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甲骨研究共返回2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殷墟甲骨字迹研究》平议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0期  作者:徐寶貴 出版时间:2004-01-01
    关键字: 《殷墟甲骨字迹研究 殷商甲骨文 名词术语 分期断代

    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于二〇〇〇年底出版的《殷墟甲骨字迹硏究》,在目前的甲骨学论著中是一部引人注目的新作。该书是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张世超教授根据其在吉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撰写的博士学位论文进一步修定、扩充完成的。初读之后,觉得此书在学术上的建树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研究方法的创新。本书根据现代科学发展的整体化趋势和学科渗透的方法论基础,把现代刑侦学中的「笔迹学」、「痕迹学」的槪念、原理和方法移植到殷墟甲骨字迹和分期断代硏究中,由于巧妙地使用了类比

  • 文章甲骨文的分期断代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1期  作者:郭旭東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甲骨文 世系 称谓 贞人 断代研究

    甲骨文发现之后,经过罗振玉、王国维等学者的硏究,其大的时代已无疑义。殷墟发掘,更证明了它是商代后期盘庚迁殷后的文字。但是,仅定出其大的时代还不能满足人们硏究商代历史的需要。从盘庚迁殷至纣王覆灭。《竹书纪年》记载为二七三年,刚刚结题的「夏商周断代工程」硏究结果为二五四年。而这个时间,相当于后世一个朝代,如唐、宋、明、清。在这二五〇多年中,商代社会各方面情况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处于剧烈的变动之中。因此,需将十五万片甲骨所属的具体时代,即属于何位商王给予断明

  • 文章甲骨文游艺集序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8卷 第2期  作者:安國鈞 出版时间:1996-04-01
    关键字: 甲骨文 出土文物 甲骨 甲骨文集 甲骨文研究与应用

    甲骨瑰宝,于清季光绪二十五年(一八九九年)发现,光绪二十九年(一九〇三年)以刘鹗之「铁云藏龟」一书刊行而开始硏究,其自序中有云:「去上古愈远,文字愈难推求,龟版可识者干支而已。」光绪三十年(一九〇四年)孙诒让著「殷契举例」所释:「可信及近是之字一百八十余。」民国四年(一九一五年)罗振玉之「殷虚书契考释」所举可识之字遂及五百,硏释者日众,民国五十四年(一九六五年)李孝定编著之「甲骨文字集释」问世,得正解字一千七百零三,异说之字七百九十七,待考之字一百八十四

  • 文章读张秉权甲骨文字九类三百字简表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9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2013-01-01
    关键字: 张秉权 《甲骨文与甲骨学》 研究方法 九类表 造字方法

    中国文学系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台北古籍出版有限公司印行。[21] (21)《殷商甲骨研究》王蕴智(1995-)河南许昌市人,1991年获吉林大学文字学专业博士学位。1999年起任郑州大学中国考古史、考古学、历史文献学等专业博士生导师。〈商代可释字形表〉585-610页。

  • 文章梁东淑教授《甲骨文的深奥与美》王序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8期  作者:王宇信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梁东淑 《甲骨文的深奥与美》 甲骨文 国际研讨会 汉字研究

    在二〇一〇年八月十七日至二十一日在韩国庆星大学召开的「二十一世纪汉字文化研究的新模式——东西方的方法论比较」国际研讨会上,来自韩国各大学的学者、来自美国和德国及日本、来自中国东西南北中的古文字学家和汉语文字学家共济一堂,对汉语文字与文化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这次会议颇具广泛性、代表性和权威性,议题涉及甲骨、金文、简帛、铜镜、汉瓦当、石刻及墓志等,并涉及到中国少数民族的水书和东巴文等等,相当广泛,拓展了汉字和汉字文化的研究领域。特别是中国学者和韩国

  • 文章甲骨学与殷商文化研究中心简介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8期  作者:李雪山、郭勝強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安阳师范学院 研究机构 学术研究 甲骨文 殷商文化

    著名甲骨学家胡厚宣先生曾为安阳师范学院提词「地傍殷墟,研究殷商文化。」安阳师范学院充分利用地利优势,研究甲骨学与殷商文化不仅突出了地方特色,也是目前国内外学术界重大的前沿课题。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学校历届主要领导对这项工作都十分重视,不断地加大投入促进甲骨学与殷商文化的研究,从而不断取得新的成果,扩大了学校的影响。一九八五年安阳师范学院创立了殷商文化研究室,二〇〇年在殷商文化研究室的基础上建立殷商文化研究所。二〇〇三年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人文

  • 文章殷墟甲骨文出土年月考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5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1-05-25
    关键字: 殷墟 甲骨文 出土日期 史料研究

    的眞凭实据。安阳殷墟甲骨文之出土,与金石学之硏究,不无关系。据小屯村人言,带有刻文的甲骨,在未有人收买前,当地地面常有这种骨片,但无人宝藏,因不知其为何物,故不加重视,当农民犂地或掘井时所出土的物件尤多。村人有李成者,系一『剃头匠』,会推拿,略懂外科医术,亦是一位会动脑筋的人,检拾这种骨片甚多,大者名之曰『龙骨』卖给中药店,当作药材,小者磨为细粉,称之为『刀尖药』,携往各地迎神赛会兜售,作殷墟甲骨出土,流传于世者,不可胜数。因之,民国十七年以前,硏究甲骨

  • 文章歷組卜辭新綴兩組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5期  作者:劉源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甲骨缀合 历组卜辞 父丁示 卜辞研究

    [1] 笔者将另文讨论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卜辞中的「口」。[2] 杨树达:《积微居甲文说》页43-44,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参见《林宏明先生甲骨缀合表》,「先秦史研究室网站。[3] 李立新:《甲骨文「口」字考释与洹北商城1号宫殿基址性质探讨》、《中国历史文物》2004年:第1期。[4] 张永山:《从卜辞中的伊尹看「民不祀非族」》,《古文字研究》第22辑,中华书局,2000年7月。[5] 于省吾先生认为「以」可释为「氏」、读

  • 文章釋立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3期  作者:魯實先遺著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甲骨文 卜辞释义 文字研究 “立” 字形分析

  • 文章有关甲骨文物两项资料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4期  作者:編輯委員會 出版时间:1998-01-01
    关键字: 甲骨文 文字研究 利氏学社 文物流散

    一、研究甲骨雷焕章出书八十五年十二月一日在台北市耕莘文教院举行过一场特殊的新书发表会,与会者多是讲流利中国话的天主教会外籍人士,而七十四岁的作者利(玛窦)氏社社会员雷焕章神父,费了近十年工夫蒐集、研究的学术著作,主题竟是本地学界也少涉及的中国古代文字——甲骨文。在厚厚一本中英对照的「德瑞荷比所藏一些甲骨录」中,雷焕章把清末民初中国流失到欧洲德、瑞、荷、比等四国,现存于六家博物馆的二百卅三片甲骨详加录释;书中特具历史价値的是德国库恩东亚艺术博物馆所藏

共20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