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思念共返回1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媽媽的擀麵棍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7期  作者:木木 出版时间:1976-07-25
    关键字: 母亲旧事 晚辈回忆 思念故乡

    媽媽的擀麵棍又在厨房裏喀喳喳,喀喳喳的作響,在這寂靜的下午,這喀喳聲有段有落的,聽起來格外的淸晰也格外的叩人。要不是離家半載體會了風雨的淸冷,要不是每天在自助餐廳外排長龍飽受了食而不知其味的飯菜,我想,我永遠也感受不到這聲音、這節奏是如何的交織成一曲偉大的樂章。爸媽都是北方人,也兼有北方人的一切性格。尤其是爸爸,生得健壯,食量驚人,來臺近三十年了,還是改不了愛吃麵食的習慣,要是家裏一連吃上三天大白米,他就要向全家的人提出建議:「星期天包餃子,全家「動員」...

  • 文章周口人談周口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6卷 第3期  作者:陳霖 出版时间:1984-03-30
    关键字: 河南周口 闹土匪 思念故乡

    位於河南省東部的周家口,俗稱周口。是一個小商埠,商業繁華時向有小漢口的雅號。由於賈魯河(地圖上名爲淸泥河)與頴水(俗稱沙河)的滙合,交滙而形成三岸形勢的周家口,分爲三寨。其形勢略像武漢三鎭,也是被稱爲小漢口的主要原因。周口的三寨隸屬的縣份各有不同:北寨屬淮陽縣,南寨屬商水縣,西寨屬西華縣。頴水寬,流域長,直通安徽北部各地,是東西交通的主要幹道,所以南寨與北寨較繁華,人口也較多。如果把丁字倒寫,頴水就是下面的一橫,賈魯河就是丁字的直劃。賈魯河流域較短,水面...

  • 文章隱居隨筆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69期  作者:劉洤芝 出版时间:1991-01-03
    关键字: 友情 隐居随笔 老友 思念

    小園與老友台北一住便是四十年,這漫長的歲月,可以六個字述之:「愈老,愈小,愈少。」愈少,指老友。愈小,指住所也。三十七年春,家眷由商城來台,時余已由台茶轉入台糖。卽住入台北大安區新生南路一段一四三巷四號,這裏是四大製糖會社的台北聯合俱樂部,面積約二百餘坪。庭園寬大,頗富村野風味。六十年代以後,台北整個換形,人口大增,高樓紛起,村野變爲閙市,原居逼處一隅,有類井底,不見天日,隙地盡失,僅餘牆根而已。老友相繼去世,現存二人,一者遠居新竹,一者早已去國,二人也...

  • 文章中秋節憶中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9期  作者:夏兆瑞  出版时间:1972-09-25
    关键字: 中秋习俗 节日特色 思念故乡

    中原地區,民衆約百分之九十業農;從事工商及其他職業者極少。民性剛毅,民俗淳厚,生活樸實,工作勤勞。位居華夏之中,土地肥沃,氣候適宜,出產豐富,百穀俱生。大部地區的農糧作物,都是年分夏秋兩季,夏作僅小麥、大麥、豌豆、扁豆等幾種,係秋末種,次年端陽前後同時成熟,約須十餘天卽可全部收穫完竣,較爲單純省事。但秋作可就複雜得多了,如高梁、玉米、粟穀、黍子、蕎麥、稻穀、芝麻,及各種豆類、瓜類、果類,與花生、甘藷、地瓜、芋頭、菜籽、馬鈴薯、棉花、苧麻……多是在中秋節左...

  • 文章思親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鄭鄂庭 出版时间:1978-04-25
    关键字: 思念故乡 人物回忆 乡土情怀

    人生百年,一彈指間耳,嗟韶華之飛駛,嘆別易而聚難。記違侍雙親,曾幾何時?而家尊已屆百歲壽辰矣。雖昔容已杳,而意境中仍常若椿萱在堂,蓋思親之念,未嘗一日去懷也。憶往追昔,不禁感慨萬千。良以天倫之樂,橫被匪禍所刼奪,台海所遮斷,以致奉養無由,祭掃無所,如此遭際,能不黯然!余幼時喪母,彼時以鄕僻間缺照像設施,致無遺像留供瞻仰禱念。現慈容已不復記憶,思之腸斷。幸賴家尊之翰公,朝夕督飭,訓勉顧復,至於成立。家尊因得先祖父(遜淸秀才)懷德公之敎誨,學行優異,甫及冠,...

