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风景共返回1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朝山拜頂憶飛龍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5期  作者:王德謙 出版时间:1974-05-25
    关键字: 邙山 故乡风景 乡俗 思乡

    常聽人說遊山玩景,可以培養浩然胸臆,擴展恢宏氣度,開放視野,可予心靈以舒暢,可謂人生最佳之享受。因此,激起了我擧家旅遊獅頭山之興致。此山乃本省頗負盛名古刹之一,早已聞名遐邇,就我的觀感言雖談不上萬笏拱天,氣凌霄漢之雄偉,但群岩屛環,林泉淸逸尙不乏靈秀之氣,倒也是事實。惟若論及廟宇建築之形勢與氣派以及神像之雕塑,就藝術觀點而言尙難差強人意。基此,使我連想到座落在家鄕邙山頭的飛龍頂,其廟貌之巍峨,神像維揚栩栩如生,尤以雕樑畫棟色彩之活潑,格調之玲瓏,氣象之崢...

  • 文章處處皆是故園情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胡升堂 出版时间:1993-04-01
    关键字: 游记 旅游 故乡 风景 古迹 洛阳 开封

    今年探親,我參加了「古都之旅」旅行團,一共十二個人,旅行社派了一位領隊,沿途招待大家,所以一切都順利愉快。第一天,由台北經香港過境直飛北京,於當天下午三點就到達了;在北京待了三夜四天,參觀了明定陵、長城、紫禁城、頤和園、及天壇等處,然後飛往西安,又停了兩夜三天,參觀秦朝兵馬俑,大、小雁塔、半坡遺址及碑林,然後乘火車去洛陽。一到洛陽,就好像回到了家一樣,心理上感到十分親切,精神興奮不已!處處皆是故園情。我們住在牡丹大酒店,是三星級觀光飯店,新式的建築、新穎...

  • 文章故郷春景美如畫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4期  作者:韓忠民 出版时间:1983-04-30
    关键字: 故乡 思乡 春天 风景 赏花

    了一波又一波的巨大麦浪,连绵不断,多么壮观,多么美丽!许许多多的村落,散布在花海绿波之中,人家的炊烟,轻飘升空,偶而传来一两声鸡啼,三五声犬吠;田野间出现几位村姑,摘两枝花儿,拔几束野菜;数辈儿童,在追逐游戏,这一切的情景,使整个大地,变成了一幅巨大的美丽图画,美妙世界;这是眞正的大自然,实实在在的风景!人们的心情也开朗了,空气也格外淸新了。故鄕的春天,是自然的美丽,如今三十多年了,只能在梦里回忆。现在牠被一群凶恶的匪徒盘据着,天灾人祸,鸟烟瘴气,美丽的图画被

  • 文章懷吾故郷——西華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5期  作者:白鶴亭 出版时间:1974-05-25
    关键字: 西华县 风景名胜 历史故事 思乡

    吾邑河南省西華縣,又稱箕城;淸屬陳州,現隸第七行政專員區。東鄰淮陽縣,南毗商水縣,西壤郾城縣、臨潁縣,北接鄢陵縣、扶溝縣、太康縣;位於中原黃淮平原上,擧目四望,平沙無垠,極目千里,無山無丘;土地肥沃,物阜民康;民性善良,勤勞純樸。西華雖係小邑,尙有古蹟數處,頗貝歷史價値,待來日大陸重光,歡迎 大家駕臨憑吊、硏究、觀光,茲介紹於下:一、女媧城——位於縣城西北約二十華里紅花集村附近。相傳女媧氏鍊五色石補天,曾居於此。二、殷高宗武丁墓——位於城北約二十華里,墓...

  • 文章最難忘是故鄕情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3期  作者:安國鈞 出版时间:1986-03-30
    关键字: 风景名胜 诗词 同乡聚会 思乡 地图

    「相國寺」、「禹王台」、「龍亭」前的「潘家湖」「楊家湖」、鼓樓上的兩塊匾「無遠弗屆」「聲震天中」。打油詩:「朝遊相國寺,暮遊禹王台,今年考不取,明年我再來。」湖光塔影,沙城風貌……最難忘是故鄕情—開封。那年那月,在狂風暴雨中,愴惶的離開了這座古城,落葉風捲,漂流到寶島,三十多年了,不堪囘首,老邁龍鍾已是白髮蒼蒼。讀陶淵明詩句「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不禁感慨係之矣。今(七十四)年四月我杞縣同鄕多位,在台北會賓樓餐聚,我答應下不久...

