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洛阳牡丹共返回10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名胜古蹟)洛阳牡丹甲天下

    来源期刊:《洛陽文獻》 第1期  作者:戚宜君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两百金 国花 焦骨牡丹 洛阳牡丹 牡丹

    洛阳牡丹,花朵硕大,品种繁多,花色奇绝,艳冠群芳,名甲天下,所谓「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每当谷雨前后,千株万朵,一片花海春意之中,到处是赏花的人潮,宋代理学大家邵康节有诗云:「洛阳人惯见奇葩,桃李开花未当花;须是牡丹花盛发,满城方始乐无涯。」在短短的「花开花落二十日」内,眞个是「一城之人皆若狂」了。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北依邙山,南瞰伊阙,左凭虎牢之险,右据幽谷之隘,洛、伊、瀍、涧四水环绕,素有「九州通衢」的美称,更是一座历史上的名城,先后

  • 文章(名胜古迹)山东老乡说牡丹

    来源期刊:《洛陽文獻》 第2期  作者:韓鼎洛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洛阳牡丹 花中之王 神农本草经 魏紫 娇容三变

    众所周知『洛阳牡丹甲天下』,又名富贵花。当然品种以洛阳牡丹最佳。但中国广大幅原中,山东牡丹亦佳品甚多,尤以荷泽培养得最出色。山东老乡心目中的牡丹常识,中间不见得完全正确,如他们认为最早画牡丹的在六世纪(北齐、北周时期),事实上远在西元前一千余年前西周时代已有牡丹之记载,如诗经上「赠之以芍药」。中国画法独树一帜,世界驰名,所以画牡丹的(写意及工笔)可能更早。还有他们认为最早硏究中国牡丹的外国人是达尔文,以是証明牡丹之发现已年代久远矣。最初之记载是神农之列

  • 文章洛阳·牡丹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2期  作者:濤南 出版时间:1970-02-01
    关键字: 洛阳 牡丹 名胜古迹 名花

    眞的使人流连忘返。抗战前,历年前往观光者,士绅学人,靑年男女,中外名流,络绎于途,咸赞扬我国历史之悠久,及伟大的文化。艳丽牡丹十里飘香洛阳出产四季名花品种甚多,如玫瑰、菊花、梅花等等,均为上品,但这种花木,我国各省各地皆有产品,惟牡丹花一项,洛阳的产品,因品种特别优异,可以说驰名黄河两岸,大江南北,与之差堪媲美者,除山东省荷泽县(曹州)生产者外,全国无出其右。惜因民初,军阀连年猖乱,影响了牡丹的大量种植生产,花农们为了现实生活问题,多将花圃改为农田,产量

  • 文章洛阳·牡丹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7期  作者:郭子彬 出版时间:1970-07-01
    关键字: 洛阳 牡丹 诗词 赏花

    得极佳之新品种。分根甚易,惟品种已成固定,不会再有变化。时间在中秋节前后。谨就洛阳牡丹何以甲天下,与其发花之早,以及诗人对牡丹观感,简介如次,藉以就敎于爱好牡丹的园艺专家和学人。(一)洛阳牡丹甲天下「洛阳牡丹甲天下」,是句成语,忘记是谁说的,决非夸大,当时委实没有匹敌。我生平所见花谱固然不多,但观过的牡丹树,的是不少。可是不曾见如欧阳修牡丹记所记,魏相仁溥园圃中所养的紫(一应肉红色)牡丹,和农民姚姓家园里所养的黄牡丹,那样枝叶茂盛,花朶繁伙。两家所养育的牡丹

  • 文章洛阳牡丹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10期  作者:賈星源 出版时间:1976-10-25
    关键字: 白居易 欧阳修 洛阳 牡丹

    古人云:「牡丹,花之富贵者也。」此已道出它的高华气质;被评为「甲天下」的洛阳牡丹,乃是中外驰名,妇孺皆知。其中有「魏紫」,是近于黑色的,「二乔」,是半紫半红的,另有彩色品种,如「姚黄」、「胡红」、「赵粉」、「洛阳春」、「洛阳红」、「玛瑙红」、「夜光白」、「玉壶春」、「豆绿」等,不一而足。谚云:「天下有九福,洛阳为花福。」洛阳同胞,生长于花福之中,胸怀舒畅,心神荡漾,幸何如之,快何如之!洛阳人爱花成俗,自古已然。唐代白乐天,久居洛阳,他所写的「牡丹芳」乐府

  • 文章牡丹曲、洛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5卷 第1期  作者:韓鼎洛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牡丹曲》 洛阳颂》 创作初衷