  • 文章春蔬中的寵兒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4期  作者:君儒 出版时间:1978-04-25
    关键字: 割韭菜 河南风俗 思念故乡

    每到了春暖花開,柳綠桃紅的季節裏,菜園子裏的孩子們,嘴裏老在不斷的叨念着:「桃花開,杏花敗,李子開花割韮菜。」眼看着一畦一畦,肥肥嫩嫩的韮菜,希望能快些兒割下來,趕着好嘗鮮兒。其實這時候割下來的韮菜,已經是遲了一步,「鮮」兒早被有資格的爺兒們搶先嚐過啦!割「頭刀韮」是要在桃花剛剛開放的前後那段時間裏,就要着手啦!在桃花含苞待放的時候,此時韮菜才長出四指來長肥嫩的新芽,要再待些日子,等到嫩芽兒長到兩寸來高,正好是「肥、嫩、鮮」的頂尖兒。菜農及時把它齊根兒刈...

  • 文章割麥瑣憶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8期  作者:王德謙 出版时间:1972-08-25
    关键字: 家乡割麦 场景回忆 思念故乡

    時光何其快,扯下案頭日曆,旁註農曆五月十六日,瞧!這在老家豈不正是收割之期嗎?!於是我被遐思而楞住了,驀地彷彿一幅農人割麥圖展現眼前………。囘想家鄕割麥的日子,那股子熱火勁兒,眞敎人夠說上半天的。鄕諺「大麥不過小滿,小麥不過芒種。」打從四月八大麥小麥穿杮花,廟會已過,大家小戶就開始作收割之準備了,首先把叉把掃帚牛攏頭以及打場所用的一切傢具或儲倉完備妥貼,然後把打麥場犂翻軋平,一俟雨後落實便可應用。割麥日子一到,闔家除留作飯照顧牲畜的而外,天不亮就全部動員...

  • 文章五十生日舊作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8期  作者:王天從 出版时间:1972-08-25
    关键字: 生日感怀 诗歌旧作 思念故乡

    丁未,夏曆春正宥日,爲余五十初度,蹉跎歲月,徒增馬齒,半百之年,忽焉已至,蒿目時艱,憂心如焚,感世難之未己,覺變故之無極。憶昔報國無成,渡海來台,待罪思過,倏瞬十有八年矣。海天作客,隱淪敎讀,念親知之違離,其存亡之莫卜,皇然四顧,嘗悽惻不可終日。子規夜啼,還家何日?遊子有夢,省親何年?風木興悲,展墓何期?極目西望,大陸雲迷,俯仰身世,神魂飛越,孤影徘徊,百感茫茫,繞室徬徨,焦灼萬狀,人生至斯,可慨也夫,可悲也乎?瞻念及此,乃不知哀來之無端,而涕淚之飄零也...

  • 文章眼睛·棗樹·親人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6期  作者:郭向陽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亲情 思念亲人 中秋佳节 回忆奶奶 枣树

    鄢陵縣高中二⑷ 郭向陽中秋夜晚的月亮,王阿婆家的依舊圓,依舊亮。桌子上擺滿了紅棗兒。昏黃的燈光下,王阿婆一雙混濁的眼睛盡力睜開些,但分明並沒有看清站在身邊的我,臉正對着門,痴痴地說:「吃吧,孩子,這棗甜,唉!你大伯他……」老人的眼裡浸滿了淚水,一雙眼睛更加模糊了。「奶奶,您別傷心,我大伯他一定會回來的。」說着話,我的鼻子一酸,幾乎也要流下淚來。聽到我的話,老人的眼睛似乎亮了一下,但很快又暗了下來,而且再也睜不開了,只是喃喃地說:「奶奶不傷心!」。月光,無...

  • 文章輕揺麥漏種小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11期  作者:豫孟東 出版时间:1978-11-25
    关键字: 区域文化 思念故乡 人物回忆 小麦

    假日朋友來訪,包水餃饗客,突然站在案板旁,六歲的老三問我:「爸,麵粉是用什麽做成的?」「嗨!這你就不知道,麵粉是用小麥磨成的。」孩子聽我說麵粉是小麥磨成的,似乎仍不懂,接着又追問說:「爸,小麥是什麽樣子?」「小麥粒像米一樣大,也是由麥田長出來的。」可不是嘛!今天我們製麵粉用的小麥,都是從外國進口;平時吃的麵粉都是麵粉廠製成,孩子長到六歲了,他却從來未曾見過小麥,他怎知麵粉是小麥磨成的。由孩子這一追問,使我又憶起小時候在家鄕,九月天種麥的往事了。河南的故鄕...

共19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