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故乡思念共返回14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低頭思故鄕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0卷 第3期  作者:安國鈞  出版时间:1988-03-30
    关键字: 故乡思念 《杞县文献》 文化传承

    西岡挺翠,河橋觀柳,高陽晚渡……是杞縣的八景。這塊平衍的土地,四季分明,盛產著五穀雜糧,飼養著六畜驢騾,我們的祖塋、宗親、恩師、親友、同窗都在這裏。鄕賢爲我們鋪好了康莊大道,定好了人生的目標,北方之強,明是非,別善惡,用鮮血頭顱,對抗過民族大敵,惋惜的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狂風暴雨,兵馬倥傯,我們離開了這可愛的故土。漂泊,流浪,快要半個世紀了。是噩夢,是悲憤,或是幸運,陶淵明的詩句:「誤入塵網中,一去三十年,覊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往事如水如煙,月朦朧,...

  • 文章故乡的老屋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4期  作者:汪挺越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人物回忆 故乡思念 退休生活

    遥远的故乡,白云飘缈的云台山麓一座村庄中的那间老屋,当它接待我这曾经旅居江南的一家三口时,已经像风烛残年、佝偻著身躯的老妇人。用捡来的拳头大小的碎石砌的墙面,就是布满绉折的脸庞。屋顶那稀疏飘拂的茅草,便是老妇的萧萧白发了。进出那用芦柴编的门,我便想起「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的诗句。不过你不能小看它,每当出入时,你必须向它行鞠躬礼,稍有懈怠,撞上石板,便会让你头上多一个大疙瘩;疼上半天。夜晚你仰卧在仅容一张木板床上,那惨淡的月色星光便从破隙中探进来,抚摸

  • 文章常憶當年梆子戲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12期  作者:賈孝全 出版时间:1978-12-25
    关键字: 河南梆子 戏曲艺术 文化建设 故乡思念

    頃閱臺灣新生報九月二十四日第八版載有「豫劇求新求變形成一枝獨秀」一文、執筆者爲「黎明」先生,讀後頗有淸新之感。唯視文內或有部份未盡符合,茲補述於后:一、筆者籍隸河北,世代從政於河南,於民國二十二年到開封,廿七年夏因汴梁淪陷,經鄭州、過許昌、葉縣、方城直走南陽,直至南陽淪陷前,始飛漢口轉住首都南京,計在河南斷斷續續先後凡有一十四年之久,每到一處,不是聽越調,便是高台曲子,或是大調子,或是河南梆子,以個人觀感而言,以南陽的大調曲最爲高雅,惜因曲高而和寡。高台...

  • 文章媽媽的擀麵棍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7期  作者:木木 出版时间:1976-07-25
    关键字: 母亲旧事 晚辈回忆 思念故乡

    媽媽的擀麵棍又在厨房裏喀喳喳,喀喳喳的作響,在這寂靜的下午,這喀喳聲有段有落的,聽起來格外的淸晰也格外的叩人。要不是離家半載體會了風雨的淸冷,要不是每天在自助餐廳外排長龍飽受了食而不知其味的飯菜,我想,我永遠也感受不到這聲音、這節奏是如何的交織成一曲偉大的樂章。爸媽都是北方人,也兼有北方人的一切性格。尤其是爸爸,生得健壯,食量驚人,來臺近三十年了,還是改不了愛吃麵食的習慣,要是家裏一連吃上三天大白米,他就要向全家的人提出建議:「星期天包餃子,全家「動員」...

  • 文章周口人談周口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3期  作者:陳霖 出版时间:1984-03-30
    关键字: 河南周口 闹土匪 思念故乡

    位於河南省東部的周家口,俗稱周口。是一個小商埠,商業繁華時向有小漢口的雅號。由於賈魯河(地圖上名爲淸泥河)與頴水(俗稱沙河)的滙合,交滙而形成三岸形勢的周家口,分爲三寨。其形勢略像武漢三鎭,也是被稱爲小漢口的主要原因。周口的三寨隸屬的縣份各有不同:北寨屬淮陽縣,南寨屬商水縣,西寨屬西華縣。頴水寬,流域長,直通安徽北部各地,是東西交通的主要幹道,所以南寨與北寨較繁華,人口也較多。如果把丁字倒寫,頴水就是下面的一橫,賈魯河就是丁字的直劃。賈魯河流域較短,水面...

