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求学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郭小莊勤於進修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9期  作者:林淑蘭 出版时间:1977-09-25
    关键字: 郭小庄 京剧 名伶 求学

    從事十八年的戯劇生涯後,國劇名伶郭小莊,深深體會到藝海無涯。爲使藝術生命更上一層樓,她正努力拓展學習領域,來豐富國劇的表演內涵。從八歲開始,她在大鵬劇校學靑衣和花旦。十八年來,登台演出了很多戯,愈演愈覺得所學有限。她總認爲不繼續進修,只爲演戯而演戯,實在是是一個藝人應有的態度。因此,今年六月分她和大鵬劇團合同滿後,卽恢復「自由之身」,決心充實學問,但仍堅守國劇崗位,學習戯劇理論。爲了豐富自己的戯劇知識,去年她被保送入文化學院戯劇系,在浩瀚的知識領域中,愈...

  • 文章韋澤忠先生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7期  作者:成惕軒 出版时间:1977-07-25
    关键字: 韦泽忠 传记 求学 家产

    士君子立身行道,明德新民,以期止於至善。其所明之德,所止之善,非有待於外求也;要在識其在我,敬以存之,篤以行之而已。是故用世則業隆匡濟,功在生民;弗用則恩施沾乎一域,行能表乎一方。居廟堂而先天下之憂,處布衣而興社會之利,事功雖殊,其爲行道一也。孔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又日:「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宋明理學諸子,倡性理之說,以返觀切己修身濟世爲要,貴眞知,重力行,天下翕然從之。後之末學則空談心性,墮入禪虛,卒不免爲世詬病,而淸儒遂以...

  • 文章懷鄕憶舊念恩師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6期  作者:馮振義 出版时间:1980-06-25
    关键字: 怀念恩师 求学往事 同学

    恭讀本刋八卷十期,賈文斌先生的:「懷鄕憶舊念恩師。」曁趙同信先生,在十卷十期中說:北倉小學級任老師,十八般武藝件件精通,國英算三主科固爲能手,歷史地理也不外行……」使我興趣盎然。囘憶我在小學三年級時,級任岳蓉(女)老師,經常肩掛一架箱形照像機,對史地遊記,特別有興趣。曾經遊杭州、蘇州、無錫、鎭江及揚州等,江南風光名勝。在敎室中,講到與地理有關課文時,就拿出實地拍的,像片讓我們看,在講老殘遊記時,圖文並茂的向我們解釋一番。每逢學校遠足時,岳老師就兼攝影師。...

  • 文章河南省戰區中學作育英才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6期  作者:黄務成 出版时间:1980-06-25
    关键字: 河南省战区中学 求学往事 同学情

    光阴过得眞快,转瞬将近四十个寒暑了,在抗日战争期间,我们这群离鄕背井的游子,辗转自沦陷区来到诸葛亮故居的南阳——河南省战区中学求学,接受豫籍老敎育家,现任立法委员杜希夷字华谷校长的敎导,于漫天烽火中弦歌不辍,眞是难能可贵!「战中」的诞生,已去世湘籍立法委员,时任职河南敎育厅厅长鲁公荡平功不可没,「战中」在多难兴邦抗战军兴中成长,首任校长乃鲁氏兼任,鲁公系留法的,专攻音乐,对音乐造诣精湛,由他作曲编制的有「早歌」、「晚歌」多只,非常有意义,而又动听,在战时

  • 文章自述 一位媽媽碩士的奮闘經過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6期  作者:李沛 出版时间:1980-06-25
    关键字: 自述 回忆 励志 求学生涯 绘画

    在上(五)月十六日晚九時至九時三十分,全國電視聯播節目「路」,介紹「成功畫家,夫婦碩士許海欽先生李沛女士」中的第一句話:「路是人走出來的!」而這一句話正是一生中無時無刻不鞭策自己奮發向上的圭臬。我生長於河南舞陽縣澧河北岸,先祖歷代耕讀傳家,故自小就養成苦幹純樸的精神。一生喜歡讀書,並擅長山水畫,也不時在報章雜誌上,發表些畫論畫評的文章。目前任中國文化學院美術系專任副敎授,並兼政戰學校藝術系美學課程。曾獲國內最高之藝術碩士學位,並有一兒二女,分別讀出於淡江...

