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老子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老子蠡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8卷 第3期  作者:韋德懋 出版时间:1996-07-01
    关键字: 老子 生平 处世之道

    韦德懋遗作一、前言司马谈曰: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瞻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釆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推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见史记太史公自序)民国四十六年十二月十日我国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在瑞典的京城斯德哥尔摩(STOCLC HOLM)领受诺贝尔奖金的典礼中,瑞典皇家科学院克莱恩教授盛赞这两位物理学家时,连带颂扬到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他说:「关于眞正的基本质点,物理学家只好依从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

  • 文章論述秦著「李耳道德經補正」的大用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66期  作者:高淑芳  出版时间:1990-04-03
    关键字: 道德经 中华文化 老子 哲学 辩证思想

    史记列传有言:「老子者,楚苦县厉鄕曲仁里人也,名耳,字聃,姓李氏。」——楚,乃是指春秋战国时代属于楚国之地。苦县就是现在河南省的鹿邑县,地在豫东平原之上,而厉鄕曲仁里在县城之东有一厉鄕沟,也就赖鄕沟,世代相传,此处即为老子出生之地。现在这一地方,姓李的人家依然较多。豫东平原本是中华民族发皇之地,古蹟斑斑,至今仍然可见。诸如淮阳县有太昊伏羲之墓,商邱县之南有黄帝之子高辛氏之墓,其近处有商汤王之墓,故称商邱。鹿邑县则有老子的古庙,庙广院深,台殿高耸,松柏苍苍

  • 文章中原文獻與中國文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5期  作者:楊一峯 出版时间:1972-05-01
    关键字: 中原文献释义 中国文化释义 二者关系 孔子 老子

    还要提出一项「献」底证据,即所谓「秉礼的耆贤」,是即道家之祖作过多年周守藏史的老子,另一人即集儒家大成,自称殷人的孔子。孔子自幼即好礼,稍长即以知礼见称于世,但他却又适周问礼于老聃;可见老子与孔子均不失为「通达礼制的耆贤」。他二人都和河南地区关系至切,他们底学说也都显然受着中原文化底影响或启示。先说老子老子为春秋时楚国苦县人,苦县故城即在今河南鹿邑县境。他底服务地点在今河南洛阳。堪说是一位道地的河南人。他底学说尙俭、(俭故能广),尙啬、(治人事天莫若啬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