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家乡共返回4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8期  作者:林覺中 出版时间:1983-08-30
    关键字: 诗歌 家乡 思乡

    說它如天堂,却沒有天堂的冷淸;比它作港灣,却沒有港灣的擾攘。在那地方,竹椅板凳,勝過沙發的柔軟;油燈燭火,亮如電炬的光芒;粗茶淡飯,味似珍饈的雋永;每一個角落,都蕩漾着溫暖芳香。盡情吧:你哭,有人哀傷滴淚;你笑,有人心花綻放;你唱你跳,有人怡然地欣賞。累了,打一個長長的呵欠,把四肢盡量的伸張;睏了,安然的酣睡,讓鼾聲震動屋樑;養精蓄銳,準備馳上明日的戰場。有人厭倦了那地方,飄然遠颺走向天涯,却夜夜夢見那:稔熟的小院迥廊,白髮的爹娘。耳畔還有隱約的呼喚:遊...

  • 文章話説鄉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3期  作者:史延祚 出版时间:1993-07-01
    关键字: 家乡话 习俗 方言 回忆 口音

    爲什麼我的命題叫鄕音?我讀唐詩三百首中七言絕句有賀知章回鄕偶書的詩,,其中有一句:「鄕音無改鬢毛衰」,什麼叫鄕音,簡單的解釋,就是家鄕話,還有樂府中崔顥的長干行,「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鄕」,說話口音相同,樂於交談,這是很自然的道理。中華民國歷史上有一段這樣的故事,所謂常講家鄕話成功的一位偉人,鐵軍張發奎將軍,是廣東人,他帶的部隊,都是廣東同鄕,當開全軍同樂會時,他到士兵面前,同樣喝酒猜拳,並說家鄕話,「丟那媽」乾一杯,表示親切,因...

  • 文章朱門除夕之憶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7卷 第1期  作者:詹國祥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除夕回忆 家乡回忆 除夕

    壬午年,除夕。顏駟、曾廣德,兩位「道長」,由五岳山、仙居頂,連袂而來,同八外祖父在佛堂上表,祈禱玉皇大天尊—玄靈高上帝,化除瘟疫劫、瘋魔劫、刀兵劫、水火劫,保佑年年收成好,歲歲慶平安。佛光普照,一開始,八姥娘跪在中央,我與么舅一左一右,對著神,三跪九叩,誦金剛經、大悲咒、萬佛經……,作了一百多個揖,磕了三百多個頭,好不容易六舅來催我去寫表—他家裏王母娘娘也要拜,我這匹野馬才算脫韁了。六舅在戀陳二小姐,三十夜晩要去送情感,怕舅母知道,拉我去寫祝文,到後始知...

  • 文章杞縣八景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67期  作者:張景仁 出版时间:1990-07-03
    关键字: 杞县 诗词 家乡景致

    ㈠明末狀元劉理順作:申璿源雍邱八年詩序杞之爲杞不以景也!而因景亦可以知杞,是景之傳,不傳杞盛衰之驗(意證信)。八景之來遠矣!杞之人涉焉而不知,獨邑志詳之。夫生於杞者,居平無事時,且然矧(奔走意)宦遊其地,倉皇(歷代)兵燹之日,拮据於築鑿(操勞意)之務,從榛雜叢生之草木烟霧中,考其形似,被以不朽之詠,柳又難矣!申侯名佳印,字濬源,永平人,崇正七年,由進士任杞令,學有源本,治以暇整。初令杞,喜其八景,因各爲之題,讀一過(遍),覺東婁(周武王克商,求夏禹苗裔,...

  • 文章安陽土話拾零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期  作者:扈先德 出版时间:1986-01-01
    关键字: 安阳土话 家乡方言 合音 土音

    弱冠離家,負笈南京,抗日軍興,于役軍中,八年轉戰,繼又播遷台灣,背井離鄕,屈指已五十年矣。家鄕土話,幾已遺忘迨盡,來美之後,偶遇一二同鄕人,言談之間,洞感安陽土話之聲調,異常親切,勾起無限迴憶。乃就兒時記憶之所及,得詞十餘,但大多有音無字,勉輔以注音符號,而列擧如下表,錯誤之處,在所難免。蓋希能就敎於同鄕諸先進,以收拋磚引玉之效也。以上所擧,大部爲名詞,及少數形容詞,如髒、很等。皆像日常用語所常見者,此外,在我們的土話中,也有用字或用詞極斯文的一面,例如...

