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传统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国传统文化中之师道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10期  作者:錢穆 出版时间:1986-10-30
    关键字: 中国传统 传统文化 自然思想 人文思想 师道 中西文化

    中华文化之传统精神,天地君亲师五字,可谓已包括净尽。天地在自然方面,君亲师在人文方面。自然与人文,两端兼顾,一体一用。司马迁所谓「通天人之际,明古今之变」,文化传统大道,则无踰于此矣。自然与人文两端兼顾先言天地自然方面。一阴一阳之谓道,天属抽象,凭空凌虚,乃其阳面。地则具体,实际俱有,乃其阴面。此乃一切万有大本大源之所在。有生无生,俱无以逃其外。战国时代,阴阳家分为金、木、水、火、土五行,此即五道。道必动,具时间性,故曰常。其相对辞则曰变。曰常曰变

  • 文章醫聖張仲景與傷寒論續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2期  作者:丁華永 出版时间:2009-04-01
    关键字: 张仲景 名医医案 《伤寒论》 中医学 传统医学

    傷寒論的内容傷寒論是怎樣成立的,讓我們先讀傷寒論的序文,這序文是仲景的思想、家庭以及身世交待最清楚的一篇文章,雖然祇有幾百字,卻是展現出仲景慈悲大愛的胸襟。至今這篇文章的章句,還常被醫家參考引用,傳誦不衰。尤其是國家中醫師考試,過到試題解答,文中章句仍常被引用,借題發揮。玆將傷寒論原序刊列如下:簡介張機字仲景,南郡棗陽人。漢靈帝時舉孝廉,以廉能著稱,名重一時,建安中官至長沙太守。在郡時,頗有治續。仲景博通群書,學醫於同郡張伯祖,盡得其傳。後世推崇爲醫中之...

  • 文章醫聖張仲景與傷寒論(續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3期  作者:丁華永 出版时间:2009-07-01
    关键字: 张仲景 名医医案 《伤寒论》 中医学 传统医学

    ㈠傷寒金匱一體兩面傷寒論與金匱要略是一體兩面的,正確的解讀應爲一書。即東漢建安年中張仲景著傷寒雜病十六卷,相傳古醫書免於秦始皇焚書之厄,當時所謂的醫書,並無系統可言,不過是古傳之禁方,或口授面命之備忘錄,或自家經驗之記錄而已。然張仲景的著述,及於醫療始成爲系統之書。其內容爲蒐集古傳處方,加以自己所創立的處方,以及傷寒即急性熱性疾患的治療法,或即傷寒以外的雜病治療法統稱之謂傷寒雜病論。祇因漢代尙無印刷術,本著之成書完全靠手抄寫而成。其中所費時間、精神,可知...

  • 文章歡迎安陽家鄉姪兒外甥來臺旅遊記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31期  作者:王宜忠 出版时间:2015-01-01
    关键字: 传统说法 新说提出 反映意见 安阳 名称起源

    有限公司」采购高山茶两包回赠,花费虽不多,礼轻情义重,书香茶也香。附录:姪儿王松涛带赠王宜忠伯父〈关于安阳名称起源问题〉,照云文刊登如下:安阳是个大地名,倍受人们关注。对于安阳名称的来历,历史上早有说法,不过,清代已有人对这种说法提出了质疑。今人又对旧说彻底否定,并提出了新的观点。一、传统说法:清代以来讲到安阳名称的起源,多采取明嘉靖《彰德府志》的说法。此书又称《邺乘》,《邺乘》云:「安阳县战国时为魏宁新中邑,秦昭襄王五十年,秦别将张唐攻魏拔郑,王龁攻邺郸不克

  • 文章當前紀念岳飛誕辰的五大意義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3期  作者:李安 出版时间:1978-03-25
    关键字: 岳飞 人物生平 学者论述 传统文化 爱国精神

    本(六七)年三月廿三日(農曆二月十五日)爲我中華民族英雄岳飛諡武穆封鄂王八百七十五歲誕辰,台灣馳名的宜蘭岳武穆王廟例於是日擧行隆重祭典,主持人亦例於每年預約筆者屆時與祭,並代邀請硏究歷史學人及熱心提倡推行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人士同往觀禮。若黃季陸先生、陳立夫先生、方杰人(豪)、宋旭軒(晞)、李守孔敎授等,均曾先後蒞臨。另台灣電視公司於六十五年四月十九日推出國語連續劇「精忠岳飛」之前,該劇製作人亦曾邀約偕同全體演員前往致祭並爲撰寫劇中人史事述要。今日中影、中製...

  • 文章文化教育與國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2卷 第1期  作者:劉光華 出版时间:2010-01-01
    关键字: 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 公安体 中华文化

    争相传阅,终于找不回来了。一九五八年,我转任公职,机关内订有「中国一周」杂志,同事们多不重视,成了我阅读的专利品。当时,中国一周创办人张其昀(晓峰先生)是革命实践研究院主任,中国文化大学校长,他作过中央党部的秘书长和教育部长,誉之为中华文化传统的代表亦不为过。稍后他在中国一周陆续发表中华五千年史,洋洋洒洒,援古证今,使人茅塞顿开,经常阅读,获益不浅。尤其创立文化大学,揭示:美哉中华,凤鸣高冈(简称华冈)「华冈讲学,承中原之道统;阳明风光,接革命之心传。博学

  • 文章台湾保持中原文化的传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9期  作者:王撫洲 出版时间:1973-09-25
    关键字: 台湾 中原文化 文化精神 礼俗传统 史料考证

    五十年中,台湾居民只利用其物质文明,而不接受其文化,仍固守我中华文化不与之同流,日人名之为旧惯,所谓旧惯者,百分之九十以上均属我国漳、泉、潮、梅等地之习惯,即中原文化之一部份,台胞固守维持,毫未动摇,以迄于今。囘顾自大陆沉沦二十余年以来,我数千年中华传统文化已被**蹂躏,摧残迨尽,濒于灭绝之危机。数亿同胞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求生不能,求死不得,其遭遇之悲惨无可伦比。所幸多年来为全世界所景仰的我中华固有文化,尙巍然留存于台湾地。因台湾自古迄今始终不曲不挠的维护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