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生平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清朝河道總督黎襄勤公遺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5期  作者:方時疇 出版时间:1982-05-30
    关键字: 黎世序 治河名臣 生平概述

    羅山縣城內北大街路西,有一棟古老巨宅;門樓高大,門首懸有石刻「宫保第」直匾,乃清朝道光年間河道總督黎承惠宅第。另在北門外官道旁西側,有黎公的德政碑,碑高四公尺,立於鼇型石基之上,碑頂邊緣刻龍形圖案,中有聖旨二字,乃當朝皇帝勅令建立,路人過此,莫不景仰。城內東大街更有劉、黎二公祠,祠在明倫堂之西,祠雖各有平房三間,爲清朝訂制,凡係名宦勛臣逝後,必在原籍立祠以祀之;故參觀遊覽者進入神位前自動肅然起敬;另一劉公則爲劉廣生,係明代天啓年間之刑部尙書。溯攷黎公於清...

  • 文章田曼詩「流」名歐西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12期  作者:陳祚龍  出版时间:1975-12-25
    关键字: 田曼诗 画作评价 名气 人物生平 同乡情谊

    最近,隨緣在此拜讀了胡光麃先生之大作「與趙元任胡適之兩同學往來的信」(原載本年七月出版的傳記文學,第二十七卷第一期,頁(31)—(35)),我才獲悉:胡適先生,於民國「四十八年二月十三日」,曾經親筆致函胡光麃先生,特別地謂其「一生受了暴得大名之累」。該函原有的內容爲:『光麃兄:謝謝 你寄來的“Unic-Hut”的說明書!……。老兄信上說,要叫這種屋做「胡適屋」,此事千萬不可做。我(龍按:此係胡適先生自稱)是最怕出名的,一生受了暴得大名之累,現在老了,更是處處躱避一切...

  • 文章培育家鄉後生學子,蕭紀書設獎學基金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5卷 第2期  作者:孫康 出版时间:2013-04-01
    关键字: 萧纪书 捐资助学 人物生平 作画

    為了培育家鄉後生學子,實現自己幼年所立的心願,現年九十二歲、旅居美國休士頓、河南籍的蕭紀書先生,於二〇一一年八月於故鄉上蔡縣第一高級中學設立了「蕭紀書、張嶺梅獎學金」,並與有關部門簽訂協議,完成公證,組成管理委員會。獎學金之金額為美金二十萬元,今後每年以利息所得致贈上蔡縣第一高級中學當年參加高考被重點大學所錄取品學兼優、家境清寒之五名學生,包括文科一名、理科二名、藝術專業一名,以及農業一名。每名獎學金人民幣五千元。上蔡第一高級中學為了感念蕭紀書、張嶺梅伉...

  • 文章歡迎中國豫劇第一小生——王希玲蒞台公演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8期  作者:張廷魁 出版时间:1993-01-16
    关键字: 豫剧公演 王希玲 艺术魅力 王希玲生平介绍 名剧风流才子 电影巧配鸳鸯

    去國返台,聞悉大陸豫劇名伶、王希玲、馬金鳳、王清芬小姐等卅餘人行,已應邀請准來台公演,甚感欣喜,佇候光臨,謁誠歡迎。由於返鄕探親,曾有幸承新聞文化界友人,邀晤正在河南藝術大賽中之王希玲小姐,幷觀賞其演出之「風流才子」名劇等,演藝確實非凡。今能蒞台公演,鄕親們得能一飽眼福,聽到鄕土之音,何其幸也。王希玲爲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演員,鄭州市豫劇團名小生。她拜師豫劇名坤伶常香玉,幷博採眾家之常,形成了沈穩、含蓄、洒脫、儒雅的藝術風格。她主攻小生,但戲路極...

  • 文章思親之路說我家鄕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27期  作者:姚建業  出版时间:2015-01-01
    关键字: 返乡祭祖 墓志铭 祭文 生平家世 河南历史 中原文化

    回家溯近代中華民族的歷史,「竹簡難書」:給這一代人造成了幾十年的骨肉分散,千山萬水遠隔,風風雨雨飽受無盡的磨難,流離人生,天涯淪落,思父母想家園,足足讓人盼了四十年!滄海橫流,阻斷了來時路,悲哀人生的鄕愁歲月,魂牽夢縈,妹妹小弟年幼,家破人不在,生身父親含冤蒙難,噩耗傳來,晴天霹靂,撕碎兒心!怨蒼天之不仁!何以如此對我?恨自己之無能!豈敢忘懷。思親路的盡頭是報答恩德,昭雪洗冤,告慰爹娘在天之靈。海峽兩岸開放探親,於民國七十六年(一九八七年)迄今行將三十年...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