  • 文章家郷話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12期  作者:段景暉 出版时间:1970-12-01
    关键字: 家乡话 歇后语 字义

    我的家鄕是河南封邱,在黃河北岸六十里,屬中原地區,民風樸厚,所說的話雖較爲生硬,但由於土生土長,聽起來很爲順耳,隨軍來台以後,每在同鄕家中小聚,酒酣耳熱之際,以家鄕話相談,雖土腔土調,但聽來倍覺親切,再揷以家鄕之「歇後語」相互哈哈大笑,外人則難知其奧秘。我鄕的話雖音土但字義則不土,茲略談幾則以博一粲:一、「遊遊」遊玩,閑逛,也就是北平語「蹓灣兒」,台灣話「踢拖」之意。二、「潑」(音ㄆㄜ),問小孩乖或壯的意思,但如小孩躺在地上調皮打滚兒則呌「撒潑」。三、「...

  • 文章安陽土話趣談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9期  作者:黃自明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安阳土话 家乡话 乡音

    如果用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來形容時間的快速,也未免太通俗了。但是,在實際的感覺上,應是時間如電流一樣。不是嗎!冬去春來、日月輪轉、日復一日、月復一月、年復一年、屈指算來我到台灣已五十三年了。深夜夢迴,童年往事歷歷在目,如家鄕一草一木,記憶猶新。幼年時的同學玩伴,也甚是懷念。尤其是聽到家鄕土語,倍感親切。說起來安陽沒有太多土話,衹是在講話當中,偶然夾雜著幾句外人聽不懂的言語。不像什麼廣東話,台灣話,不是本地人根本就聽不懂。談起安陽土話,因離鄕已久,在台灣所...

  • 文章老年人懷舊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1期  作者:李靜月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老年人怀旧 家乡父老 家乡儿歌 书信往来

    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那时是战乱,现在太平时候,男孩也不知道孝顺父母,眞是悲哀。但有些儿歌,倒还记得,写出来让大家乐一乐:1明月亮,明晃晃,开开后门洗衣裳,洗的净,浆的白,寻个女婿不成才。2张张锣,扯扯锯,姥姥门前唱台戏,请闺女,叫女婿,小外甥也要去,一股麻糖哄回去。3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叫姐姐抱猫来,嚄哩哗喇爬下来;4猪毛英,黑咕咚,俺去姥姥家住一冬

  • 文章家譜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5卷 第1期  作者:武忠森 出版时间:2013-01-01
    关键字: 家谱 诗歌 亲人 家乡 逃难 思亲

    太行山麓坡底下,有個農莊西爐村。祖由山西移居來,從此落戶勤耕耘。俺爺名諱王吉祥,俺奶係出楊氏門。爺爺奶奶生我父,命名日新字盤銘。我爺我奶帶父大,送入私塾讀經文。父長初娶郭氏女,頭生我姊嶺梅名。郭母體弱先去世,我母乃是續絃人。家母閨諱名拾的,原是觀臺吳名門。慈母首生我河海,襁褓之中遇戰爭。先是逃難到山西,以後又逃安陽城。連邊兵荒馬亂禍,河海焉有讀書心。為求一飽從軍去,俺娘心疼淚紛紛。安陽戰亂居不易,倉促逃往鄭州城。賃得片瓦避風雨,三餐難繼苦受盡。我妹林芝巾...

  • 文章家鄕味 開封的熟梨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2期  作者:令公 出版时间:1982-02-28
    关键字: 开封 熟梨 往事追忆 家乡小吃

    河南開封並不是產梨之地,開封的梨子,都是從外埠運來的。好的梨子,在水果攤上零售;較比不利口的或看着不順眼的,便由小販們煑熟後,挑着沿街叫賣。梨子煑熟後,一個個擺放到一頭有火爐的挑子上。爐子上,架一口鐵鍋,鍋裏有煑梨時的原湯——應該說是「原汁」——黏糊糊的稠漿,再加上白糖。放在鍋裏的熟梨,一半露出湯面,一面泡在原湯裏,爐子裏的火熊熊的燃燒着,鍋裏的湯也越煑越稠,越稠越黏糊,黏糊到「噗㗳!噗㗳……」地直冒泡。熟梨也早由黃澄澄的金黃色,變成赭紅的猪肝色;再加上...

共48条记录 1/5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