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过年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夏历与过年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2期  作者:賈星源  出版时间:1980-02-25
    关键字: 夏历 阴历 过年 历法

    计算起来,寅月天气最寒冷,正是农事最闲暇的时候,民众有了收获,米粮多余,不妨卖出一部分,得点金钱,买些较好的食品,制几件新衣服,在家中吃喝玩乐,享受天伦,藉以轻松一下,而消除四季的疲劳。在这时来过年,岂不是最适宜的好日吗?过年的意义,很为重要,是古代先贤煞费苦心,安排下一种生活敎育。把许多作人之道,都表现在年节的生活敎育中。藉以潜移默化,使没受过正规敎育的人,也都知道如何去作人。每年一到腊月初八,就闻到过年的气息。吃腊八粥,据说是纪念佛祖成道。因为祂在成道之前

  • 文章春節吃餃子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卷 第2期  作者:李美英 出版时间:1971-02-01
    关键字: 过年习俗 饺子 做法

    饺子是北方人从年初一至初五的早餐,所以除夕至初四的几天晚上,每天晚饭之后都要包饺子,做好冻起来,留着第二天早晨煮来吃。在黄河以北和东北、西北,以及黄河以南以西的陜西、河南都有饺子,它是家庭里较好的食谱,也是待客的便饭。至于为什么大家都在年初大吃饺子,是根据近乎迷信的说法,因为它的形状像元寳。浙江之以橄榄款客,广东的油炸角都出自这一说法。不过饺子在北方,并不是点心,而是饭食,除过年以外,不论春夏秋冬,都常常吃它,大小饭舘也列之为营业项目,更有专卖饺子的饺子

  • 文章夏历与过年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3期  作者:賈星源 出版时间:1983-03-30
    关键字: 农历 过年 春节 历法 风俗

    最寒冷,正是农事最闲暇的时候,民众有了收获,米粮多余,不妨卖出一部分,得点金钱,买些较好的食品,制几件新衣服,在家中吃喝玩乐,享受天伦,藉以轻松一下而消除四季的疲劳。在这时来过年,岂不是最适宜的日子吗?过年的意义,很为重要,是古代先贤煞费苦心,安排下一种生活敎育。把许多作人之道,都表现在过年的生活敎育中。藉以潜移默化,使没受过正规敎育的人,也都知道如何去做人。每年一到腊月初八,就闻到过年的气息。吃腊八粥,据说是纪念佛祖成道。因为他在成道之前,每日仅食一粒芝

  • 文章憶舊話年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9卷 第2期  作者:王臨冬 出版时间:1987-03-02
    关键字: 往事回忆 春节习俗 乡音乡情 过年场景

    进入腊月,迎年的序幕在每个家庭中就渐渐拉开了。看那巧妇们先为全家男女老少做过年穿的新棉靴:夜以继日的纳靴底,做靴帮,各显妙手、巧艺,在靴样上花工夫弄变化。成人们的是黑色,料子可有布的、绸的、缎绒的,前面夹两条皮筋的,缘皮边的,镶兔毛的。孩子们的更讲究,靴面不仅用彩色的绸缎,还用各色的花丝线绣上花鸟虫鱼,更巧手的母亲还绣成字里穿花;小小的一双棉靴,不仅能显出福、寿,还能有吉祥、如意。妇女们可说是心思著年,手忙着年,把迎新年的意味浓浓的撒散在每个家人的意识里

  • 文章漫談安陽二、三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4卷 第3期  作者:黃自明 出版时间:2002-07-01
    关键字: 安阳 风俗民情 过年习俗 乡野小曲