  • 文章中秋節憶中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9期  作者:夏兆瑞  出版时间:1972-09-25
    关键字: 中秋习俗 节日特色 思念故乡

    中原地區,民衆約百分之九十業農;從事工商及其他職業者極少。民性剛毅,民俗淳厚,生活樸實,工作勤勞。位居華夏之中,土地肥沃,氣候適宜,出產豐富,百穀俱生。大部地區的農糧作物,都是年分夏秋兩季,夏作僅小麥、大麥、豌豆、扁豆等幾種,係秋末種,次年端陽前後同時成熟,約須十餘天卽可全部收穫完竣,較爲單純省事。但秋作可就複雜得多了,如高梁、玉米、粟穀、黍子、蕎麥、稻穀、芝麻,及各種豆類、瓜類、果類,與花生、甘藷、地瓜、芋頭、菜籽、馬鈴薯、棉花、苧麻……多是在中秋節左...

  • 文章思親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鄭鄂庭 出版时间:1978-04-25
    关键字: 思念故乡 人物回忆 乡土情怀

    人生百年,一彈指間耳,嗟韶華之飛駛,嘆別易而聚難。記違侍雙親,曾幾何時?而家尊已屆百歲壽辰矣。雖昔容已杳,而意境中仍常若椿萱在堂,蓋思親之念,未嘗一日去懷也。憶往追昔,不禁感慨萬千。良以天倫之樂,橫被匪禍所刼奪,台海所遮斷,以致奉養無由,祭掃無所,如此遭際,能不黯然!余幼時喪母,彼時以鄕僻間缺照像設施,致無遺像留供瞻仰禱念。現慈容已不復記憶,思之腸斷。幸賴家尊之翰公,朝夕督飭,訓勉顧復,至於成立。家尊因得先祖父(遜淸秀才)懷德公之敎誨,學行優異,甫及冠,...

  • 文章春蔬中的寵兒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君儒 出版时间:1978-04-25
    关键字: 割韭菜 河南风俗 思念故乡

    每到了春暖花開,柳綠桃紅的季節裏,菜園子裏的孩子們,嘴裏老在不斷的叨念着:「桃花開,杏花敗,李子開花割韮菜。」眼看着一畦一畦,肥肥嫩嫩的韮菜,希望能快些兒割下來,趕着好嘗鮮兒。其實這時候割下來的韮菜,已經是遲了一步,「鮮」兒早被有資格的爺兒們搶先嚐過啦!割「頭刀韮」是要在桃花剛剛開放的前後那段時間裏,就要着手啦!在桃花含苞待放的時候,此時韮菜才長出四指來長肥嫩的新芽,要再待些日子,等到嫩芽兒長到兩寸來高,正好是「肥、嫩、鮮」的頂尖兒。菜農及時把它齊根兒刈...

  • 文章割麥瑣憶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8期  作者:王德謙 出版时间:1972-08-25
    关键字: 家乡割麦 场景回忆 思念故乡

    時光何其快,扯下案頭日曆,旁註農曆五月十六日,瞧!這在老家豈不正是收割之期嗎?!於是我被遐思而楞住了,驀地彷彿一幅農人割麥圖展現眼前………。囘想家鄕割麥的日子,那股子熱火勁兒,眞敎人夠說上半天的。鄕諺「大麥不過小滿,小麥不過芒種。」打從四月八大麥小麥穿杮花,廟會已過,大家小戶就開始作收割之準備了,首先把叉把掃帚牛攏頭以及打場所用的一切傢具或儲倉完備妥貼,然後把打麥場犂翻軋平,一俟雨後落實便可應用。割麥日子一到,闔家除留作飯照顧牲畜的而外,天不亮就全部動員...

  • 文章五十生日舊作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8期  作者:王天從 出版时间:1972-08-25
    关键字: 生日感怀 诗歌旧作 思念故乡

    丁未,夏曆春正宥日,爲余五十初度,蹉跎歲月,徒增馬齒,半百之年,忽焉已至,蒿目時艱,憂心如焚,感世難之未己,覺變故之無極。憶昔報國無成,渡海來台,待罪思過,倏瞬十有八年矣。海天作客,隱淪敎讀,念親知之違離,其存亡之莫卜,皇然四顧,嘗悽惻不可終日。子規夜啼,還家何日?遊子有夢,省親何年?風木興悲,展墓何期?極目西望,大陸雲迷,俯仰身世,神魂飛越,孤影徘徊,百感茫茫,繞室徬徨,焦灼萬狀,人生至斯,可慨也夫,可悲也乎?瞻念及此,乃不知哀來之無端,而涕淚之飄零也...

共14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