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两岸文化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展出的话)文化交流、洋溢鄕情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76期  作者:盧博文 出版时间:1992-08-03
    关键字: 河南两岸同乡书画联展 文化交流 中原文化 两岸同乡 参展作品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录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诗—文化交流是合作的起步文化交流,是当前海峡两岸所极力推动且倍受重视的活动重心,具对因暌隔四十余年所产生两岸同胞的疏离感,起著迅速缝合与拉近的作用,已是有目共睹,且已获得普遍的肯定。并且将逐渐由交流而迈向合作。如最近中央硏究院院长吴大猷先生前往大陆参加科技会议,接着大陆六位杰出科学家的应邀来台访问,就逐渐透露出两岸文化科技方面将迈向合作的端倪。此外由电影演艺人

  • 文章民國百年獻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5卷 第3期  作者:安國鈞 出版时间:2013-07-01
    关键字: 民国百年 甲骨文 两岸文化交流 献言 回报桑梓

    民族情感,化干戈为玉帛,自然融合团结,为国家统一孕育出幼苗,大有可能达成生命共同体。本人在此响应文化部龙应台的构想,请求大陆方面配合所推动的两岸文化交流前瞻论坛,由河南官方发起邀请返乡文教活动,个人愿在有生之年,将数十年的甲骨文研究心血,与召募同好艺术所得成品,以资回馈乡亲,选择适当场地,举办开放后首次展览,扩大宣扬这项学术上的意义与价值,献给乡亲们观赏参考。

  • 文章两岸同鄕如何因应未来文化交流的发展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74期  作者:盧博文 出版时间:1992-04-03
    关键字: 文化交流 两岸 乡情 艺文活动 交流组织 活动构想

    凝聚乡情 巩固团结「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我们在海峡两岸睽隔四十多年中,能够给我们在亲情与精神上最大安慰的,莫过于同乡,而同乡会就是凝聚乡情,巩固团结的唯一团体。中国文化以伦理道德为中心,数千年来,乡土观念,牢不可破,一旦,当我们离乡背井,漂泊异乡,而在与家人亲友相聚遥遥无期的寂寞岁月中,能与同乡共聚一堂,话旧谈往,切磋硏磨,立刻就会为我们带来无限的温暖与安慰。尤其是,当遇到儿时的同窗好友,曩日的工作伙伴,甚至于自己家人的远亲近邻,同学同事

  • 文章文化交流)河南两岸同乡书画联展经过纪实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78期  作者:盧博文 出版时间:1993-04-03
    关键字: 河南 书画联展 黄河文化特区 海峡两岸

    距同乡会最近,搬运管理照料均便。即此,还是由于萧纪书乡长的关系,才能定下此一档期。开幕当天,由艺文会长吕佛庭,同乡会理事长庞靖宇、中原文献社董事长韦德懋、河大校友会会长,同乡大老于鎭洲、国大代表宋子芳及华视总经理张家骧诸先生共同剪彩,中央社工会副主任张正中先生等均代表来宾致词,盛赞同乡会对推动艺文活动及两岸文化交流的贡献。展出期间,甚得观众好评。尤其河南同乡,纷纷打电话到同乡会,表达热烈支持同乡会多举办此类有益社会活动的意愿,使我们感到莫大的安慰,也使我们

  • 文章(活動報導)千山萬水結伴行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2期  作者:盧博文 出版时间:1996-10-03
    关键字: 艺文活动委员会 翰园碑林 文化 海峡两岸

    本会艺文活动委员会组团返鄕,举办书画展览文化交流的过程,本刊上期已扼要报导,不再多赘。兹就活动情形与见闻所及,撮要叙述,以纪其事。坚持理念 身体力行海峡两岸开放交流,以文化为开端,亦以文化为主导,江八点、李六条,不约而同,不仅有此共识,也代表有此需要。不仅说明了这是两岸迈向统一必经的过程,同时更说明了两岸有同一文化的背景,也都认同了此一文化背景的价値与重要性。这便是笔者三次组团返鄕,作文化交流活动的基本动机与理念。因为所谓文化,即包括生活方式与意识型态

  • 文章(藝文論述)傳統與創造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76期  作者:呂佛庭 出版时间:1992-08-03
    关键字: 中国绘画 中外文化交流 河南两岸同乡书画联展筹备委员会 传统文化 广告业

    作基石以求变创新。传统如同自己的父母,断没有儿女以貌像他的父母为耻的。如儿女的面貌完全不像父母,那必然是从别家抱来的孩子,则血统就有问题了。要为中国画求发展,就必须先学古人和前人的方法,并且还须多看名画,多临名画,分析、硏究中国画的性质特点、思想、时代生活,以及与西洋画的异同之点。决不能抱残守阙,故步自封。中国文化之发展,自汉代至唐代,由于中西文化之交流,即不断吸纳域外的文化,绘画、雕塑方面,尤其受印度、波斯艺术之影响为更大。由于我们的祖先接受域外文化

  • 文章(藝文論述)中嶽風景美如畫·江山代有才人出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76期  作者:彭全德 出版时间:1992-08-03
    关键字: 书画名家百人作品联展 两岸文化交流 艺文书画 联络乡情

    河南乡亲促进两岸文化交流 举办书画名家百人作品联展「嵩山无墨千秋画,洛水为絃万古琴。」所谓中原华夏,乃今河南中州之地,西起洛潼,东含郑汴,北连黄河,南临江汉,幅员广阔,物产丰隆。嵩岳自古即为名山,太室浑沦端整,少室雄奇工巧,其峰如立、如坐、如蹲、如踞,平如台、耸如栖、尖如蕾撮,散如花放。其岭如苍龙之偃卧,如青蟒之蜿蜒,如立龟之吸水,如渴骊之奔泉。凌嶒参差,层峦叠峻,俏丽似舞,凌云若飞,十步异形,百步殊态。其水为瀑或掣为一道,长如匹练,或淞洛千行,散如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