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水利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抗戰期間至勝利後河南水和建設簡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2期  作者:朱光彩 出版时间:1979-02-25
    关键字: 河南水利 水利建设 抗战胜利 建设过程 农业灌溉

    缘起—抗战军兴,政府西迁,为充裕军粮民食,积极以贷款方式,办理农田水利。初由农本局主其事(该局总经理为何廉,兼经济部次长),继由中、中、交、农,四行局(中央信托局)接办,最后由中国农民银行总其成,以负专责。其实施范围,遍及桂、滇、黔、川、陜、甘、宁、新疆及豫省,此项大规模措施,增加粮食生产至钜。廿七年春,光彩随同「河南省整理水道改良土壤委员会」自汴迁至鎭平办公,时战事逆转,豫东地区推动工作,已不可能,何去何从,徬徨无主。忽奉汉口经济部水利主管电召赴汉,另

  • 文章黃河流域歷史旱澇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張德二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黄河流域 旱涝灾害 洪水 旱灾 水利

    水利建设,防治水旱灾害,逐步减轻了灾情损失,黄河流域旱涝灾害严重的局面己经有了很大的改变。黄河下游防御洪水的能力空前提高,取得了连续三十余年没有决口的伟大成就。一九五八年黄河发生大水,花园口洪峰流量超过了一九三三年。一九三三年黄河下游决口五十余处,淹没冀、鲁、豫三省三十县,灾民二七三万,死亡一二、七〇〇人;一九五八年下游无一处决口,保住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在黄河上中游地区,旱灾危害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控制,如一九六五年宁、内蒙古晋、陕、豫、鲁等省、区,普遍发生

  • 文章黃河防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1期  作者:蔡琳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黄河 凌汛 灾害 水利建设 水库

    撰文:蔡琳黃河流域冬季受西北季風影響,氣候寒冷乾燥,最低氣溫一般都在〇℃以下。因此黃河許多河段在冬季都要結冰封河。每年冬初封河和初春開河時,在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咀山到內蒙古自治區河口鎭和下游洛河口至黃河入海口河段,往往形成冰凌洪水,稱爲凌汛。黃河這兩個河段的共同特點是:河道比降較小,流速較緩、冬季往往長河段結冰封河;河道流向都是低緯度流向高緯度,緯度差較大,氣溫上暖下寒,封河溯源而上,冰層上薄下厚,開河自上而下,當上游開河後,下游往往還處於封凍狀態,上游大...

  • 文章簡述中原與四瀆——江淮河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12期  作者:朱光彩 出版时间:1977-12-25
    关键字: 四渎 水利 工程 三门峡

    江左,抵御外侮(如淝水之战,釆石大捷),不仅因其有天崭可恃也。长江流域,除饶灌漑舟楫之利外,水力蕴藏量特丰,擧世殆无其匹,光彩曾于年前査卷为文:「扬子江三峡工程规划之囘顾与前瞻」,刋载于「水利」工程,谨附于本文之后,作为文献,但长江水力蕴藏,此仅见其一斑,尙难窥其全貌。贰 淮河「导淮自桐柏」,东流经豫省东南地区纳大别山北麓诸水及汝河(洪河)后,东入安徽,复合沙、颍、涡、淝、浍及自山东南流之沂、沭、泗诸水,汇入洪泽湖、高邮湖。干流长约九百公里,洪水流量达八、四〇〇秒公方

  • 文章(古今鄉賢)河南省固始縣歷史上頂尖人物(續)陳元光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87期  作者:任兵 出版时间:1995-07-03
    关键字: 陈元光 李世民 水利 中原文化

    二、开漳圣王—陈元光前文表过,周朝春秋时代,固始县出了一位:历史上最早水利灌漑专家—孙叔敖。且说唐朝,固始县又出了一位:开漳圣王—陈元光,容我慢慢道来:唐朝,李渊是开国皇帝,尊称唐高祖,是隋朝重臣,封为唐国公,因忤隋主,得女婿柴绍奔走营救,到太原(山西省)避居,只求免祸,哪还有心图谋天下?隋炀帝(杨广)首都,由长安迁移洛阳,带了萧皇后及诸宠幸妃缤,巡幸江都(扬州)乐而忘返,天下大乱,群雄崛起,太原设有皇帝行宫(晋阳宫)住张、尹二妃(张艳雪、尹瑟瑟),原系

