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洛阳共返回2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宋太祖与洛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2期  作者:王錫範 出版时间:1978-02-25
    关键字: 赵匡胤 洛阳 乡情乡音

    宋太祖赵匡胤,是我国历史上,有数开国圣明君王之一。宋太祖出生于洛阳,童年也在洛阳度过,故对洛阳感情特别深厚。当了天子,把洛阳定为西京(陪都),大修隋唐故宫,打算迁都洛阳。鼓励元勋功臣,在洛阳建宅修园,在位期间一再临幸。驾崩后,葬在「西京河南府」的巩县,陵曰:「永昌陵」。宋史太祖本纪:「太祖,宣祖(太祖之父名弘殷)仲子也,母杜氏。后唐天成二年,生于洛阳夹马营,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体有金色,三日不变………」因为异香经日不散,宋太祖幼年一名「香孩儿

  • 文章我從軍前後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8期  作者:陳蘭友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洛阳受训 洛阳保卫战 青年军 随军来台

    我家住安阳县白壁集郭盆村,因战乱关系,民国卅五年,家兄因朋友之介绍,让我进安阳城青年军招兵站报考,录取后就编到青年军二〇六师第四团三营九连,当时我只有十八岁。在洛阳受训后,到永济、灵宝等地作战,然后又回洛阳参加保卫战。后来到郑州,本想回归安阳,因为看到家鄕很多地主,都已变成难民,我就不敢回去了。军中已接到政府指示,要到台湾整编训练,经过南京,于三十八年,我随部队来到台湾凤山,受训完毕到台北圆山,又移淡水和金山等地,转为工兵,修筑碉堡和掩避部等之事。不久

  • 文章處處皆是故園情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胡升堂 出版时间:1993-04-01
    关键字: 游记 旅游 故乡 风景 古迹 洛阳 开封

    今年探亲,我参加了「古都之旅」旅行团,一共十二个人,旅行社派了一位领队,沿途招待大家,所以一切都顺利愉快。第一天,由台北经香港过境直飞北京,于当天下午三点就到达了;在北京待了三夜四天,参观了明定陵、长城、紫禁城、颐和园、及天坛等处,然后飞往西安,又停了两夜三天,参观秦朝兵马俑,大、小雁塔、半坡遗址及碑林,然后乘火车去洛阳。一到洛阳,就好像回到了家一样,心理上感到十分亲切,精神兴奋不已!处处皆是故园情。我们住在牡丹大酒店,是三星级观光饭店,新式的建筑、新颖

  • 文章(河洛忆往)追忆编纂洛阳文献暨洛阳同乡在台四十年乡谊联谊始末

    来源期刊:《洛陽文獻》 第2期  作者:莊良田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洛阳文献 王果正 洛阳县志 吴光清 李士贤

    雅集,余亦为其邀集之一人。当时曾有三四十人雅集,并摄影留念。后邓氏在春节时特邀洛阳同乡少数人士,在其台北县深坑乡五友村寓所欢叙乡情,追忆当时有王老果正(子端)、魏老瑞阁等数人而已,我忝列末陪,实感荣幸。「人是故乡好,月是故乡明」旨哉斯言也,洛阳人远处海隅者,仍不忘乡谊之情,团结一心,其乐融融。乙、编撰文献始末在民国四十年代,余即触发组同乡会之心,深知任务艰钜,但当时海峡两岸尚未开放探亲,乃首启发我寻觅洛阳县志所在之动机,遍觅不得,斯时孟津县志已在台重印刊出

  • 文章洛阳故鄕潘寨鎭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4期  作者:史梅岑 出版时间:1986-04-30
    关键字: 地理位置 风景名胜 洛阳牡丹 思乡

    洛阳故鄕的潘寨鎭,位于洛城东南十五华里之夹河中心。为该地区一大市鎭。住户五百余家,人口约三千人。为洛阳东南路直通偃师县必经之孔道。所谓夹河者,因该鎭位于伊洛两河之间、北临河面宽广的洛河。鎭南八里左右,即为由龙门东下之伊河。由该鎭沿大路东行,计廿五华里,为毗邻偃师县之翟鎭。再东临偃巩交界处,系伊洛两河交会之处,俗称两河尾。两河会流,再东经巩县注入黄河。洛阳全境自民国以后,分设九区管理行政事务。区名以易经中的八卦,即干、坎、良、震、巽、离、坤、兑等八个字命名

