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殷墟考古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殷墟考古又一重要发现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8期  作者:編輯委員會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殷墟考古 青铜器 殷商墓葬 妇好墓 甲骨文

    一、殷墟考古又有新发现一九九一年初,大陆社会科学院考古硏究所,安阳工作队,在安阳市西北郭家庄村西,发掘了一座保存完好的商代贵族墓,出土了铜、陶、玉、竹、石、骨、牙等类器物三百四十九件。其中提梁四足鼎、方形器、小竹篓尤为珍贵。对于硏究商代的葬制及靑铜器的组合、形制、分期等具有重要价値。专家们认为,这是一九七六年妇好墓发掘以来,殷墟考古又一次新的发现。这次发掘的商代贵族墓为竖穴土坑墓,深约八米、墓室长四点五米、宽约二点九米。墓底中部有腰坑。葬具有棺有椁,椁

  • 文章安陽人不知安陽是寶地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8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甲骨文 殷墟 地质调查 田野考古 古生物

    于宝地,眞是有些惭愧。甲骨文发现与学界重视殷墟最早被视为墓地,在隋初至唐末,曾发掘一四八个墓有甲骨文字,可惜当时没有具备古文字学素养的学人,不然在一千三百年前,就知道有甲骨文字了。在北宋时已创始金石学,清吴大澂于一八八九年撰《古玉图考》,使此学说更进一步。顾炎武于清代热切培养考据学,如阎若壉、戴震、段玉裁、王引之等。因金石学和考据学的成熟,甲骨上的文字才被学者重视。一九〇〇年起,杰出学者与政治家国子监祭酒福山王懿荣,第一位收集有字甲骨。第二位是丹徒刘鹗,著有

  • 文章安陽重要事跡報導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7期  作者:編輯委員會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殷墟 商代都城遗址 青铜礼器 安阳钟楼 考古研究

    的商代都城遗址,已在河南安阳殷墟附近发现,年代可能比殷址更早。中共社科院考古专家认为,此一发现是二十世纪末商代考古的重大发现,对研究扑朔迷离的商代历史和中国文明起源,具有重大意义。这座三千三百多年前的古城,深埋在地表二点五公尺以下,面积超过四百万平方公尺,接近方形,与著名的殷墟相隔一条洹河,中国大陆南北大动脉京广铁路穿越而过。古城已被命名为洹北商城,考古学家经过钻探,找到古城的四面城墙基址,每面长度都在两千公尺以上,墙基宽约九公尺。城内发现房屋基址、水井、墓葬

  • 文章殷虛大龜版五次三地出土小記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1期  作者:石璋如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考古发现 殷墟遗址 李济 遗址地图 石璋如

    2121,壹叁贰的2122,壹叁叁的2123,壹叁肆的2124。它的详细出土情形及时代,可参看民国七十四年(1985)出版的甲骨坑层之一,页70,揷图19;页80、81,图版叁—2;又附图页198,199,200, 201等。这是最可纪念的,首次出土的大龟版。第二次,大龟七版第二次的发现,是民国二十三年(1934)四月十一日,地点是侯家庄南地,坑位是HS:20,大灰坑的东北隅,深度是地面下1.5公尺,数量大龟七版,发现者为石璋如,其经过是:殷虚第九次发掘,已于

  • 文章悠悠歲月說安陽(古都)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7期  作者:陳橋驛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古都安阳 商代殷墟文化 考古发掘 甲骨文 七大古都

    也就是本文所介绍的安阳古都的一部分。安阳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这个古都由殷墟和上面所述曹操建造铜雀台的邺都两部分组成,殷墟远远早于邺都,所以我们先从殷墟说起。一、上古和中古时期的殷著名的考古学家夏鼐说:「商代殷墟文化实在是一个灿烂的文明,具有都市、文字和青铜器三个要素。」殷墟在河南省安阳西郊,是安阳市区的一部分,人们找到这个地方,就靠上面夏鼐所说的「文字」,这种文字叫甲骨文。清光绪二十五年(一八九九年),国子监祭酒金石学家王懿荣,在北京官邸中得了疾病,延医服药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