    湾的安阳子弟,不能说完全无此种思想,长此下去安阳的风俗民情,传统习惯,只有在历史中去寻找。今天我写此拙文,也就是想提醒大家,多重视家乡优良传统,多向晚辈讲些家乡事物。将自己记忆,不厌其烦的一点一滴说给后代子孙,要他们知道故乡在商朝后期是首都,长达三百多年,祖先是古代京都人呀!一、过年据传说:「年」是一种可怕的怪兽,每逢此日就出来伤人。为了躲避怪兽,人们到处隐藏。因此制造出巨大的响声,以驱走怪兽,直到天亮才敢出来,并到邻居、亲戚、朋友家看看。如果没有受到伤害,便

  • 文章憶家鄉年景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苗天庚 出版时间:1993-07-01
    关键字: 年俗 回忆 家乡 过年 习俗 春节

    中国几千年传统过农历年(亦称阴历或旧历年),自民国建立后,为适应世界各国之统一年历,则改用新历年,(亦称阳历年),并将旧历年改为「春节」,但一般民间习俗,仍重视农历年,对新历年,亦仅流于形式而已,足证中华文化之源远流长,非可轻易变迁。年前之准备:笔者家鄕为豫北济源县,居民以务农为业,民风朴实,生活刻苦,但对过年(农历年)则相当重视,约自每年十月起,即着手准备所需过年衣食等事宜。在衣着方面:一般均购棉纱(俗称洋线),自己织布、送染、裁剪做成新衣,帽子:男戴

  • 文章漫谈豫人过年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13期  作者:趙同信 出版时间:1977-04-03
    关键字: 祭祀灶神 过年习俗 蒸馒头 贴对联

    豫人对过年极为重视,不分大家小口,缙绅平民,莫不诚心诚意的去筹备布置。河南人不唯好古遵礼,而且异常迷信,倘新年过的不愉快,象征一年倒霉,切身利害,敢不小心,何况为团圆节,要敍天伦之乐呢?经商为宦,行旅学子,莫不千里赶囘以度佳节。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已进入年■。家家煮八寳粥互赠邻友,一家围炉吃粥,乐也无穷:所谓八寳,即以八种不同的豆类混合而煮,穷有穷作,富有富作,但这八种东西必须是圆的,取「圆满」,「美」之意,为什么要吃腊八粥,除饱学好礼的人,去硏究

  • 文章臘鼓聲中話新年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1期  作者:徐哲甫 出版时间:1975-01-01
    关键字: 过年 儿时的回忆 民间习俗 压岁钱 腊八粥 腊月二十三祭灶 除夕守岁 正月初五小年

    自从民国二十五年起,就没有在家鄕渡过一个旧历新年,弹指三十多个年头,往事虽有些糢糊,但儿时过年情景,则记忆犹新。家鄕有两首儿歌,一曰:「二十三、祭罢皀,再停六、七天,新年就来到,滴滴鸡(爆竹之一种,燃后火花点滴,并无声响)、两响炮,骑火(即冲天炮)窜到万丈高」。另一首则曰:「二十三、祭皀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拐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宰个鸭,二十九、样样有,年三十、把岁守,年初一、撅起屁股乱作揖」。这两首儿歌,就是说从阴历

  • 文章洛陽家郷新年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1期  作者:郭子彬 出版时间:1975-01-01
    关键字: 风土人情 民间习俗 过年习俗 舞狮子 年的传说 拜年 社火 旱船 舞狮高跷

    前言年,根據書傳,夏重科學稱歲,謂木星十二月越歷二十八宿一徧(陰陽各半而成歲),故人生一週稱一歲。李光輝在印尼荒島上無人烟處,以結繩紀年月日,自然顯出人性本能。商重鬼神稱祀,謂四時祭祀的終訖,說文稱是祭祀無已,老子說是子孫祭祀不輟,這便爲中國人過新年必先祀其祖宗的由來。周重民生,謂禾一熟曰季,故說文稱年爲穀熟,春秋左氏傳說「大有年」。可是魯定四年,衞子魚稱「尙德不齒」,若以年齒凌人,豈非無聊。以上爲年的緣起,更是過新年的重大意義。稱年是種惡獸,會呑噬人,...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