  • 文章洛阳的焚经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12期  作者:潔章 出版时间:1974-12-25
    关键字: 洛阳焚经台 文物古迹 焚经台由来 传说

    我国现代之河南省,古称豫州,处九州之中,故曰中州,系我国文化发皇较早之地区,因而,其名胜古蹟也比其他各地为多,其中尤以洛阳为最。洛阳之所以成为我国古代政治文化之中心,乃由于它地当纒涧入洛之会,北带黄河,南襟伊洛,东制成皋,西控淆坂,四塞险固,为历来兵家所必争之地,故自周以降,历汉、曹魏、晋、元魏、隋、唐、梁、后唐、宋等朝,均尝建都于此,因而其所遗留的文物古蹟,也特别多,诸如「孔子问礼于老子处」、「龙门石刻」、「安乐窝」、「白马寺」与「金谷园」等,即无不

  • 文章豫劇麟爪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卷 第9期  作者:王光臨 出版时间:1971-09-01
    关键字: 豫剧 河南梆子 开封调 洛阳 兰园

    我对于「豫剧」全为门外汉,也可谓压根儿就不懂,当然根本没资格谈「豫剧」。不过我生于豫,服务于豫,自然一半解能的,道听途说的,也知一二。兹将记忆所及,与「述而不作」的态度,提出片段,作为「豫剧」硏究之参考,挂一漏万,在所难免,深望高明者指正之:一、豫剧与河南梆子「豫剧」二字,为河南地方戯剧的简称,或代表称谓。本来河南的地方剧,种类颇多:其著者一为河南梆子。而河南梆子,又称河南「吼」(言声音多吼也)与「靠山红」之俗名。复有「洛阳调」和「开封调」之分别。二为

  • 文章洛阳安乐窝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11期  作者:林藜 出版时间:1978-11-25
    关键字: 洛阳历史 故乡风貌 区域文化

    洛阳是我国历史上六大古都之一,建都的时间最长,朝代也最多。相对的,名胜古蹟也就不少了。位于天津桥南边的安乐窝,是洛阳众多古蹟中,最为突出的一处。安乐窝今名安乐村,为大儒邵康节寓洛阳时的居处,那儿建有邵祠以祭祀这一位宋代大儒。原址本为五代时安审琦的故宅,宋嘉祐中,王拱辰为洛尹,这便专诚敦请邵康节来这居住,一住便是四十年之久,由由然不忍去,因名「安乐窝」。康节也自号安乐先生。时游城中,士大夫争相迎迓,好事者另外筑一室以待其至,因谓之「行窝」。按康节故居在河南

  • 文章洛阳半日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0卷 第2期  作者:文曉村 出版时间:1988-02-29
    关键字: 洛阳风光 返乡探亲 大陆游

    西行,因偃师县城不停车,只好到洛阳下车。时间是二十五日上午。虽然坐的是快车,有卧舖,可以睡觉,但一连坐了三十多个小时的火车,浑身骨头都感到酸痛无比。只是在弟妹和几个晚辈面前,不好意思露出那份窘相而已。出了火车站,看见路边有卖西瓜和煮玉米穗的,可能是大家都有几分饿吧,于是,几个人就开了一个大西瓜,站在路边,吃将起来。说眞的,那西瓜称得上又便宜(一斤二角人民币)又好吃,瓜瓤红中带黄,吃在嘴裏,松甜汁多,甚是解渴。吃过西瓜,又啃了一枝只要一角钱的玉米穗,便省掉

  • 文章行都夢幻瑣言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3期  作者:郭子彬 出版时间:1974-10-03
    关键字: 洛阳 《河南同乡》 行都国难会议

    于荣岑先生说:「中原文献」,是侧重于河南文物的报导与文化发扬,尤属知言。「河南同鄕」,从表面看,没有「中原文献」的开扩,从骨子里看,其意义较中原文献尤为深长。因东晋渡江,诸朝局面,先后为太康谢安、谢玄、谢石,及鄢陵庾亮、庾廙等所支撑,今「河南同鄕」,亦由鄢陵于荣岑任总编辑,眞乃天下事,无巧不成书。宋室南渡后,政治有许昌韩维,军事有汤阴岳飞,理学,文学,有洛阳尹焞,朱敦儒等领风气之先,中原文献总编辑又为许昌李士贤,统为名贤故里,开封道人士。梁任公说:「深山大泽生

共21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