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端午节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端午节的诗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7卷 第4期  作者:濟華 出版时间:2005-10-01
    关键字: 端午节 粽子 祝福 诗文

    端午节又称诗人节,我在大陆之外孙媳张瑞锋于过节时期,利用手机向亲友发出诗文祝贺,同时收到一些回贺诗文,虽然粗浅却感情深厚,值得推广,希望将来蔚为风气,促进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兹择录若干,分享乡亲与友好:一、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艾叶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端阳,处处吉祥。二、父母是天,朋友是地,有亲友可以顶天立地;亲人是风,朋友是雨,有亲友可以春风化雨。三、送个香囊,带个荷包,自做几斤粽子,托人采几枝艾叶,加上内心深处

  • 文章欢度端午节即景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67期  作者:劉子瑜 出版时间:1990-07-03
    关键字: 端午节 诗词 赛龙舟

    ㈠黃梅時節度端陽,家家可聞角黍香,寶島處處賽龍舟,人人都爲佳節忙。㈡乍雨還晴逢佳節,河邊賽舟情熱烈,天公不與龍舟便,忽風又雨不停歇。

  • 文章端節鄕俗話香包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6期  作者:王德謙 出版时间:1980-06-25
    关键字: 端午节 民俗 香包 民族意识

    每当朋友们在一块聊天,谈到我们的民俗节日时,总会问起「何以国人对端午节裕外的重视?」其实这正由于它特别具有浓郁的民族意识和传统的伦理观念,尤对加强民族精神敎育培育爱国情操,弘扬社敎等极具功能。即如其一是周末楚人怀才不遇,忧国伤时悲愤投江的屈原。其二是东汉孝女为救父投江殉身的曹娥。忠孝美德交相辉映,足为典范,至堪悼念。其三是相互关连的包粽子、赛龙舟。其四是夏令衞生保健有关的采香草、除五毒,贴馗魁像,飮黄雄酒,后项活动虽无科学引证,但寓敎于乐,则是不容置疑

  • 文章安陽市縣一年中民俗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2期  作者:李可珍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安阳桥 龙抬头 北关大会 端午节 腊八粥

    端午节),吃糖糕、果角子。六月的天儿,瓦棱儿不得干。七月十五上坟,烧纸金银纸钱。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六雪打灯。立了秋,把扇丢,手拿护板不害羞。(女人纳鞋底,看男女时,把鞋底遮住半脸)。九月九登高,很多人上城墙,走一段再下来。十月一上坟。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就是妇缝衣,白天长一根线的时间)。十二月八日吃腊八粥。(小米、红豆、黄豆、绿豆、甘藷、红萝葡、大米、山药等,一定要凑够八样)。二十三打发灶君爷上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送

  • 文章安陽家鄉雜談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9期  作者:高恆信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元宵节 清明节 寒食节 端午节 踏青活动

    农历把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淸明在春季的后半段,是每年农事的重要时刻。农谚说:「淸明前后种瓜点豆。」这时候万物反靑,春色宜人,也是春游踏靑的良机。淸明节进行扫墓祭祖活动在我国由来已久,这是因为淸明节和寒食节连在一起的缘故。寒食节相传是春秋时代晋文公为纪念他的侍臣介之推「割股」之忠孝,下令晋国在介之推不愿受封赏而被烧死的这一天,家家不准举火,只能吃点冷食。但祭祀扫墓之风却由此发端,长期流传下来。五、端午之称的由来端午节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节日,端午又叫重午或端阳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