  • 文章洛陽故鄕潘寨鎭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4期  作者:史梅岑 出版时间:1986-04-30
    关键字: 地理位置 风景名胜 洛阳牡丹 思乡

    洛陽故鄕的潘寨鎭,位于洛城東南十五華里之夾河中心。爲該地區一大市鎭。住戶五百餘家,人口約三千人。爲洛陽東南路直通偃師縣必經之孔道。所謂夾河者,因該鎭位于伊洛兩河之間、北臨河面寬廣的洛河。鎭南八里左右,即爲由龍門東下之伊河。由該鎭沿大路東行,計廿五華里,爲毗鄰偃師縣之翟鎭。再東臨偃鞏交界處,係伊洛兩河交會之處,俗稱兩河尾。兩河會流,再東經鞏縣注入黃河。洛陽全境自民國以後,分設九區管理行政事務。區名以易經中的八卦,即乾、坎、良、震、巽、離、坤、兌等八個字命名...

  • 文章輝縣景物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卷 第4期  作者:范功勤 出版时间:1971-04-01
    关键字: 辉县 历史沿革 风景名胜

    ,汉高祖时是共侯的所在地,战国时信陵君云:「通韩上党于共宁」。由此可以看出这地方在古代,不但是个閙市,而且是军事上的交通孔道。现在的县城周围五里,城墙整齐俊秀,城楼巍峨壮观,护城河深约八尺,宽三丈,水淸见底,垂柳倒影,河外面是环城公路;「柳荫入池鱼上树,槐影当道马登枝」一联,正是这里的写照。再向外,有古城环绕,又名土城,全是土坯堆砌,高十丈,顶宽五十丈,传系共伯故城,现在上面已辟成中山林,和体育场,只等林木长大,就要变成林城了。因为地方的风景秀丽,物产丰富,所以

  • 文章夢回故鄕憶百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3期  作者:馬永濤 出版时间:1986-03-30
    关键字: 《游居柿录》 百泉 故乡风景 安乐窝 思乡

    偶然中读到「游居柿录」,此书为明代「公安学派」袁中道所撰。予按柿录,当作录,音肺,说文削木扎朴也,古者书误则削之,取此义。书内有一段记述吾家鄕苏门山百泉的风景,亲切有味,淸新可赏,兹转录于此,以飨读者。淸明,迂道往辉县,游百泉。风大作,道旁有古槐一株,甚虬屈,近县有白云山,登之可望原隰,止于邑。风止,天放晴,骑马出县西门,桃李芳菲,秀麦盈畴。五里许,至苏门山百泉,息于书院,竹籐丛生,亭台间大有幽意。已泛舟,水面可百余亩,逐处皆泉,如珠串上溅,不可纪,极

  • 文章中原未復懷汴州(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10期  作者:呂佛庭 出版时间:1982-10-30
    关键字: 开封 风景名胜 文物古迹 城市布局 相国寺 琼林苑

    神像。传说师旷曾在台上吹萧,所以名叫吹台。台上陈列禹王治水的工具。大门为牌楼式,额题「古吹台」三字。牌楼前左右有古柏二株,高四五丈,很像旗杆。国立河南大学河南大学为河南最高学府。在开封城东北铁塔东面。前淸时,原为贡院,入民国创设留欧美预备学堂,后改省立河南大学,对日抗战胜利又改为国立。该校校舍,宏伟整齐。西邻省党部,东近东城墙。周围都是柳林,风景甚美。为开封城内最佳的游览胜地。开封博物馆博物馆在二曾祠西边,建筑虽不甚宏伟,但陈列古物却极丰富。计有铜器、陶器

  • 文章道清鐵路道楚段與濬縣八景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10期  作者:王希良 出版时间:1982-10-30
    关键字: 道清铁路 浚县 风景名胜 风土人情

    拆除;在通车时曾有路方人员于濬县城内小姑山顶,对着东南方拍照了一帧大车启动通过的照片,并将太伾山与南城门楼摄入镜头,因为这一段铁路到了抗日胜利后并未再修筑,濬县城也被拆除了,所以此昙花一现的照片也成为绝响,留给我们思念故鄕的无限美好囘忆。道楚段铁路并不长,但它却与衞河平行贯穿了濬县全境,沿途风景幽美,古蹟名胜特多,拥有丰富的观光资源,其最著称者应推濬县八大景,为了神会方便特先介绍一下道口鎭,这素有「小天津」之称的道口鎭,是濬县第三区所在地,也是衞河通天

共15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