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主题分类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共返回3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州繪畫先哲傳(四)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9期  作者:任敬之 出版时间:1975-09-25
    关键字: 中州 河南 绘画 文书 先哲

    赵宗汉赵宗汉,(宋)宗室。字献甫。初嗣濮王。薨諡孝简。追封景王。英宗弟也。为人博雅谈洽。无他嗜好。惟诗是习。法度自守。兼工画芦雁。有思致。尝作八雁图。有江湖荒远之趣。赵頵赵頵,(宋)宗室。初名仲格。封益王。薨諡献瑞。英宗第四子也。少好学。长博通羣籍。平居无所嗜。独左右图。与管城毛颖相周旋。作篆籀飞白。笔力雄俊。兼工杂画小笔。花竹、蔬果。后善鱼虾、蒲藻、古木、江芦。尤精墨竹。非画工得窥藩篱也。赵佶赵佶,(宋)徽宗。万机之暇。惟好画。天纵之妙,有晋唐风

  • 文章韓姓的潁川郡和南陽郡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9期  作者:彭桂芳 出版时间:1974-09-25
    关键字: 韩氏家族 新唐书 姓篆

    河南省的禹县,然后,韩哀侯又迁都于新郑。很显然,韩姓家族就是于这段时期在河南扎下稳固的基业,其后越来越庞大繁盛,终以「颍川」和「南阳」两个属于河南的地名,作为整个家族的标帜。韩姓的两个郡望,究竟是先有「颍川」?还是先有「南阳」?依照文献的记载,韩姓的「南阳郡」的出现,大致是在西汉末年,当时汉室大臣韩骞,为了避王莾之乱,擧家移居南阳,在南阳地区又开创了另一个鼎盛的局面,因而自立门户,以「南阳」别派。关于韩姓「颍川郡」和「南阳郡」的来龙去脉,有「新唐」的下列文献

  • 文章共和之辨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55期  作者:周凡 出版时间:1987-07-03
    关键字: 共和年号 二相行政 竹书纪年 汉书 顾炎武

    一、引言共和年号,介于周厉王与宣王之间,为时长达十四年。周厉王奔彘(山西霍县),天子旷绝。一说是由周公、召公二相协和行政,号曰「共和」;一说是由共伯和摄行天子事,谓之「共和」。前说载于史记周本纪,后者见于竹纪年。因共伯和涉及辉县地志,试述之,以就正于博学君子。二、二相行政史记周本纪:「厉王出奔于彘。厉王太子静匿召公之家,国人闻之,乃围之。召公曰:『昔吾骤谏王,王不从,以及此难也。今杀王太子,王其以我为仇而慰怒乎?夫事君者,险而不仇慰,怨而不怒,况事王乎

  • 文章梁燦籌印封邱縣志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10期  作者:荆揮 出版时间:1980-10-25
    关键字: 台湾版《封丘县志》 人物介绍 书籍出版 新书介绍

    交通部秘室函封邱县志一已转赠关防硏究院图馆希望迳往洽阅。二、同年十月十一日阳明山国防硏究院图馆函:「本院藏仅限馆内阅览,开放时间(略)。三、同年九月十日中央硏究院傅斯年图馆函:封邱县志本馆藏有多种欢迎每日来馆阅览。四、五十九年三月廿一日梁灿本人曾函各位鄕亲对本县平面图,略图三区图提供参考。五、六十五年由续编县志委员会主任委员赵振洲(已故),编委张耀东、张文德、周法孟、王希哲、王家楷、赵励卿、段景晖、史影、梁灿函请各同鄕希将各人自传、奋斗史、全家照片

  • 文章台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略谈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6卷 第3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2014-07-01
    关键字: 四库全书 商务印书馆 王云五 乾隆 四部

    壹、前言:民国六十九年(一九八〇),我读台湾师范大学时,出版《中国国学概要》,是采经、史、子、集四部编摹。有学者劝我再版时,以总类、历史、哲学、文学分类。民国一〇〇年(二〇一一),出版《邵雍经世易图观物诗说集解》,已知《四库全》深远,乃多取其中资料,再参考清末民初名作大儒所著,完成一本《邵雍全》。现在写此文,以叙述《四库全》创始于清乾隆皇帝、四库七阁大要、台湾影印缘起、影印筹划与制作、全完成时考证续编精选后来又有未刊者存目、四库全精华、四库全

