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豫剧共返回5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河南梆子——豫剧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5卷 第8期  作者:揚璉 出版时间:1973-08-20
    关键字: 豫剧 乐器 豫剧派别 豫剧演员

    的(2/4)「中板」节拍。常用以表现人物自述、对话、吟景、抒情。⒊流水板 包括慢流水、快流水、流水垜板、醒梦曲等。乃一板一眼(1/4)的快节拍。词句比较灵活,常用以表现敍事、对话、争论等。⒋飞敍 包括大栽板、小栽板(类似平剧的导板——倒板)、滚白、起擡子等。都是比较自由的散板,常用于表现激愤或悲痛的情感。乙、豫剧派别一、豫东梆子 乃由「太平调」、「高调」、「坠子」等土产歌、谣所蜕变而成,亦称「祥符调」或「开封调」。发音高亢;曲调经常活动的音城多在(5—2)之间

  • 文章飞马豫剧公演郷音萦繋郷思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4期  作者:包緝庭 出版时间:1974-04-25
    关键字: 飞马豫剧队 公演 豫剧 思乡

    自四月十五日起,由海军陆战队所属飞马豫剧队在国军文艺活动中心,有七天档期,至廿一日为止。戏码派定,仍以王海玲、傅瑞云、刘海燕三人为主,而以秦贯伍、何景泉、杨诗荣诸人为辅。兹先略述飞马豫剧在台槪况,再谈此次所演各戏。豫剧即「河南梆子」,在此间之北方各地方戏中,独树一帜,备受观众欢迎,每次演出,几于场场爆满,其所以造成此一哄动缘因,不外乎下列数种:①这种戏唱腔高亢,字音淸晰,任何人登台引吭高歌,均能嗓充力沛,神定气足,使人聆之,胸怀舒畅,俗虑顿消。②剧本新颖

  • 文章豫剧在保持传统中更美化传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3期  作者:陳宏 出版时间:1981-03-25
    关键字: 豫剧 美化传统 豫剧队

    国军文艺活动中心自三月十日晚起上演豫剧,由海军陆战队豫剧队演出,为期一周。如果说,豫剧队想要与各国剧队一争短长,也许有人认为是「言重」了,但这一档豫剧的选戏,却选了好几出在国剧中也同样有的戏码,当然有使观众们作个比较的信心。十日的花木兰,同样是要由旦角反串小生,并有开打场面,唱作具重。十一日的莲花庵,是豫剧中传统的招牌戏之一。据说当年好些老太太们,就在台下同洒同情泪。十二日的洛阳桥,是以元朝末年为背景,描述一位民族义士的恋情。十三日的五凤岭,以唐朝

  • 文章有关豫剧的笑料和趣谈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7期  作者:畢照道人 出版时间:1977-07-25
    关键字: 豫剧 故事 笑料 趣谈

    不知是河南人给河南人自己开玩笑,还是外省人给我们河南人开玩笑,故意编造了一些不通之词,无谓和可笑的故事与笑料,说这就是豫剧的特色。其实,那些编造,根本不是事实,不过若是把那些词句和故事,当作笑话看,亦颇为好玩。笑话就是笑话,故事就是故事,决不可认眞耶!玆将这可笑的词句和趣谈,擧列数则,以为茶余饭后的谈助,并使读者解頣发笑,增益健康。一 不通之词⒈拉马来至潼关,不知来到什么地方,待我下马一观,上写三个大字,啊哈!原来是潼关。⒉前走着俺尧舜君一个,后跟

  • 文章豫剧祭酒张岫云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8期  作者:燕京散人 出版时间:1977-08-25
    关键字: 张岫云 豫剧 戏曲

    梆子是形成国剧的来源剧种之一,有河北梆子(俗称京梆子),山西梆子(晋腔),陕西梆子(秦腔),与河南梆子(豫剧)之分。豫剧又分豫西腔和豫东腔。豫西腔低迷悲悽,多为苦戯,过去名伶有常香玉;豫东腔高亢,花梢,适宜喜剧,过去名伶有陈素眞(狗妞),这两位可称代表性人物。现在台湾的豫剧旦角祭酒张岫云,河南临颕人,小时候就喜欢哼豫剧,但是家敎甚严,不许学戯。抗战期间,逃难离家,才有机会自主地学戯。民国卅一年起,她先后从常香玉的师妹宋书云,和陈素眞的先生樊粹庭学习!因此

