩之爲嵩,亦良有...

  • 文章武則天與香嚴寺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3期  作者:李延中 出版时间:2009-07-01
    关键字: 武则天 香严寺 民间传说 人物轶事 施法降雨 历史渊源

    日月轮回乾坤转,改朝换代旧更新。唐朝出个武媚娘,堪称古代女强人。貌赛西施才八斗,御封皇后不称心。色才兼备多智谋,善排异巳心肠狠,历尽挫折头不低,终登宝座统万臣」。在如今的淅川县丹江西岸,有一个闻名中原的历史名寺——香严寺,提起她,还眞有一段古怪离奇的传说呢!据公元六百九十年间,已有六十七岁高龄的武则天见争夺皇位时机成热,她便利们手中的权威和早已笼络好的亲臣死党,过关斩将排除异已,而后废掉儿子中宗李哲的皇位,自此开创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女皇帝的传奇

  • 文章羅山的歷史·文化·古蹟·移民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11期  作者:方洪疇 出版时间:1974-11-25
    关键字: 罗山历史 罗山人文 罗山地理特征 罗山传说

    房顶为不完整形式。淸初,县知事鲁麟曾游寺小憩有感,诗云:风雨过萧寺 山川忆楚风 当年公子邑 今日梵王宫 客下虚堂榻 僧谈别院松 何时携小品 跌坐问支公⒊覇王城:在西南六十里处。秦二世三年(纪元前二〇七年)项羽伐秦,在此屯积粮秣,因筑此城;故后人遂以覇王名城。传说今之曾约方家寨,即古代覇王城之遗址,因之老辈人常说方家寨为覇王所筑。⒋费袆故里:费袆字文伟,江夏郡鄳县人,汉献帝时生(约在纪元二一四年),少年游学入蜀,逢刘备领益洲牧,任为太子舍人,旋迁黄门侍郞,后兼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