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伦理共返回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寫家譜有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7期  作者:王德謙 出版时间:1974-07-25
    关键字: 家谱 族谱 随感 孝道 伦理

    身为中华儿女的下一代,对于源远流长的祖先,必须有所了解,尤其在外长大的孩子们,对祖先观念极为淡薄。是故,在时序节令中的「淸明」、「中元」二节更须强调。礼记祭统篇说:「祭者,所以返养,继孝也。」祭祖之意即是思亲与报恩。中华文化的重点是「百善孝为先」。孝经「立身行道,扬各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为使对祖先陌生的下一代,不至「数典忘祖」,而负起「承先启后」之责,对「孝道」及「伦理」,更当严加灌输。故国景物时时在念,鄕土风光夜夜入梦:儿时的古趣和习俗,同时也

  • 文章河南二程子淺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4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2009-10-01
    关键字: 蔡元培 二程子 《中国伦理史》 儒家思想 理学研究

    前言蔡元培《中国伦理史》说:「吾族建国以来,以家庭为模型,以一族文化同化异族,故一国如一家也。」又说:「唐虞三代思想萌芽,人文心理以家长制,发展为敬天畏命之观念,之后儒家、道家、农家、墨家、法家兴起,洎乎周代,人类之公性,不仅体魄快乐自餍,恒欲求精神之幸福,周公制礼作乐,孔子兼采尧舜禹汤之古义,推本性道,以励志士,先制恒产,乃教凡民。以礼节奢,以乐易俗,公德私德上承政府下依民心,天人之间恭敬祭祀不言鬼怪。」儒家思想至汉董仲舒渐为正统,惟汉末至魏晋,经学

共2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