  • 文章河南戲講究眞情流露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5期  作者:陳宏  出版时间:1985-05-30
    关键字: 河南戏曲 豫剧队 豫剧品评

    陆战豫剧队在台北的人缘很好;不论什么时候演,总是把台底下「暖」得「热烘烘」的。河南老鄕固然是多来捧场,就是一些年轻的学生们也常为座上客。「河南戏怎么会那样的使人感到亲切?」有位大学生模样的人在文艺中心的大厅里问一位老先生。「它怎能不亲切?」是满口的浓郁鄕音:「从前,在家鄕,只要在平地上放一张桌,两把椅子,周围再用几条板凳一隔,就可以开戏了,演的人,和看的人,没有距离,所以演的人也要和看的人一样,不但说话要「白」,要使每个人都能听得懂,就是「唱」也要和说话

  • 文章豫剧「香囊记」洛杉矶公演纪盛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71期  作者:洛城黃元中補記 出版时间:1991-07-03
    关键字: 豫剧 《香囊记》 洛杉矶 公演 飞马豫剧团

    中华飞马豫剧团「香囊记」于年初在美国洛杉矶演出,河南戏皇后王海玲的大名,轰动了南加州及广大的华洋社会。各大华文电视台、华文报纸媒体,争相大事报导,佳评如潮,且事后仍有电话不停地探问飞马豫剧团的动态,以及「为何只演一场?可否再行加演?他们会不会再来美国?……。」河南同鄕会事前没有料到,以一种河南特有鄕土味的地方性刻团,初次访美,万里他邦,更乏宣传准备而信促演出,却能一鸣惊人,造成如此轰动。诚如各媒体报导:「这次飞马剧团在洛杉矶演出,不但为中华民国政府宣慰

  • 文章陆光豫剧队简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卷 第6期  作者:編輯部  出版时间:1969-08-01
    关键字: 陆光豫剧队 艺工部队

    陆光豫剧队前身,系陆军黄龙部队(团级)之虎贲豫剧团,该团成立于四十六年戍守马祖地区时,将热爱豫剧人员克难组成,公余之暇择机排练,适时在战地演出,颇获战地官兵爱戴,该部返台后豫剧宿将周淸华率得意门生许贵云小姐加入,如虎添翼在部队中劳军,五十二年初,陆军总部为阐扬中原文化曁适应官兵康乐需求,特以该团为班底,组成现在的陆光豫剧队,归陆光艺工大队建制,并物色空军遣散之豫剧新秀封君平、田运显、胡台英、王翠兰、咎双珍等小姐加盟,阵容益见坚张,故不但在历次国军文艺中心

  • 文章战时西安豫剧梨园漫谈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6期  作者:王根炎 出版时间:1982-06-30
    关键字: 豫剧 人物回忆 往事追忆

    虽说是陈年旧事,烙的还眞深。对日抗战爆发后,各地人士都涌向后方,以免受到日寇的茶毒凌辱。西安在这个时候,各地方戏的活动,比以前便更加蓬勃了。从二十七、八年开始,豫剧名伶相继组班在西安演出,河南梆子也受到大众普遍的欢迎与爱好,可以说河南梆子在西安,比河南还要河南,为啥呢?就是河南老鄕,谁能在一个地方,看到那麽多的豫剧名角呢。汤兰香所领的一个班子,上演于南大街座东向西的银销会馆(银楼业公会会馆),在这个会馆的南边,有一座建筑宏伟坚实的「便民质」(公办当舖

  • 文章豫剧——河南梆子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10期  作者:賈文斌 出版时间:1977-10-25
    关键字: 豫剧 河南梆子 剧院 演员

    一 抗战前开封的三大戏院二 豫剧的扩张凡是河南人足迹所到之处,都有豫剧的音向,演员们将中原文化传播到四面八方,可以说不遗余力,无远弗届。西至陜甘靑的西安、宝鸡、平凉、兰州、天水、汉中、西宁等地,西北至长城边缘的宁夏,通过大戈壁(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河而直达天山脚下的廸化,东北至韩国的巨济岛;南至安徽及京沪与越南富国岛,越北的蒙阳营区;东至台澎金马,演员们走遍了万水千山,倍切辛劳,传播中原文化、任重道远、九转功成,终能誉满中外。而致我中原文化,昂首濶步

共58条记录 1/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