  • 文章沁陽簡介(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6期  作者:徐哲甫 出版时间:1974-06-25
    关键字: 沁阳由来 乡土文物 水利工程 名胜古迹 思乡

    五县水利较佳)五谷杂粮之外,尙产山药、地黄、牛膝、防风等,均为地道药材,广销海内外。以言手工艺,如沁阳之笔墨纸张陶器,济源之盘谷砚台,(磨墨历久不干)博爱之竹器鞭炮丝绸,及孟县之土布等,亦为出口之大宗。怀庆府因钟山川之秀,人才辈出,史不绝书,擧其著者如仓颉(阳武)聂政(济源)陈平(阳武)张苍(阳武)郭解(济源)丁兰(沁阳)郭巨(沁阳)司马懿父子(温县)山涛(沁阳)向秀(沁阳)韩愈(孟县)李商隐(济源)李唐(孟县)呼延赞(沁阳)逯鲁曾(修武)许衡(沁阳)及明

  • 文章中州豪俠張鈁(六)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2期  作者:于凌波 出版时间:1986-02-28
    关键字: 赈济灾民 创办学校 水利工程 收藏文物

    干班干部人数的推算,十数万或二十万人可能会有的。热心敎育维护文物张钫先生热心敎育,奖掖后进,多少年对于豫籍学生的培育照应,不遗余力。李守孔敎授的文章中有一段话说:「民国三十二年秋,我就读河南大学文史系,听敎授们说:『伯英先生算是河南绅耆中,对河南敎育最热心的一位了。』」事实上也确是如此,张钫先生在其故里铁门鎭创办有一所嵩岳中学,培育鄕里子弟;民国十八年在其建设厅长任内,创办水利工程专科学校,培育治河水利人才;抗战时期在西安又创办了一所西北中学,用以收容逃难

  • 文章鄕賢曹謹在台事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10期  作者:本社資料室 出版时间:1974-10-25
    关键字: 生平介绍 兴修水利 海岸防御

    曹谨字怀朴,初名璞,河南河内人,早孤,赖其母抚育成人。弱冠擧于鄕,屡试春闱不第,大挑一等以知县用,签分直隶,历署平山、曲阳等县。道光十四年,拣发福建。十六年,署闽县,兼署福州府海防同知。十七年一月,知凤山县事,谨初抵任,値大旱,仍亲巡陇亩,至下淡水溪畔,慨然叹曰:「是造物者之所置,而以待人经营者。」当是时凤山平畴万顷,水利未兴,一遭干旱,无法下种。乃集绅耆,召巧匠,开九曲塘,筑堤设闸,引下淡水溪之水以资灌漑,为五门,备蓄泄,公余之暇,徒步往观,杂以笑言

  • 文章古今水利历史掌故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0卷 第2期  作者:王宜忠  出版时间:1998-04-01
    关键字: 水利典故 史料研究 大禹治水 刘鹗年谱

    八十五年学年度转学生入学考试放榜,我家么儿从禹侥幸考入逢甲大学水利系二年级,注册入学后,主讲水利工程教授陈昶宪先生,指定从禹和另外两名同学一组,负责撰写「水文学与气象」的专题报告,教授为体谅转学插班生是刚刚入学新生,规定撰写范围可以收集论文,报告、报纸、杂志、学术刊物展示资料等,作为撰写时辅助之题材,么儿放学回家对我说:「爸爸,咱家乡是河南省,黄河水利工程在历史上亦很有名气,爸爸能否有关水利工程的历史掌故,搜集一些来,纳入在报告之内以增添其内容和光彩

  • 文章長江三峽已失兩景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0卷 第3期  作者:姚保中  出版时间:1998-07-01
    关键字: 长江三峡 水利工程 悬棺 三峡历史

    引言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大陆于一九九二年决定上马,随即于次年动工。第一期大江截流,于一九九七年合龙;第二期大坝构筑,将于二〇〇三年竣工;并预定二〇〇九年全部完成。大坝主体高达百米以上,一旦启用,三峡水位就会上升。沿岸百余重要文化历史古遗址,能够存在的,或可迁移的,极为少数,其余均将淹没江中。由于媒体之报导及业者的宣传,使大家惊觉到:美丽三峡的风华将尽,若不赶快游览,则遗憾终生。三峡之美,素以奇险幽著称。两岸群山叠翠,峻峰摩天,悬崖峭壁,怪石嶙峋,山奇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