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书信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給河南老家姪孫女的一封信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72期  作者:張有志 出版时间:1991-10-03
    关键字: 河南 书信 修碑 欠债

    這封信是余內人在我住醫院期間,回我大陸老家姪孫女的一封信,其內容充份説明他們一切向錢看的心態,爭取要錢,令人感覺無限遺憾!特將此信原稿抄錄於后,以供鄉親友好們之參考。小玲我們所寶愛的孫女:妳給我們的信收到了,妳已能替妳爸寫信證明妳已長大了,我們非常高興。但是當讀到妳信上説:「近年來因蓋房子的貸款一直還不清,來家要帳的人成羣,使我非常驚訝!這是什麼原因呢?據我所知,近幾年來,我們間接直接給妳爸的錢,少説應在一萬三千八百元人民幣,這不是一個小數目,妳爸如能正...

  • 文章大陸來鴻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10期  作者:蘇瞻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书信往来 家常书信 同乡会 黄埔军校 资助学生

    其一冠英吾弟:接奉 大札及《鄢陵雜誌》第九期,瞬已數月,葉落歸根,忙於整飾陋室,致疏敬復,幸請原諒!三月中,勵齋弟於雪梨函示,住其姑娘別墅,風景優美,怡然自得,但該地已屆深秋,擬於四月中返台。還計劃五月間,攜同聿修伉儷往貴陽,探望令弟鈞修闔府,未悉成行否?勵齋弟還告知:「冠英兄在台北仍然很忙,豫劇第一小生王希玲和豫劇皇后王海玲合演家鄉戲,盛況空前。同鄉會春節聚餐還邀請她們參加並頒發獎牌,這些都是冠英兄負責照料。」吾弟牽線搭橋,姐妹同台公演,一飾才子,二演...

  • 文章重建老子故里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74期  作者:編輯部 出版时间:1992-04-03
    关键字: 同乡 中国鹿邑老子学会 重建 老子故里 书信 捐助

    頃接同鄉劉慶文先生來函,略謂:閲貴刊八十一年元月三日出版之『河南同鄉』,其中高安澤先生大作「河南古代賢人㈠」一文,謂老子爲淮陽縣人,據河南鹿邑縣縣誌載老子爲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即今河南省鹿邑縣太清宮鎭,縣内有老君臺、太清宮,及其他有關老子之遺蹟,並且現正由該縣老子學會發起重建老子故里募款運動,隨函並寄來『中國鹿邑老子學會重建老子故里致海内外人士信』乙件,請爲轉載」。茲將該信轉載於后,亦望國人同鄉爲弘揚中華文化,表彰鄉賢偉大思想及事蹟,熱烈響應,如有詢問...

  • 文章大陸來鴻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2期  作者:編輯委員會 出版时间:2006-01-01
    关键字: 书信往来 海峡两岸 中医成绩单 故乡发展

    一、來自家鄉的聲音王宜忠㈠外生郭運明寫給筆者的短函親愛的宜忠舅舅及家人好:來信及照片收閱,我娘郭王林芝(筆者的胞妹)為從禹表弟中醫師特考(考試成績單結果影印本)之分數也深感婉惜,一再重申要從禹來年再考,她老人家還說姜子牙八十遇文王,可能是大器晚成吧!再者我給從禹的一封信,望轉之。家中一切如常,勿掛念,祝全家人平安。外生:郭運明2005、11、29㈡表哥郭運明寫給表弟王從禹的信件從禹表弟:見信好!你我雖然未謀面,但千山萬水總市隔不斷濃濃的親情。舅父來信說你今年的中...

  • 文章亲友书信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7期  作者:編輯委員會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亲友书信 家乡生活 篆刻作品

    一、大陸來鴻——來自家鄕的聲音堂弟台鑒:捧讀來函再三,感到涉及面甚廣,問題也較多,由於彼此所處環境不同,尙難敞懷交談,實感惆悵。現就一般問題,談點我的看法:一、我們這代人,生於戰亂之世,處在國家民族危急存亡之秋,吾輩青年學子,責無旁貸地投筆從戎,義無反顧,獻身於抗日救國運動,個人一切均置之度外。壯年處於和平建設年代,全身全心服務於社會,盡心盡力,貢獻國家,不謀私利,也沒有財富積蓄,現在老了,退了下來,只能靠微薄收入餬口,希能安渡餘年。下去的年輕人,生於安...

  • 文章老年人懷舊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21期  作者:李靜月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老年人怀旧 家乡父老 家乡儿歌 书信往来

    姥姥瞧见怪喜欢,妗母瞧见瞅两眼。妗母,妗母你别瞅,扁豆开花俺就走。一走走到庙后头,庙后头有个大黄狗,不咬屁股就咬手。5天上下雨淅哩哗啦,小俩口打架劈哩叭啦。老友们来往书信,或见面笑谈,说些快乐童年,也可延年益寿,何不乐哉!

  • 文章情思寄往同齡人——寫給台灣的中學生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6期  作者:牛歌華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书信 人生感怀 屈原 尚书 春秋 四大发明 中秋佳节 共建美好家园

    親愛的日夜想念的兄妹同胞:一位不曾相識却又是多麼熟悉的大陸中學生,在這仲秋之夜,在這燈光如雪的教室裡,在海峽彼岸的中州提起了筆,傾吐出一縷縷情絲。多麼遺憾,一水相隔,如隔天涯,多麼渴望,我們能通過那海峽的彌霧交融我們那顆熾烈的青春的心。親愛的同胞;我多麼想知道,當五千年前,炎黃就在這塊國土上勞作;當四千多年前,夏啓就在這塊古土上建立了國家,我們是否共同自豪于祖國五千年的文明?當孔丘在編寫《尙書》、《春秋》,當司馬遷在揚筆奮書《史記》,我們是否共同自豪于祖...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