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饮食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河南孟縣醃蒜苔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6期  作者:豫孟東 出版时间:1980-06-25
    关键字: 腌蒜苔节 民俗 思乡 饮食

    日前我利用假日,到菜巿場去買菜,在一處菜攤上,我看見有六七把不太粗的蒜苔擺在那裡,一時我被這些蒜苔所吸引,使人久久不願離去。我用手輕摸着蒜苔,然後問老板說:「這蒜苔多少錢一斤?」老板說:「一斤三十元。」雖然它的價錢很貴,爲了要品嚐其新鮮,我決定買一把囘去,與家人共嚐其美味。蒜苔買囘來後,一半醃蒜苔,一半用幾兩上肉,炒盤肉絲,當我在廚房切蒜苔時,不由的想起故鄕的醃蒜苔節了。在北方的故鄕,每年一到初夏的四月,是盛產蒜苔的季節,又粗又長的蒜苔大量應巿,此時農人...

  • 文章所見所聞我思我想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74期  作者:樊景周 出版时间:1992-04-03
    关键字: 返乡 郑州 漯河 街景市象 饮食 感想

    ㈠前言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這是唐玄宗時,名詩人自號外鑑的賀知章所寫的一首七言絕句。我們都知道唐朝在我國歷史上,與西漢合稱「漢唐盛世」。但是唐朝在數百年的帝業中,卻連續發生了兩次幾遭動搖國本的變亂。一是安祿山之亂,一是史思明之亂,史稱「安史之亂」。這兩次變亂,前後幾達二十年之久,弄得全國老百姓眞是民窮財盡,十室九空。老百姓爲了活命,爲了求生存,和現在的我們這些現代人一樣,背井離鄉,抛妻別子,便不得不東躱西藏,一躱...

  • 文章北宋京畿之喫喝文明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8期  作者:陳祚龍 出版时间:1972-08-25
    关键字: 汴京风物 饮食名目 享用所在

    张家油饼店。郑家油饼店。曹婆婆肉饼店。万家馒头店。孙好手馒头店。㈤从食店(隆接:当年之「从食」,实有荤、素之别,且用蒸、煑、烤、煎、炸、炒等作法,外加调■而成之粥、面、饼、糕、粉、粽、粒、包、丸、馄饨、点子等,亦即今人所谓之「小吃」、「点心」也)。计开:曹家从食店(当年独此一家,说来殊可奇矣)。丙、饮食细目㈠酒类(隆接:左列名酒。实际部份只在南宋首善之区与上层社会人士之间,最为流行,特此说明)。计开:玉练槌。思春堂。皇都春。中和堂。珍珠泉。有美堂。雪腴。太常

  • 文章吃在開封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8期  作者:趙同信 出版时间:1972-08-25
    关键字: 开封饮食 “白吃”真言 往事回忆

    開封是河南省會,趙宋京城,自古卽講究吃喝,故有:「千里做官,爲的吃穿。」事無大小,不請吃一頓,實不夠味,有事請託,固然請吃,無事拜託,似乎請吃一頓更爲淸高義氣,誰家的客多,誰便威風俠義,誰家的厨子好,更是書香門第,好禮之家。倘一年四季不請客,就是鐵公雞,一毛不拔的吝嗇鬼。抗戰勝利後,囘至開封,眞是家家酒香,戶戶菜美,朋輩酒後耳熱笑推梁子超兄爲蝗蟲隊長,在下爲隊副,可見二人之好吃,不拘何種場合,皆有足跡,梁兄更風趣,首創白吃卅六種,輕意不傳授人,倘備好酒好...

  • 文章回憶兒時光景如昨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3期  作者:陳潔泉 出版时间:1983-03-30
    关键字: 回忆 童年 糖豆 饮食 零食

    我們每個人的兒時生活,都是美麗而値得回憶的。由於兒時家庭環境富裕,所以記憶中的兒時生活是在幸福快樂中渡過的。當時伯伯叔叔們經常帶著我遊覽各地的名勝古蹟,還有城裏的茶館、酒樓、戲園子、民衆敎育館……等,無論是吃、喝、玩、樂皆享受怠盡,所以那段日子總是令人回味不已。而在我腦海中時常浮現的總是吃,因爲在兒時的第一慾望就是吃,其中印象最深刻的,要算是白衣堂的「飯鋪」,還有沿街叫賣的「糖豆」了。南陽的吃食可謂應有盡有,上至山珍海味,下至饃和玉米仁湯,要什麼有什麼。...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