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安乐共返回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輝洛遥遥兩樂窩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6期  作者:林藜 出版时间:1974-06-25
    关键字: 安乐窝 百源学派 洛阳 邵雍 辉县

    宋代大儒邵雍,字尧夫,其先范阳人。父古,迁共城。少时自雄其才,慷慨欲树功名,于书无不读,始为学,即刻苦自励,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壮游四方,所见极广。北海李之才摄共城令,闻雍好学,尝造访道:「你想学一些物理性命之学吗」雍答道:「愿意!」这一来,便拜李之才为师,尽学河图、洛书、宓羲、八卦及六十四卦图像之学。后来曾两次以遗逸被荐,授官均不赴;读书辉县苏门山百泉上,耕稼自给,名其居为「安乐窝」,自号安乐先生,凡宗其学者,称为百源学派。今辉县的安乐

  • 文章幽默哲學大師邵堯夫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7卷 第1期  作者:韓鼎洛 出版时间:2015-01-01
    关键字: 邵雍 幽默 安乐先生 道法自然 人生哲学

    宋郑之墟,探求微妙玄通之学,久之幡然大悟。三十岁游河南,至宋之西京洛阳,卜居洛水天津桥南岸,命其蜗居为「安乐窝」。师事李子才,钻研河图洛书,伏义八卦六十四卦图像,远有端绪,探颐索隐,妙悟神契,洞彻蕴奥,汪洋浩博,而于伏羲先天之易自成一家,著作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伊川击壤集》等,大放异彩,堪称一代宗师。邵雍,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其先范阳人,生于北宋真宗赵恒大中祥符四年(西元一○一一年),殁于神宗赵顼熙宁十年(西元一○七七年)。諡「康节

  • 文章輝縣八景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56期  作者:馬永濤 出版时间:1987-10-03
    关键字: 辉县 安乐窝 苏门山 共城遗址

    辉县乃古之共伯故国,为古共城之地。山川秀丽,苏门百泉之胜,甲于中州,晋孙登、嵇康辈尝啸咏其中,至宋邵子康节先生,从李之才讲易居安乐窝,流寓最久。元则有姚雪斋、许鲁斋倡明理学,先后辉映。至淸朝孙征君奇逢,以高年硕德来自容城,讲求性命之学,其道实足以继往开来,直接尼山正脉,四方来学之士子,翕然宗仰,于是苏门一席之地,遂为海内理学渊薮,不仅以山川名胜称之,而文献之征,亦较他邑为尤重之。辉邑境内,湖光山色,遐迩共闻。邑人重视此事,可供游赏较著名者,列有八景。鄕贤

  • 文章(歷代人物)邵康節的悦樂精神

    来源期刊:《洛陽文獻》 第1期  作者:劉道倫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邵雍 安乐先生 邵康节 愁恨诗 安乐歌

    不至于乐,不可谓之学(邵雍传),及至学深德劭,玩心高明,以观天地运化之机,阴阳消长之理,远而古今世变,微而飞(鸟)走(兽)草木之性情,忆则屡中(观物外篇)」。当其初至洛阳,居于洛水南岸,天津桥畔,「蓬荜环堵,不避风雨,躬耕樵爨,以事其亲,纵然平居屡空,而怡然有以自乐,名其居曰安乐窝,自号安乐先生。」「君子忧道,不忧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向往大自然,醉心于学术的硏究。他在安乐窝写了一首「愁恨诗」:城里住烟霞,天津小隐家。经书为事业,水竹是生涯。恨为云遮月,愁

  • 文章夢回故鄕憶百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3期  作者:馬永濤 出版时间:1986-03-30
    关键字: 《游居柿录》 百泉 故乡风景 安乐窝 思乡

    吾人今日的心情庶几近之。虽然,少小离家,老大方囘,我们的靑春业已远去,但得还鄕团聚,于愿亦足矣。海上风寒,翘望大陆,海天一色,万里怀人,百感交集;而思亲之切,与怀鄕之殷,难以言宣。试作怀苏门百泉安乐窝诗一首,聊表纪怀。名泉名士各千年,人去泉留一惘然。感旧长空星落落,临流还听水溅溅。苏门过客山摇梦,沧海浮槎浪拍天。刧后鄕邦归未得,百源学脉[2]孰能传?[1] 「百泉」亦称百源。名称甚早,据春秋左传载:定公十四年冬十二月,晋人败范中行氏之师于潞,获籍秦、高

  • 文章安乐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2卷 第2期  作者:郭煥章 出版时间:2010-04-01
    关键字: 安乐 人生哲学 生活感悟 民间传说 历史典故 小品文

    也者,其为人之本与?」人之本是人类文化之根本,固厚植人本实为今日拯救人类之急务,如何使人人知其万物之灵,人之所以为人,不能再让异于禽兽之几希,湮没不彰,伤失迨尽,亦需致力于复兴中华文化,提升高尙纯洁之人性;孔子说:「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又说:「饭疏食、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不已明示:「无求则富,有贪则贫;」眞正的安乐,系于「意念之善,心地之良;」人皆能知此,则欲绝而耻贪。满足之安乐

共6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