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名胜共返回2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記舊遊、憶開封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1卷 第3期  作者:原景輝 出版时间:1999-07-01
    关键字: 开封名胜 开封旧游 名胜古迹

    赵倜作督军时代,最后一次为三十五年抗战胜利还都后,返乡省亲过此,其间以第二次因就学有三年多,全部时间,约有四年之久,那里可称我的第二故乡,很多地方,都留有我的足迹,现在虽时隔好几十年,而记忆犹新,兹将当年所游过的古迹名胜,择其重要者,追忆记述如次:(一)龙亭(庭)龙亭:庭,在开封城内北部,位于市区与里城中间,为北宋时大内,被某次黄河决堤冲毁。我第一次到那里后,由王炳勋表兄引导,随先母和胞兄前去游览,记得当时乘东洋东经午朝门北进,循一狭长甬道,两傍湖水掩映,遍

  • 文章中原未復懷汴州(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4卷 第9期  作者:呂佛庭 出版时间:1982-09-30
    关键字: 开封 汴州 名胜古迹 城市布局

    河南省會開封,在戰國時爲魏國都,叫大梁.孟子曾在這裏與梁惠王論政。秦時爲三川郡地。漢置陳留郡。北周改州叫汴州。所以宋人詩有:「莫把杭州作汴州」句。唐五代梁建爲東都,升爲開封府。歷晉、漢、周,都以汴州爲首都。趙匡胤滅周是爲大宋,仍都汴州,又稱東京。金人滅宋,遷都於汴,初叫汴京,後改稱南京。明初建爲北京,未久仍稱開封府。前淸與民國,都以開封爲河南省會。從歷史上看來,開封曾經建爲魏、梁、晉、漢、周、北宋及金朝七代的首都,北宋一百六十七年的開封,是我國政治、經濟...

  • 文章探親記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5卷 第1期  作者:原景輝 出版时间:2013-01-01
    关键字: 探亲 记游 久别重逢 游览名胜古迹 追思怀念

    到过大陆十多都市,觉得以此市最为新进。二、游览古迹名胜:(一)沙湖泛舟:沙湖在银川市北,约四十公里,为人工湖,海拔一千一百公尺,面积广大,积水很深,为大西北所仅有,北岸竖立巨石一方,上刻「沙湖」大字,字高半米,为江泽民所书,甚有功力;连日车游,风尘仆仆,今得水边纳凉,心情一爽,近观湖光,远眺山色,胸内一新,遂买舟一游,清风徐来,水波不兴,闭目养神,怡然自得,兴犹未尽,遂舍舟登彼岸续游,游人如织,几无立足,正徘徊间,忽见骆驼一群,缓蹄前来供人游骑,远望天际,黄沙滚滚,如

  • 文章追憶亡友呉協唐代表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5期  作者:賈星源 出版时间:1974-05-25
    关键字: 吴协唐 悼词 人物追忆 名胜古迹

    掌故,莫不逸兴遄飞,心会神往;间或谈及时人描写洛阳龙门,孔子入周问礼处,白马寺,关林,金谷园等胜地,刋载于报章杂志者,率多杜撰胡诌,不禁有历史名胜失眞之叹,并深慨洛阳近三百年来人才凋零,又有谁为之纠正欤?似此一讹传讹,不知伊于胡底。走笔至此,曷胜浩叹!协唐服务军政界有年,对党国之勋业贡献,有其专传可读,故不赘述,最可悲者,六月廿九日下午一时与余尙通电话,入夜竟而溘然长逝,昊天不吊,至于此极,缅怀往事,不觉有人天永隔之痛,鸣呼!哀哉!

  • 文章懷吾故郷——西華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5期  作者:白鶴亭 出版时间:1974-05-25
    关键字: 西华县 风景名胜 历史故事 思乡

    吾邑河南省西華縣,又稱箕城;淸屬陳州,現隸第七行政專員區。東鄰淮陽縣,南毗商水縣,西壤郾城縣、臨潁縣,北接鄢陵縣、扶溝縣、太康縣;位於中原黃淮平原上,擧目四望,平沙無垠,極目千里,無山無丘;土地肥沃,物阜民康;民性善良,勤勞純樸。西華雖係小邑,尙有古蹟數處,頗貝歷史價値,待來日大陸重光,歡迎 大家駕臨憑吊、硏究、觀光,茲介紹於下:一、女媧城——位於縣城西北約二十華里紅花集村附近。相傳女媧氏鍊五色石補天,曾居於此。二、殷高宗武丁墓——位於城北約二十華里,墓...