    牡丹曲春雷唤醒沉醉大地,新绿突破雪盖冰封;牡丹花晶莹剔透,烂开在邙洛之阳。晔兮如华,温乎如茔;娉娉婷婷,香风流溢。接天地之元气,蕴日月之精华。绰约多姿、风华绝代;雅丽华贵、国色天香。淡雅清纯、秾纤得中;脩短适度、浑然天成。无羞人答答之娇态,有倾城倾国之姿容。有道是牡丹如锦绣,事实是锦绣学牡丹。叹燕瘦环肥之娇情,笑西施掩面之率真。不嫉宋玉赋神女,不羨子建恋洛神;不畏董卓烧杀洛城,何惧武后莫名妒贬。但愿与神州常荣,伴宇宙日月同光。洛阳颂一、牡丹花艳冠群芳,大

  • 文章(伊洛乡土)洛阳

    来源期刊:《洛陽文獻》 第5期  作者:劉道倫 出版时间:2001-01-01
    关键字: 洛阳花 玉楼春 牡丹 王城公园 牡丹花会

    。另有一说:「牡丹原系野生于洛阳北邙山上,每当春日开花,满山遍野锦绣成堆,灿若彩霞。后来人口日增,垦荒辟土,砍伐几尽,幸一青年农友,忽生保育一念,移植数株,种在自家的院子里,也就感动了牡丹仙子,赠诗感谢曰:「芳名就叫洛阳花,邙山岭上是我家;感谢惜花情意重,来年春天见奇葩」。翌年春天,这些牡丹果然开出鲜艳硕大的花朵来。到了北宋时期,洛阳牡丹跃居天下之冠,每逢暮春三月,姹紫嫣红,争奇斗艳,迫使桃李失色,玫瑰无光。宋人誉为「花魁」,名曰——「洛阳花」。欧阳修晚年离开

  • 文章河南省之光洛阳市春天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24期  作者:姚君豪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洛阳 牡丹 故乡风物 历史记载

    浸淫典故,各领风骚之内涵,吸引近千万海内外贵客观赏,为河南省增添无限光采。洛阳牡丹天下奇牡丹是中国著名的花卉,原产于豫、鲁、甘、陕、川等地,多为野生,它是一种观赏花卉,又是一种药用植物,其根、皮皆可入药。由于花朵硕大,雍容华贵,艳冠群芳,素有(花中之王)称号,故唐朝诗人李正封有(国色朝醇酒、天香夜染花)之佳句,遂牡丹被称为(国色天香)至清末,牡丹又被推崇为(国花)。歌颂牡丹花开富贵,文人宠爱着墨扬千古,美好形象传颂历代,流芳后世。欧阳修在(洛阳牡丹图)中云

  • 文章我在中原雜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11期  作者:易大德 出版时间:1980-11-25
    关键字: 杂记 洛阳 往事回忆 牡丹花 诗词

    六、洛阳牡丹牡丹「花之富贵者」,一称「花中之王」;盖以其国色天香,冠于羣芳也。其品种最佳种植最盛者,唐宋以降,咸推洛阳,李格非之洛阳名园记,欧阳修之洛阳牡丹记,述之详矣。予在洛所见者,厥为周公庙,岁必往观。每値三春,牡丹盛开,入庙观花者络绎不绝。花坛之上,覆以疏帘,品种繁伙,排列成行,鲜花腻体,玉貌云裳。媚态超羣,似延俊赏;名花倾国,宜带笑看。迨仕女立于花旁,凝睇以观,争娜取怜,则人面花貌,相映红晕,眞不分花美人美,花香人香也。予曾口占一绝云:「曾闻魏紫

  • 文章(詩歌選粹)七絕二十一首:

    来源期刊:《洛陽文獻》 第4期  作者:韓源濬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抗战 捷运新车 洛阳才子 牡丹 马关条约

    市庶咸欣好路称。与郭隆朝兄久慕诗豪郭洛阳,吟哦名作典刊芳;多方才艺知书广,笔调清新比宋唐。前题洛阳才子大诗豪,名作幽觞彷楚骚;现代中州文学首,刊登多帙胜群曹。咏陆浑山碧浪伊源过石门,青苍虬柏满山墩;春秋柳绿繁花艳,贤哲诗人爱陆浑。前题白雪黄花罩岭山,陆浑丽色满尘间;先贤赏景游栖止,吟咏诗章胜画颜。宋之问客居陆浑远上嵩阳看浪奔,黄花白雪掩荒村;侨居大蔓伊河畔,朝暮诗歌咏陆浑。房琯葬于陆浑远里伊流过峡门,群芳遍野绕山村;风光秀丽诗人榻,乐景身终葬陆浑。陆浑水

共10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