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孔子共返回22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忍字箴言集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5卷 第8期  出版时间:1983-08-30
    关键字: 忍耐 箴言 孔子 品格

    忍者众妙之门,小忍小益,大忍大益,暂忍暂益,久忍久益,化有事为无事,变大事为小事,忍之忍之人无奈我何。能忍人所不能忍者,乃能为人之所不能为。在悲伤的时候不动,在不幸的时候不言须极大的忍耐。盛怒之时能设身易地处之,自然觉得忍耐的眞谛。一毫之拂即勃然而怒,一事之违即愤然而发,是无涵养薄福之人也。以谦忍养深,以涵容养原。孔子忍饥、顾子忍贫、闵子忍寒、淮子忍辱、张公忍居、姜公忍侮,古之为圣为贤,建功树业,立身处世未有不得力于忍也,凡遇不顺之境者其法诸。人有拂郁

  • 文章吾愛邵夫子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6期  作者:陳郁夫 出版时间:1977-06-25
    关键字: 孔子 邵康节 生平 快乐

    有一天,孔子要侍坐的学生谈志向,在子路、冉求、公西华三人大谈治国平天下的大志之后,孔子问正在鼓瑟的曾点,曾点鼓瑟正好告一段落,在「铿尔」的余音中拿开瑟站起来说:「我的志向和他们三人不一样呀!」孔子说:「有什么关系?各人谈各人的志向罢!」「暮春时节,春服做好了。」曾点道:「我希望偕五、六个成人,六、七个小孩,到沂水去洗洗温泉,洗后在祷雨坛边的树下乘凉,然后一块儿快快乐乐地唱歌囘家。」孔子听了之后,叹息道:「我站在曾点这边啊!」以一个席不暇暖努力济世的圣人

  • 文章誰說老人不是寶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6卷 第4期  作者:韓鼎洛 出版时间:2014-10-01
    关键字: 论语 孔子 老人 养生 唱戏

    论语·宪问篇》第十四章,有一则孔子去看他的老朋友原壤时,原壤却老气横秋的坐在椅子上跷起二郎腿迎孔子孔子很不高兴对原壤说:「幼而不逊悌,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谓『贼』!」以杖扣其胫。孔子是否不体谅原壤患了关节炎,或者中风、痛风病?我们不研究;但我个人以为应修正为「老而不死是谓『宝』。」因为两千五百年以前的礼教理念,今天要适宜的修正了。人类生活环境不断改善后,「人生七十古来稀」的理论,已被推翻。今天百岁以上人瑞愈来愈多,固然为一喜,因此在社会老化问题所

  • 文章孔子的守义思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5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6-05-30
    关键字: 孔子 孟子 儒家思想 仁义思想

    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吿子上篇)。仁内,义外。仁是蕴于内的爱人之意与生民之心。义是由于内在仁心的推动而产生于外的正当行径。韩愈曰:「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原道)。论者以为孟子仁义并重,孔子则以仁学为中心,对于义则不甚重视。其实,论语一书中提及仁字固然很多,然论述义字者亦复不少。儒家思想以仁义为要旨。孔子为儒学的宗师,那会重仁而轻义。孔子、孟子同为讲道德,说仁义的圣哲。孔子曰:「君子喩于义,小人喩于利」(述而篇)。一般言之,君子为有才

  • 文章孔子的养民思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7期  作者:張金鑑 出版时间:1986-07-30
    关键字: 养民思想 儒家 孔子 民生问题 养民政策

    鸣鼓而攻之,可也」(先进篇)。鲁国大夫季孙氏,执鲁政,权势盛炽,而公族日卑。季孙意如竟反击鲁昭公出奔于齐。季氏的富有,竟然超过周天子王朝的周公。冉求是孔子的弟子,为季氏的宰臣,还要重税聚敛,使季氏更为富有。季氏富有,人民将陷于贫困。于是孔子大声疾呼,他不是我的门徒!弟子们!可以大张旗鼓,揭发他的罪恶而声讨之。孔子爱民至为深切,主张薄税敛,裕民富,养民生。重税伤民,故冉求虽系弟子,亦不予宽宥,而痛加斥责,毫不容情。[1] 尙书,大禹谟,第三。[2] 中庸

