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轶事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武則天與野饃店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7卷 第1期  作者:李延中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武则天 野馍店 传闻轶事

    相傳唐朝年間,武媚娘整天夢寐當女皇。後來,經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和精心策劃,終于實現了夢寐以求的奢望—唐朝女皇帝。自從武則天當上皇帝以後,又一心想到全國各地遊山玩水,轉換一下整天悶在宮裡殿上的煩悶心情。第二年的陽春三月某一天,武則天召集文武大臣議事。詢問眾臣應先去何方查看才好?眾大臣雖然口裡沒說,卻都心明如鏡。四處詢訪查看是假,遊山玩水是真。如果哪位大臣能揣摸透女皇的心思,且博得她的歡心,說不定會得到賞賜,甚至加官晉爵。何樂而不為呢?許多善于拍馬屁的大臣都巴...

  • 文章國色天香話牡丹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7卷 第1期  作者:戚宜君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牡丹 国花 牡丹传说 趣闻轶事

    「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竟誇人間無雙艷,獨立人間第一香」。是牡丹的眞實寫照。牡丹花朶碩大,色利艷麗,有紅、黃、白、紫、粉、藍和罕見的綠、黑等八種顏色;谷雨前後開花,千株萬朶,爭奇鬥艷,咸稱之爲「富貴花」,又有「百兩金」,「木芍藥」、「洛陽紅」等名稱,更有「花王」的雅號。若以牡丹之「氣韻」而論,華貴堂皇,無與倫比,被稱爲「富貴花」並可當之無愧。倘以「氣勢」來看,艷冠群芳,名滿天下,被譽爲「花中之王」堪稱實至名歸。然而就其「氣質」與「氣節」上著眼,可圈...

  • 文章天子也要讓路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1卷 第1期  作者:李原白 出版时间:1989-01-01
    关键字: 宋仁宗 传闻轶事 石延年

    相傳石曼卿曾醉倒在殿側,擋了皇帝的路,而仁宗竟也帶笑繞道而去,不願驚動這位酒仙……

  • 文章鞏縣縣議會議長張和壎先生軼聞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9期  作者:王燦藜 出版时间:1980-09-25
    关键字: 人物轶事 往事回忆 张和埙

    先生爲兩河名孝廉。博極載籍,跌宕文史。性和易肫摯,談古今治亂事,娓娓不倦。剛勁有爲,不畏強禦,故所至有政聲。與吾縣王孝廉林槐三,田孝廉春同荔軒,(癸夘同科)陳明經嘉桓肇卿(日本宏文學院前後同學)等,均詩文之交。先生鞏縣寺灣人。二世祖恩者,元初令於鞏,遂家焉。嗣後,歷居台衡,累入賢賢,與元代相終始。傳五百年不替,於中原最爲望族。先生光緖祭卯科擧於鄕,卒業於日本早稻田宏文學院師範科。歸國後,歷任河南優級師範學校及吳淞中國公學校長。從游者,率博學力行之士,後多...

  • 文章「彰德中學」的趣事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8期  作者:王宜忠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彰德中学 求学回忆 同窗轶事

    暢讀安陽文獻,恭悉各位鄕親學長,對於彰中母校那些頗堪回味無窮的枝節往事掌故,報導得非常詳盡,使我這個在日據時代,曾經在彰中鬼混過一年多的小學弟來說,猶如重新回到彰中母校懷抱一般,久久未能或釋,愁悵神往。爰將自己聽到的,看到的,以及如今尙能夠記憶的,綴成短文,會娛鄕親,另將各位鄕親、學長沒有想到的地方以及有所遺漏之處,加以補充,故不計文字之拙劣,分三點敘述於後,如有錯誤之處,尙祈各位鄕親學長指正是盼。一、彰中有一首打油詩歌甚流傳我曾經在彰中讀初中一年甲班時...

