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河南梆子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谈豫剧——河南梆子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10期  作者:賈文斌 出版时间:1977-10-25
    关键字: 豫剧 河南梆子 剧院 演员

    ,以张女土为其中心与主角,她不但剧艺造诣甚高,且凡到各地公演都能演到一鸣惊人,使国人赞不绝口,纯眞的艺术常会冲破了地域的界限而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更使国人了解豫剧乃传播中原文化,且具有敎育功能及不可埋没的艺术价値!三 豫剧在台湾㈠豫剧的兴衰:河南同鄕随政府来台后,豫剧中的「河南梆子」,首先在台湾各地成立剧团社队,如雨后春笋,遍布南北,巡廻公演,弦歌不辍,颇极一时之盛,兹将剧团社队列表于后;㈡演员的表现:四 检讨㈠河南梆子的优点特长:⒈唱词简明、易懂易解

  • 文章南陽的戲曲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9期  作者:丁華永 出版时间:1982-09-30
    关键字: 南阳 戏曲 河南梆子 河南坠子

    南阳城内仅「大华戏院」一所,鄕下并无戏院之建立。凡庙会、丰收、祭祀、演戏,均系临时搭建戏台,请流动戏班演唱,通常演唱三天。敬神戏均属正规戏,如梆子、越调、二簧等,谓之大戏。他如曲子戏素有「淫曲浪调」之称,故不能用于敬神演唱。河南梆子原为秦腔别支,因地城影响,其间亦有区分。其一为豫东调,即所谓开封调,自名伶陈素眞出,由樊粹庭扶持,改良唱腔,编写剧本,演出新剧,甚为观众所喜爱,风行西北、西南各地。其二为豫西调,即洛阳调,伶人以常香玉为最著。其三是「靠山簧

  • 文章豫劇麟爪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卷 第9期  作者:王光臨 出版时间:1971-09-01
    关键字: 豫剧 河南梆子 开封调 洛阳调 兰园

    我对于「豫剧」全为门外汉,也可谓压根儿就不懂,当然根本没资格谈「豫剧」。不过我生于豫,服务于豫,自然一半解能的,道听途说的,也知一二。兹将记忆所及,与「述而不作」的态度,提出片段,作为「豫剧」硏究之参考,挂一漏万,在所难免,深望高明者指正之:一、豫剧与河南梆子「豫剧」二字,为河南地方戯剧的简称,或代表称谓。本来河南的地方剧,种类颇多:其著者一为河南梆子。而河南梆子,又称河南「吼」(言声音多吼也)与「靠山红」之俗名。复有「洛阳调」和「开封调」之分别。二为

  • 文章我記憶中的家郷戲(戲條子)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9期  作者:王立忠 出版时间:1978-09-25
    关键字: 戏曲艺术 人物回忆 河南梆子

    怎么都不接受;我当时是年轻的联保主任,他不好意思以我为徒;我总是去纠纒他,他终于不坚持己见了,给我说出了:熟背「戏条子」的方法,他擧了很多例,要我背;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听到所谓「戏条子」这个名词。民国三十二年前后,我住在陜西宝鸡,地方上的旅社淸査、戏院管理等,是我职务范围内的部份工作;当时,宝鸡有两家平剧,一家电影,三家河南梆子,一家蹦蹦戏,一家话剧,够热閙的;樊粹庭先生所领导的狮吼剧团,就是三家河南梆子之一,经常性的在铁路边的河声戏院上演;一开始是樊先生

  • 文章常憶當年梆子戲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12期  作者:賈孝全 出版时间:1978-12-25
    关键字: 河南梆子 戏曲艺术 文化建设 故乡思念

    顷阅台湾新生报九月二十四日第八版载有「豫剧求新求变形成一枝独秀」一文、执笔者为「黎明」先生,读后颇有淸新之感。唯视文内或有部份未尽符合,兹补述于后:一、笔者籍隶河北,世代从政于河南,于民国二十二年到开封,廿七年夏因汴梁沦陷,经郑州、过许昌、叶县、方城直走南阳,直至南阳沦陷前,始飞汉口转住首都南京,计在河南断断续续先后凡有一十四年之久,每到一处,不是听越调,便是高台曲子,或是大调子,或是河南梆子,以个人观感而言,以南阳的大调曲最为高雅,惜因曲高而和寡。高台

  • 文章漫談豫劇論名角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7期  作者:韓宗民 出版时间:1981-07-30
    关键字: 豫剧 河南梆子 常香玉 豫剧皇后 陈素贞 阎立品 徐凤云

    豫剧亦称河南梆子,盛行于河南全境,大小城巿鄕村,遍及每个角落,(惟南阳一带多越调剧,黄河以北各地,尙有二簧及二架弦戏。)人人喜爱,大人小孩都会唱上几句,盖豫剧音调优美,抑扬曲折,腔调变化美妙,如行云流水,百听而不厌;即伴奏之胡琴弦子,亦似人间仙乐,百听而不腻;因有此优越之先决条件,故能生生不息,发扬光大了。所以更能远布流传他省,如西安、徐州、蚌埠、曹州,甚至上海等处,非无因也。一、可与国剧嫓美在我国所有地方戏剧中,能凌驾其他各地方戏之上,唯一能与国剧一争

  • 文章復興基地的河南曲子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38期  作者:鄭隆業 出版时间:1983-04-20
    关键字: 飞马剧团 河南梆子 南阳曲 三娘教子

    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流,戯曲艺术又是文化累积的结晶,由此可知河南戯曲的时代价値,实为反共复国基地军民同胞所应重视,倍加珍惜与爱护的。在台三十余年,仅有飞马剧团河南梆子负起中原文化中流砥柱的大责重任成就辉煌。但很少人知道河南戯曲中的河南曲子(即鼓子曲或称南阳曲)更是中原文化的主流,有七百余年的历史(详见中华书局出版张长弓著鼓子曲言),鼓子曲即大调曲子,是数百年间,文人学者(擧人、秀才)士大夫之流,业余会友,共同追求的一种高尙娱乐艺术、积大江南北民歌的大成

  • 文章漫谈河南梆子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7卷 第8期  作者:孫秉傑 出版时间:1975-08-25
    关键字: 戏剧文化 河南梆子 唱腔表演 经典剧目

    戏剧是综合性的形象艺术,是人类文化的一部份,它具有移风易俗,潜移默化的敎育功能,亦为民族生活方式中休闲娱乐,调剂身心所不可缺少者。由于我国版图辽阔,山川纵横,宗族繁盛,风尙殊异,因而产生了各地区形形色色,多采多姿的地方戏剧。其中除平剧已演进而成国剧外,流行区域之广,欣赏人数之众者,当首推河南梆子(简称河南戏或豫剧)。河南梆子流行河南全省县巿城鎭鄕村,家喩户晓,上自达官显宦,下至贩夫走卒,男女老幼,无不一致爱好,且率多会「票」上几出,或「吼」出几句者。擧凡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