  • 文章中嶽廟與三闕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5期  作者:楊祥麟 出版时间:1974-05-25
    关键字: 中岳庙 三阙拓本 三石阙 名胜古迹

    中嶽嵩山在河南省登封縣境內,距縣城有八里,亦是在太室南麓黃蓋峰下,有一最有名的一座建築物就是「中嶽廟」,始建於漢代之安帝元初五年,歷代均加以修葺整建,現有的樑柱石礎,都是宋代的遺物,廟之四週遍植松栢,樹齡多在千百年以上,遠望有如一片綠海。在極盛時代,其宏偉雄壯,不亞於帝王宮殿,被形容爲「飛甍映日,傑閣連雲。」中嶽廟的廟門有如城闕,中有商樓,名謂:天中閣;再進曰:崇聖門,大殿莊嚴宏偉,兩側有風、雲、雷、雨四殿,左右廡祀八十四司,在大殿的東南面有宋代鑄造的四...

  • 文章萬能脚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5期  作者:李梅 出版时间:1974-05-25
    关键字: 万能脚 开封 名胜古迹 用脚表演

    在開封住過的人,都知道相國寺,相國寺和北平的天橋、天津的三不管、南京的夫子廟、上海的城隍廟差不多,在臺北要找個像相國寺這麽個地方還眞沒有,就拿有名的夜市龍山寺來比,也不啻有天壤之別哩!相國寺裏面五花八門,吃的、喝的、聽的、看的、說書的、唱戯的、賣膏藥的、拉洋片的,不管白天黑夜,始終攘攘,那個熱鬧勁兒,眞和趕廟會的一樣。民國二十五、六年間,相國寺裏有一個新奇的玩藝兒,那便是一個不聞其名,但知其藝的「萬能脚」。萬能脚是一個沒有雙臂的畸形人,因爲沒有雙臂,所以...

  • 文章最難忘是故鄕情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3期  作者:安國鈞 出版时间:1986-03-30
    关键字: 风景名胜 诗词 同乡聚会 思乡 地图

    「相國寺」、「禹王台」、「龍亭」前的「潘家湖」「楊家湖」、鼓樓上的兩塊匾「無遠弗屆」「聲震天中」。打油詩:「朝遊相國寺,暮遊禹王台,今年考不取,明年我再來。」湖光塔影,沙城風貌……最難忘是故鄕情—開封。那年那月,在狂風暴雨中,愴惶的離開了這座古城,落葉風捲,漂流到寶島,三十多年了,不堪囘首,老邁龍鍾已是白髮蒼蒼。讀陶淵明詩句「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不禁感慨係之矣。今(七十四)年四月我杞縣同鄕多位,在台北會賓樓餐聚,我答應下不久...

  • 文章洛陽故鄕潘寨鎭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4期  作者:史梅岑 出版时间:1986-04-30
    关键字: 地理位置 风景名胜 洛阳牡丹 思乡

    洛陽故鄕的潘寨鎭,位于洛城東南十五華里之夾河中心。爲該地區一大市鎭。住戶五百餘家,人口約三千人。爲洛陽東南路直通偃師縣必經之孔道。所謂夾河者,因該鎭位于伊洛兩河之間、北臨河面寬廣的洛河。鎭南八里左右,即爲由龍門東下之伊河。由該鎭沿大路東行,計廿五華里,爲毗鄰偃師縣之翟鎭。再東臨偃鞏交界處,係伊洛兩河交會之處,俗稱兩河尾。兩河會流,再東經鞏縣注入黃河。洛陽全境自民國以後,分設九區管理行政事務。區名以易經中的八卦,即乾、坎、良、震、巽、離、坤、兌等八個字命名...

  • 文章輝縣百泉記勝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12期  作者:儒公 出版时间:1974-12-25
    关键字: 辉县百泉 名胜古迹 教育实验区

    遍地淙淙鸣泉,得同蟹眼松风,昼夜喷沸,烟波迷濛,汇为一池泓水,方可数百亩,淸澈见底,游鱼跳跃,金光万点,蔚为奇观。百泉为天然美与人工雕凿综合交织而成的杰作,名胜古蹟,足供三日游。其在湖中者有涌金亭、喷玉亭、湖心亭、放鱼亭、水流云在亭、淸晖阁、飞虹桥等。在山上看有振衣亭、御碑亭、孙登啸台、饿夫墓、孔子庙、周程三夫子祠、共姜祠、吕祖阁、关公庙、耶律文正公祠、衞源庙、安乐窝等。在湖之东西两侧者有百泉书院、邵夫子祠、孙征君祠、静乐园、白露园等。宋儒邵康节先生曾在

共29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