  • 文章家鄕土語笑話故事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6期  作者:劉振生 出版时间:1990-01-01
    关键字: 家乡土语 笑话集锦 拜神轶事

    一、王世臣拜神安陽城東四里路以外,有個荼家坡,茶家坡有個土地廟,外邊五穀不生,祇有野茶葉科,是放羊的好地方,離毛家莊不遠,毛家莊有個王世臣,王世臣有個獨生子,叫王小二,王小二到茶家坡去放羊,羊在廟外吃野茶葉,他就到廟內玩耍,土地爺頭頂上,屋子上樑住着一堆小種子(麻雀),王小二就上到土地爺頭上去捉小鳥,用力過度,忍不着就放出臭屁來,土地爺一聞到臭氣,就生氣了。一掌就把他打下來,仆倒在地上。王小二當時就頭暈眼花,全身發燒,不能動了,王小二的爹娘等他回家吃飯,...

  • 文章袁世凱為何一生在安陽?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2期  作者:萬登學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袁世凯 直隶总督 历史轶事 回籍养疴

    清末,袁世凱攫取滿清王朝的軍政大權,一時權傾朝野,引起了皇室成員的恐慌,那些有見識的便想方設法要削弱袁世凱的權力。袁世凱見形勢於自己不利,便謊稱自己足上有疾,提出辭官「回籍養疴」。得到批准後,他便帶著家中僮僕等人到河南彰德洹上村隱居起來了。袁世凱本是河南項城縣袁寨人,世稱「袁項城」,他「回籍」為什麼不去項城卻去了彰德(今河南安陽)呢?當他復闢帝制失敗,一命鳴呼之後,他的屍骨也沒運回項城,而是安葬到了彰德。他為什麼有生之年不肯回鄕,連死了也不回到項城老家呢...

  • 文章北宋大文豪歐陽修不談文章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1期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欧阳修 大文豪 北宋时期 人物轶事 被贬夷陵

    歐陽修(一〇〇七—一〇七二)字永叔,廬陵人,是北宋時的文壇領袖,唐宋八大家中曾鞏是他的學生,三蘇和王安石,都受過他的拔識。尤其王安石自負學富才高,目中無人,但對歐陽修卻推崇備至。景祐三年,因同情范仲淹,忤丞相呂夷簡,同時被貶到夷陵(今湖北宜昌)作地方官。當時夷陵是一個偏僻的小縣,需要處理的案件不多,可讀的書籍很少,他無以自遣,因而取出以前的舊案卷仔細審視,發現冤枉乖錯的不計其數,於是仰天長嘆說:「以荒遠小邑耳如此,天下固推想可知。」自此,審案再也不敢輕忽...

  • 文章領導的藝術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2期  作者:劉光華 出版时间:2009-04-01
    关键字: 领导艺术 左宗棠 人物轶事 历史名人 人生哲学

    相傳清未名將左宗棠,在領軍西上途中,有一天大軍突然停止不動。左帥得知此情,大惑不解,因爲他身爲主帥,並未下達臨時休歇的命令,何以部隊不約而同,一致停了下來?他詢問隨身的幕僚,其中有人報告說,我們的官兵,大部分都是幫會分子,聽說他們的龍頭大哥要來,他們要迎接,所以都停了下來。左帥問:「幫會的龍頭有多大能耐,竟然能使千軍萬馬一致迎接?」那位幕賓說:「報告大帥,龍頭有多大本領,屬下沒有見過,據說能當上龍頭,至少要具備三個條件。」「那三個條件?」「第一是武勇當先...

  • 文章「60」對我的意義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2期  作者:李家勤 出版时间:2009-04-01
    关键字: 小品文 人生感悟 人生哲学 人物轶事

    當我寫下「六十」的時候,不禁悚然一驚!眞的已經寫了60篇了嗎?於是我翻查了一下留存的週報,可不是嗎?第一篇的題目是「明天永遠不會來」(11-06-03),內容談的是參加林啓廣弟兄在本教會由林裕淵牧師主持的「安息追思禮拜」之後的一些感想。於此讓我連想到「60」這個數字對我的諸多意義,現在分述如下:一、週報「之六十」—首先感謝兩位林牧師、諸位長執同工以及眾弟兄姐妹們,讓我能有機會在週報上發表所寫的小文,當初我之所以把它定位爲「雜談」,就是想將一些隨時隨地的所見、所聞及所...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