  • 文章孔子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9期  作者:劉紹唐 出版时间:1986-09-30
    关键字: 孔子 歌颂圣人 韵诗

    盛矣!孔子的德功!治国有法,德敎是宗;不闭不拾,胜于警戎;夹谷之会,外交圣雄;杏坛施敎.化雨春风;父慈子孝,夫妇敬终;朋友有信,兄友弟恭;主上以礼,厚民以忠;可感的孔子呀!为我华夏立准则!为我万世作神龙!四·庚韵大也!孔子的圣明!倡导王道,消弭刀兵;发扬人性,自由好生;国民为重,君主为轻;睦邻尙信,主张和平;博爱施仁,力倡大同;(借东韵)使绝世继,使废国兴;人无歧视,国无纷争。可敬的孔子呀!你促世界永成乐园!你望人类幸福无穷!祭孔前夕,吟于美国加州

  • 文章總統頒致賀詞向全國教師賀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8卷 第10期  出版时间:1986-10-30
    关键字: 孔子诞辰 教师节 节日贺词

    九月二十八日是至圣先师孔子诞辰曁七十五年敎师节,蒋总统经国先生,特以书面贺词,向全国敎师们贺节,并期勉敎师们效法孔子「有敎无类」的精神,宏扬师道,同时负起传承与发扬中华文化的责任。蒋总统书面贺词全文如下:兪院长、李部长、各位敎师同仁:今天是至圣先师孔子诞辰纪念日,也是中华民国七十五年敎师节。政府明订孔子诞辰为敎师节,一方面是要勉励全国敎师,效法孔子「有敎无类的精神,宏扬师道,另一方面也在期勉全国敎师负起传承与发扬中华文化的责任。今日我们以三民主义为

  • 文章孔子何以讃美子产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5期  作者:姚燮夔 出版时间:1980-05-25
    关键字: 子产 孔子 政治哲学 仁政 法律

    在我国历史上,公孙侨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政治家。他是谁?他就是春秋时代郑国的大夫,曾连续为简公,定公,献公,声公执政四十年的子产。齐国的管仲,也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名气比子产更大,因为他在那个国际关系错综复杂的年头,竟替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但是,在孔子的心目中,子产的政绩要比管仲高出很多。孔子说过「管仲之器小哉」,而对子产则赞美不已,称其为政之道乃「古之遗爱也」。我们知道,孔子一向宣扬仁政。不遗余力。他爱民,但他所爱的是良民。他尊重人权,但他所尊重

  • 文章孔孟之教育思想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6期  作者:陈立夫  出版时间:1991-01-01
    关键字: 中庸之道 孔子 儒家文化 易经

    一、前言中国的一切学问,都是以易经为根源,是极高深的。易经是伏羲、文王、周公、孔子四大圣人的集体创作,是阐明宇宙及万物生存进化的动变原理之巨著。其应用首先从天文、气象、历法、季节等方面开始,降及孔子在赞易中,始将天道与人道贯通起来,例如: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前句为天道,后句为人道,其他六十三卦,莫不如此。所以说:「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中庸),此即「天人合一」思想之由来。儒家的思想,即根据易经的道理加以阐扬,与人生日常生活关系密切,是知易

  • 文章詩文習作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7卷 第2期  作者:張蔚雲 出版时间:2015-04-01
    关键字: 诗文 孔子 修养 命题作文 和谐社会

    一篇。(二)何莫由斯道也:起「何莫由斯道也」,乃是孔子教学的话。论语中孔子说:「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这句话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谁能出门不从房门中走出去呢?怎么不从这条道路走去呢?」「这条道路」,指的是什么?就是孔子最根本的主张,「仁爱」的思想。承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一贯之道」是什么?是「仁」。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那么「仁」即是「爱」,也即是「道」。然而孔子的「爱」并非是他家的「爱」。孔子说:「仁者,人也」。这「仁」乃是人性之根本

共22条记录 1/3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