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童年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故鄉固始之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3卷 第3期  作者:絮清 出版时间:2001-07-01
    关键字: 民间艺术 杂耍 猴戏 童年往事

    辰、把戲(一)馬戲團:每年秋後春初,或逢會期,泉河舖西河灣一片平沙,羅集市郊的休耕農地,總會來幾次有規模的馬戲團,咱們叫作「跑馬賣解(ㄐ一ㄞ丶)的」或「大把戲」(對小兒暱稱「小把戲」,戲也讀若式),豎起幡桿,圍上布幃,正式賣票營業,演出馬術與罕見動物表演,武術功夫及走鋼索,空中飛人等,兒童頑皮,爬上樹頭,屋脊遙看漂白戲,但「大卸八塊」等魔術,似乎不願被人在高處識破其伎倆,也怕看至驚心動魄處失足墜地發生意外,故常假口可以法術傷害人身恫嚇無票觀眾,鄉下人還信...

  • 文章閒話中原民俗玩藝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0卷 第6期  作者:徐哲甫 出版时间:1988-06-30
    关键字: 中原民俗 童年游戏 民间玩艺

    我们因为早生了七十年,尤其是生长在河南故鄕的农家子弟,所谓「儿童玩具」,小时候眞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那有现在孩子们这样幸福,要什么有什么,玩什么有什么。因之我们当时只有就地取材,自制道具,弄些不花钱的玩艺,来娱乐自己,虽然如此,我们还是非常的快乐,度过了无忧无虑,温馨无比的童年。为了便于说明,让我把六十多年前中原地方故鄕孩子们游戏玩乐的一些玩艺,分类刻举,忆述如次:打踢毛蛋健身活动一、打毛蛋打毛蛋跟现在儿童们拍皮球一样,不过当时鄕间很少有皮球,而是用

  • 文章放學遇仙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9卷 第1期  作者:蔣雅玲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神仙故事 童年回忆 趣闻

    神仙之事是很難說的,而命運之事更是不可捉摸,但這兩件事在我幼小的時候,卻都親身證驗,至今半世紀之後,仍歷歷在目,一一成爲事實。記得在我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大約是暑假將近的夏天,下午四點放學回家,幾個同學一路說笑奔跳,趕著回家,就在半路上,迎面來了一個中年婦人,穿白底藍色小花洋裝,白色亮麗高跟皮鞋,頭髮梳的整整齊齊,也不知來自何方。用客語跟我招手說:「阿妹過來,讓我看看。」我見到陌生人,有點害羞,遲未近前,她又說:「來,讓我看看!」因爲對方很和氣的樣子,我對...

  • 文章昨夜夢迴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4卷 第3期  作者:大陽 出版时间:2012-07-01
    关键字: 童年 求学 栗河 凭心道 中学时代

    从前年轻的时候,常见人们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回忆过去,觉得无聊之至!但又听人们说,老年人喜欢回忆。直到十几年前,一位同乡长者,也是学者、教育家张子静先生还在世时,我去看他,那时他已近八十岁了,眼睛已经近视得离开眼镜就形如盲人,因为他与我父亲常相交往,以此故旧关系,见我视为晚辈,每次见面常与我谈些童年往事。他说年纪大了,丢东忘西,头脑不管用,可是,小时候在河沟里摸鱼,跟小孩们一起玩,一点一滴的小事,记得清清楚楚。而且一遍一遍的回想着,这就是老了?如今

  • 文章漫談安陽二、三事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8期  作者:黃自明 出版时间:2002-01-01
    关键字: 童年往事 传统习俗 年俗 街头肩挑

    的回忆吧。总而言之,故鄕—安阳,是我生长的的地方,对童年往事记忆犹新,永远不会忘记。家鄕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留有我深刻的印象。对风俗民情,传统习惯也非常怀念,对家鄕的热爱不减当年。历史上对故鄕向往的诗,词、文章何止千万。例如:「游子吟」「……低头思故鄕。」「锦衣荣归。」「告老还鄕。」「少小离家老大回……。」等,这都是说明对家鄕割不断的感情。在台的家鄕人,虽有回去居住者,有在台定居者,也有迁居国外者,无论是叶落归根,叶落生根,或者叶落漂漂,但是;对故鄕的爱戴

  • 文章博望散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0卷 第4期  作者:武建華 向克 張紅陽  出版时间:1998-10-01
    关键字: 博望 童年往事 历史沿革 家乡小吃 今昔发展

    了劲,扛着天似的,向人类昭示生存抗争的不屈不挠。据当地人讲这棵古柘刺是诸葛亮火烧博望屯时唯一幸存到今天的一棵树,我信。站在树下,让人心中生出几分凄凉,但更多的是令人感到悲壮,大汉风骨,忠贞不屈,至今仍为博望人的遗风,宁可玉碎,不为瓦全。到博望,还可大饱口福。中州名吃—博望锅盔,可以称得上是天下一怪,圆形,中部凸起,大如锅盖,每个厚约2寸,直径二尺,重四五斤。通身白色,且硬,敲之澎澎,如石如铁,好像生面晒乾,放在橱内,不干、不霉、不烂。博望锅盔用料简单,面粉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