  • 文章「彰德中學」的趣事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8期  作者:王宜忠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彰德中学 求学回忆 同窗轶事

    小樊春楼,所演名剧甚多,唯令人不可忘怀者,则为火烧红莲寺,对于彰中学生,多多少少,带来极大之诱惑,然处在缴不起学费,尙勉强耍赖皮求学,岂有闲钱购票看戏之理?于是乎抬来驻校学生,常利用晚上晚点名之后,换上便服,翻墙偷入同乐戏院看白戏者,大有人在,捉不甚捉,然在管理甚严的训导主任靳开威先生认人功夫颇深之查察下,无论你怎样化粧巧扮,都无能遁形,逃其耳目;每当翌日晨操朝会时,这位靳大主任,将小纸抄拿出,密密麻麻的,光是唸看白戏的名字,就要唸大半天,被唸到的学生可惨

  • 文章故鄕憶舊歷歷在目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3期  作者:喬珮 出版时间:1997-01-01
    关键字: 三官庙 求学回忆 同窗情谊 平汉铁路

    总是握紧我的小手,口中不时唸出:「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约有十余分钟,冲过这段路,即安然无恙了。论及在三官庙住家,我们总觉得安祥、清静、舒适,查其原因,这村绝不屯驻军阀官兵,因为杂牌部队,平时军纪放纵,胡作非为,一般民众,闻者敬而远之!也许这种官兵心中有愧,所以非常讲究迷信,他们迁驻军营,先探各村风俗人情,然后再派副官号房[2]。像「三官庙」这类地区,他们绝不愿前往扎营的,因为在他们的心理上总是在想:「我们还未出发打仗,就要先要冲过『三关』,未免太危险了吧

  • 文章六十年來的回憶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5期  作者:王丕儒 出版时间:1989-01-01
    关键字: 求学回忆 张金鉴 袁世凯 安阳高中 冯玉祥

    甲、求学经过「第一小学于安阳贡院,十一中学在昼锦堂,彰德高中洹上村,开封河大,转海运仓」。余初在安阳贡院读第一小学,校长贾立鹄先生,后换为校长孙尙志先生(孙小尙之父)。未毕业,考入河南省立第十一中学,校址安阳城内东南营街昼绵堂校长常介眉先生办学有方,是十一中学最好的时代。立委兼学者张金鉴先生,安高校长杨振东先生,国大代表马成礼、张怀生、教授李磐如、高万选、李召南、王子恭、王石清,以及黄埔军校之同学常孝德、陈辑五、郭声庭、郭天敍、王祖武等均当时之高材生也

  • 文章歲月蹉跎情猶在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2期  作者:路光明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同窗情谊 求学回忆 洹河 音乐比赛

    桂芬是我少年时代的同窗,也是我求学最困苦时的搭救者,她在我的脑海中,是共患难的挚友,更是永恒的红粉知己。我们的相识是十分偶然的,也许就算一段少年奇缘吧!回忆民国二十三年(一九三四)的春天,家鄕学校开课不久的一个星期天,我回姑母家去探亲,孰知到了目的地,为我开大门的,竟是一位素不相识的少女,她婷婷玉立的站在门内,随着第一句话就说:「请问您找谁?」等我说明来意,她反而尴尬起来,连声自我介绍:「啊!我叫郭桂芬,是你姑母家的新来房客,对不起,请快进来

  • 文章刻苦奮發的閻振興校長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5期  作者:胡有瑞 出版时间:1980-05-25
    关键字: 阎振兴 河南大学 求学历程 西南联大 台湾大学

    上课必定聚精会神的听,愈听就愈有兴趣,没有听不懂的,也不会感到太难。」刻苦,奋发;是他求学过程掌握的「法宝」。他说:「我有个感觉,求学机会太难得了,又有这么多人帮忙,不努力怎行。可以说:我唸书过程的每一步,每一阶段,机会的得来都是一个惊喜。」获得博士学位不久,美国宾州大学请他任敎。对一个中国留学生来说,这是分荣誉,也是个难得的机会。「那时,我已经结婚了,可以不囘国,在美国安定的生活下来;不过,我到华盛顿去看胡适先生。」胡先生一听,就先向他道贺,因为宾大的聘书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