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白居易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洛陽牡丹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10期  作者:賈星源 出版时间:1976-10-25
    关键字: 白居易 欧阳修 洛阳 牡丹

    古人云:「牡丹,花之富貴者也。」此已道出它的高華氣質;被評爲「甲天下」的洛陽牡丹,乃是中外馳名,婦孺皆知。其中有「魏紫」,是近於黑色的,「二喬」,是半紫半紅的,另有彩色品種,如「姚黃」、「胡紅」、「趙粉」、「洛陽春」、「洛陽紅」、「瑪瑙紅」、「夜光白」、「玉壺春」、「豆綠」等,不一而足。諺云:「天下有九福,洛陽爲花福。」洛陽同胞,生長於花福之中,胸懷舒暢,心神蕩漾,幸何如之,快何如之!洛陽人愛花成俗,自古已然。唐代白樂天,久居洛陽,他所寫的「牡丹芳」樂府...

  • 文章(藝文詩壇)洛陽牡丹頌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87期  作者:陳大络 出版时间:1995-07-03
    关键字: 白居易 牡丹 范成大 百花

    芍(勺)药,其花茂盛,其色艳丽;名色繁多,色泽互异。其花既可欣赏,其根又可入药。主和五脏,调料良品。上古无牡丹之名,而有芍药之称。唐以后,始以芍药,称为牡丹。在(唐)开元之中,盛产于长安。自宋代起,以洛阳为第一;在山东,以曹州为显;在四川以天彭为最。到处见国色,远近闻天香。他花皆用本名,惟独牡丹,而言其花;富有花王之誉,良有以也。李正封咏牡丹曰:「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白居易曰:「此时逢国色,何处觅天香。」范成大曰:「欲知国色天香句,须是倚栏烧烛看

  • 文章(藝文天地)先賢善詩集錦

    来源期刊:《豫聲雜誌》 第11期  作者:李匡寰  出版时间:2001-07-01
    关键字: 善诗 白居易 陆游 七绝

    一、蓉湖愚题万物伤亡总痴情,虽然虫蚁亦贪生;一般性命天生定,吩咐诸人莫看轻。二、唐·白居易谁说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三、唐·白居易·颂羊诗兽中刀枪多怒吼,鸟遭罗弋尽哀鸣。羔羊口在缘何事,闇死屠门无一声。四、唐·杜甫干戈兵革斗未休,凤凰麒麟安在哉;吾徒胡为纵此乐,暴殄天物圣所哀。五、唐·杜牧已落双雕血尙腥,鸣䳬走马又翻新;劝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六、宋·苏轼秋来霜露满东园,芦菔生儿芥有孙;我今可与同一饱,不知

  • 文章人不親土親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62期  作者:饒藴英 出版时间:1989-04-03
    关键字: 台北 河南同乡会 同乡情 诗词 白居易

    唐代白居易的诗句在中国的「诗」史上,白居易的诗在唐代算不算是第一流的?以最浅显的例子看,如淸代蘅塘处士孙洙所编的「唐诗三百首」来举证,这集「唐诗三百首」(名为三百首,实际上集有三百二十一首诗)共收集了七十七家的作品,其中杜甫的诗最多,有三十六首;其次是李白和王维,各有二十九首;再次李商隐,有二十四首;而白居易却只有五首,包括「长恨歌」和「琵琶行」在内。这虽是蘅塘处士孙洙个人之见,但大体上亦略可反映历代评论家对白诗高下的看法和评价。白居易的诗,好处

  • 文章樹老九秩壽頌集句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18期  作者:葉祖灝 出版时间:1978-07-03
    关键字: 九秩寿辰 王安石 白居易 诗词感怀

    笔下龙蛇似有神,共怜诗兴转淸新。一觞岂足为公寿?得意忘年心迹亲。陆希声 韩翊 王安石 白居易能将直道历荣班,何意陆沉黄绫间。门外碧潭春洗马,却从图书羨君闲。张籍 苏轼 韩翊 元好问寿席今年乐事新,丹靑难写是精神。三千士里文章伯,诗句能生世界春。元好问 王安石 卢纶 熊孺登怀抱何时得好开?大梁春费寳刀催。(注)[1]由来寿与仁相贯,月捧南山入寿杯。杜工部 王安石 刘克庄 罗邺[1] (注)树老河南开封籍,靑春长在、寳刀未老之意云尔。

  • 文章漫談龍門東山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卷 第12期  作者:郭子彬 出版时间:1972-12-20
    关键字: 白居易 龙门东山 香山寺 九老会 八关滩 人物轶事

    白居易以重修香山寺毕,曾题二十二韵以纪之。其诗云:「关塞龙门口,祇园鹫岭头。曾随灭刼坏,今遇胜缘修。再营新金刹,重装旧石楼。病僧皆引起,忙客亦淹留。四望穷沙界,孤标出瞻洲。地图舖洛邑,尺柱倚崧丘,两面苍苍山,中心瑟瑟流。波翻八滩雪,堰护一潭油,台殿朝弥丽,房廊夜更幽。千花高下墖,一叶往来舟;岫合云初吐,林开雾半收。静闻樵子语,远听櫂郞讴,官散殊无事,身闲甚自由。吟来携笔硏,宿去抱衾裯。霁月当窗白,凉风满箪秋。烟香封药灶,泉冷洗茶瓯。南祖心应学,西方社可投,先宜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