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考证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魏惠王徙都大梁月日考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2期  作者:王保德 出版时间:1977-02-25
    关键字: 魏惠王 迁都 大梁 时间 考证

    魏惠王六年四月甲寅徙都大梁,這是顯王四年(西元前三六五年)殷正四月甲寅「梁惠成王」徙都大梁的日期,卽今本竹書所列者。又見於水經「渠水注」所引:①「渠水東南逕赤城北……又東經大梁城南—本春秋之陽武高陽鄕也;於戰國爲大梁,周梁伯之故居矣!梁伯好土功,民疲而潰,秦遂取焉。後魏惠王自安邑徙都之,故曰梁耳。竹書紀年—梁惠成王六年四月甲寅:徙都於大梁是也。」今本竹書紀年不列「魏惠王六年」而列爲:②「顯王四年:四月甲寅,徙都于大梁。」所以「古本竹書」有「梁惠二六年」之...

  • 文章輝縣古共工地與共伯和無關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11期  作者:張與仁 出版时间:1976-11-25
    关键字: 辉县 共工 历史考证

    对成王然。但我们知道以周公旦之才和执政之久,尙且发生三叔流言抗拒之事,厉王出奔时之周召二公,何敢搞摄政行天子事那一套,又怎会突然冒出一个共伯和行天子事,这是违乎常规,势亦难能的。⒊通周一代,纵在东周王纲不振的时候,也无诸侯擅立天子之事,强大诸侯如齐桓晋文,也不过帮助王室静难而已,何况在西周王权鼎盛之时,诸侯焉能有干涉王室之事。二、正史周本纪明明的说:『厉王出奔于彝(山西省永安县)厉王太子靖匿召公之家,国人[2]闻之,乃围之,召公曰昔吾骤谏王,王不从,以及此难

  • 文章細說五胡史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4卷 第1期  作者:趙丕承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五胡 起源 乱华 文献考证

    一、先說『胡』字公元前九五年,西漢武帝太始二年,匈奴的狐鹿姑單于曾給西漢武帝寫一封信,有一段這樣說:「南有大漢,北有強胡;胡者天之驕子也,不為小禮以自煩……」這是在五胡亂華前四百多年胡人自己給「胡」字下的定義。所以說現在我們無論以「胡」字為任何種族的代名,都沒有賤視或仇視之意。因為「胡者、天之驕子也」《漢書·匈奴傳》。公元七一五年,唐玄宗開元三年八月由於高麗、吐浴渾降附,唐玄宗昭告國人有『天亡驕子,胡運其終』之句。這是漢人對胡族的正統稱謂《新唐書》。二、...

  • 文章新蔡縣臥雪堂家藏善本圖書簡介後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4卷 第2期  作者:袁銳  出版时间:2002-04-01
    关键字: 藏书楼 科举 历史考证

    前拙作:「新蔡縣臥雪堂家藏善本圖書簡介」一文,自蒙中原文獻季刊第卅三卷第三期刊布以後,有幸得到鄉賢前輩、文壇先進、及諸多親友之青睞與關注,確使筆者榮幸萬分。如始有原將軍景輝鄉長之電話指教,繼有河南大老于委員鎮洲公,不避寒暑,親臨寒舍之嘉勉與鼓勵,再有閻學長漢超兄對是文之感懷與建言等等,這些溫情雅意,所表達之片言片語,皆使筆者得到至高無上之鼓舞和慰藉。為使所賜嘉言珍語,不致湮沒不彰,謹分別銘記如下,以激勵來茲。新蔡再次出解元按拙作原文第十九項,對「精選十八...

  • 文章孫武兵法佚文的重要性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7卷 第2期  作者:程孟明 出版时间:1995-04-01
    关键字: 《孙武兵法》 佚文考证 《孙子兵法》

    司馬遷曰:孫子武者,齊人也,以兵法見于吳王闔廬,孫武旣死,後百餘歲有孫臏(失其名),臏生阿鄄之間,亦孫武後世子孫也,世傳其兵法。後世認爲左傳不見孫武,疑爲虛構,現臨沂銀雀山出土竹簡中有孫武及孫臏兵法佚文,疑團頓釋,現僅就孫武佚文論述其對今本孫子兵法的重要意義如左:今本孫子兵法有宋刊本及明刊本兩種,明刊即四部叢刊本,宋刊本中華書局有影印本及排印本問世,不僅有佚文,而且實虛篇「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有錯字,必趨被誤爲不趨,按曹操註「攻其所必愛,出其所必趨」...

  • 文章服務南港十四年追憶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4卷 第2期  作者:劉光華  出版时间:2002-04-01
    关键字: 南港 历史考证 行政区划 人物回忆

    筆者於民國四十七年,到南港鎮公所任里幹事,當時認識南港地方概況的惟一資料,為「台北縣南港鎮成立十週年紀念特刊」。據該刊記述,南港方行政區劃沿革,概略如次。清乾隆二年,閩入初次來此開墾。在日據台灣之前,此地已有聚落,名為大加蚋堡南港三重埔,日據台灣之後,改為南港區。因位於基隆河之南,且與汐止鎮交處之河灣,經常有船隻出入停泊,類如小港,故而得名。民國九年,亦即日本大正九年十月一日,日人偽行地方自治,南港、內湖兩區合併,稱內湖庄,辦公處設於內湖,對南港居民造成...

  • 文章豫鄂皖邊區楊姓輩份考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31期  作者:楊蔚 出版时间:1981-07-03
    关键字: 鄂豫皖边区 杨氏考证 杨家湾 宗谱 麻城县

    后」仁。民国初年,杨家湾与杨家冲之宗亲恢复往来协议联宗修谱,经考证辈份:杨家湾之「前」字辈,相当于杨家冲之「正」字辈(即廿一世)「裕」字辈相当于「维」字辈,「后」字辈相当于「子」字辈,「学」字辈相当于「在」字辈,「本」字辈相当于「泰」字辈,以下类推。民国十五年左右湖北河南杨氏合修新谱,杨家湾一支之谱名,我家自先祖父「前」荫公起,已改正于下:「前」荫公改「正」荫公,「裕」经公改「维」经公,本人一辈之「后」字,谱上均改为「子」字。本人之子女,辈份应为「在」字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