  • 文章中州繪畫先哲傳(五)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10期  作者:任敬之 出版时间:1975-10-25
    关键字: 中州 洛阳 河南 绘画 书法 先哲

    诏。释道人物。能世其学。苏坚苏坚,(宋)焯子。庆元间待诏。亦善道释人物。赵滋赵滋,(金)汴人。字济甫。号遽然子。诗文画,俱有所得。法、为当时第一。画入能品。尝过长淸一禅寺。与僧谈。僧言五派传授图。大不易作。滋笑曰,易与耳。因索笔作图。他日以旧本校之不差毫末。王珪王珪,(元)汴人。居常熟。字君璋。或作均章。号中阳老人。大德中、隐虞山。工山水。布置繁密。意趣幽远。班惟志班惟志,(元)大梁人。案姑苏志。亦作松江人。字彦功。一作彦恭。号恕齐。至元间人工诗。能文

  • 文章台北巿可以買到的河南方志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8期  出版时间:1974-08-25
    关键字: 河南方志 台北 书目 出版社 地址

    华文)新价二·〇〇〇贰、学生局:地址:台北巿和平东路一段一五〇号电话:三二一〇九七 三四三四六七邮汇:二四六六号该局现已出版河南方志十种,精装四十六册,总定价新台币一六·八〇〇元。兹将目、版本、册数、售价开列如后:4151彰德府志 淸·卢 崧修·江大键纂 乾隆五十二年刋本 八册 二八八〇4152南阳府志 淸·朱 璘纂修 康三十三年刋本五册 一八〇〇4153怀庆府志 淸·唐侍陛修·洪亮吉纂 乾隆五十四年刋本 六册 二一六〇4154衞辉府志 淸·德昌修 徐郞

  • 文章方城晉刻石碑及《躬耕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4卷 第1期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石碑 《躬耕歌》 《鲁迅书信集》 雕刻

    也在我,穿也在我不向别人借升合,那怕他张推拖,李推拖晋永和三年岁次癸亥秋月 旦尚左仆射顾和浴手敬印章:尚之印(篆印) 乐天制命(楷)下半部为一幅诸葛亮画像。诸葛亮手执羽扇,头戴三梁进贤冠,端坐于草庐之中,庐外有松竹、芭蕉、太湖石相衬托,上角有流云纹饰。整幅画面既不空旷,又不拥挤,布局合理。画像以阳线雕刻为主,剔地浅浮雕为辅。线条粗细有致,浅浮雕更增加了立体感。流云纹和衣服褶纹给人一种风行水上,气韵流畅之感,绝少汉代画像石刻「气魄深沉雄大,粗犷豪迈

  • 文章方志學與史學之硏究(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0卷 第4期  作者:傅榮珂 出版时间:1988-04-30
    关键字: 方志 史学研究 史书 傅荣珂

    序论方志之学,洽乎史裁,通于政理,为国史之基;古者封建诸侯,划地为国,国皆有史以记事,不以「史」名,而以「志」名史,盖以疆域既殊,风俗各异,郡邑废置无常,士民之行,文物之传,皆有不可殁者,顾非笔之于,则不能明也。周官外史掌天下之地,四方之志。小史掌邦国之志,职方掌天下之图。司会掌契版图。四方之志于方域,山川、土地、贡赋、民风、物产,无所不记,亦即地方之史。邦国之志,则为国别之契版图,记户籍、土地、形象、图经之类,皆方志之流。溯其本原,亦即孟子

  • 文章几部重要辞对河南县名的错误注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11期  作者:王慶泰  出版时间:1986-11-30
    关键字: 县名 辞书 行政区划 注释 勘误

    检视河南省行政区域表,河南辖有一百一十一县。可是细翻中华局在台续版的「辞海」,或中华学术院六十二年出版的「中华大辞典」,河南现有的一二十县却不被「承认」了。——并不是这两辞将该等县名漏列,而是将县名下列为「旧县名」,或划归河北省。民国二十四五年时,河南政区曾有一个调整方案。内容是这样的:洧川长葛合并改置宛陵县。兰封考城合并改置东仁县。宁陵睢县合并改置葵丘县。荥阳广武氾水合并改置成臬县。原武阳武合并改置博浪县。孟津裁撤,分隶偃师洛阳铁门三县。新安渑池

共35条记录 1/4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