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元宵节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燈盞兒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4期  作者:景暉 出版时间:1980-04-25
    关键字: 封丘县 灯盏儿 元宵节 童趣

    看到台北龍山寺擧行花燈比賽的廣告,使我想起故鄕的燈盞兒。我的故鄕是河南省黃河北岸的封邱縣,民風節儉樸實,沃野千里,過年後一眨眼就是燈節兒,(正月十五)白天,大姑娘及老奶奶帶着小孫兒都坐着手推的獨輪車「上縣」(去縣)去趕會看「揹閣」「抬閣」和「旱船」。燈節兒自家紮的紙花燈幷不多,但燈盞兒却家家戶戶都要點,而且點燈盞兒多是小孩兒充任又喜愛的事兒。燈盞兒是用高梁麵作的,用手揑成碗形的凹兒,或雞鴨等形狀,用燈草醮香油點燃,家裏無論厨房,磨房,(磨麵房)草屋,槽上...

  • 文章新春元宵憶中州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0卷 第2期  作者:夏兆瑞 出版时间:1978-02-25
    关键字: 河南风俗 元宵节 擂社艺术

    新春元宵忆中州我国旧有时序,阴历正月初一(元旦)过年,十五日为上元,上元之夜为元宵节,由夏代颁行,至今已有四千余年的悠久历史。民国改用阳历,以阴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民国十九年定阳历一月十五日为上元,十五夜为上元夜。但习俗久远,农村社会人们的心中仍无法忘怀。每年到了正月初一十五,总要沿俗隆重热閙的纪念一番,连东南亚各邻邦与海外各地华侨,亦不能免俗,都要热烈的过这两个大节,尤以元宵节最为热閙。要说新年初一为过年热度升高的开端;那麽元宵节要算是过年热閙最高峰

  • 文章夏曆與過年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24期  作者:賈星源 出版时间:1980-01-03
    关键字: 孔子 元宵节 腊八粥 祭灶节 夏历

    祭祖,是追念祖先,发扬孝思,民德归厚,舍此莫由。过年止于正月十五日的元宵节。又名灯节。是夜处处燃灯,大放光明,金吾不禁,普天同庆。正象征着朗朗乾坤,天下太平。由这些过年生活节目中,潜移默化出来的国民,自会安分守己,去恶除非,整齐淸洁,减少疫疠,爱家庭,敬祖先,明伦常,亲九族,身心两健,豁达大度,喜好和平,直向世界大同而迈进。我们政府明乎此,所以一面适应国际之所需,使用西历。一面为保存固有的生活敎育,特颁明令,改过夏历年为「春节」。法良意美,并行不悖。试看

  • 文章安陽家鄉雜談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9期  作者:高恆信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元宵节 清明节 寒食节 端午节 踏青活动

    放爆竹。据说很久以前有一种害人的鬼怪,最怕辟辟剥剥的响声,人们就烧竹子来吓唬它,后来有了火药,燃放鞭炮代替了烧竹子,但名字仍称为爆竹。四是吃年糕和饺子(南方吃汤圆),年糕是取其谐音,一年更比一年高的意思。饺子和汤圆大槪是阖家团圆的意思。五是放生,这是作善事。六是藏扫帚,这是避免称心如意之事跑掉。七是互相拜年,祝福问好,并且还要依次到亲戚家拜年。另外还有高跷,旱船等不同的各种娱乐活动。二、元宵节元宵节又叫上元节。按照我国的习惯,每年把农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

  • 文章鑄鐘街的昔年陳事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2期  作者:喬珮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铸钟街 教会中学 历史演变 元宵节 焰火表演

    要问他们用何方法去向世人宣导,除了童叟无欺货眞价实之外,唯一的方法,还归功于一年一度元宵节夜晚的焰火表演,致于情况如何?可以用西洋人办嘉年华会来比喻,人们赞美之声直上云霄,令人「叹为观止」,笔者回忆年少,曾有多次亲临其境。往事虽久,记忆犹新。特予简述如下:每年元宵节的深夜,安阳北城的城墙东段,向来挤满人潮,我每逢这天晚上,留居北马道外婆家,这里爬上城坡,不到十分钟就可以到达城墙上,那时我和外婆,妗子、表兄、表姐等,都要提前用过晚餐,快速登城寻找理想的位置

  • 文章憶兒時到古稀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3期  作者:劉治發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安阳桥 太平洋战争 家属资料 元宵节 徐蚌会战

    元宵节去安阳桥赶会外,并不知鄕下麦子如何成长,及粮食如何收割?吃的三餐眞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从小喜欢早上的麻糖(油条),形盖,焦叶,米面茶,晚上的豆沫,半响的油茶,血糕,绿豆丸子,只知吃的好,不知赚钱苦。稍长在彰德中学读书住校,在校每日三餐包伙,吃的油饼,糊辣汤,粉浆饭,非常可口,校长杨紫瑞号振东,清晨在操场和学生升旗早操训话,英文老师刘心如河北唐山人,教学认眞,后由黄伯英老师续教英文,打定英语基础,二十六年刚毕业,日军掀起七七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