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太极拳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州國術名人録(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10期  作者:任敬之 出版时间:1974-10-25
    关键字: 太极拳 武术 传说

    58.陈申如陈申如,河南温县人,所乐长子,克传家学,与恂如为孪生,年甫十六,与弟应同邑王某之邀,歼悍匪数百人,传艺于子继秋,及侄继爱。59.陈福生陈福生,河南温县人,精太极拳,曾在温县县立国术社任敎,助剿枪匪,保衞桑梓,民国十七年应邀至北平伯敎,传艺于侄丕。60.陈丕陈熙丕,字绩甫,河南温县人,精太极拳,受艺于其叔父福生,兼亲游炙于延禧及品三先生之门,曾在温县立国术社敎授,民国十七年,应旅平同鄕之邀,与叔福生同在北平敎授太极拳,十九年供职平巿政府,著有

  • 文章太极拳 健身长寿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2卷 第4期  作者:陶士君 出版时间:2000-10-01
    关键字: 运动会纪实 太极拳 健身

    太太在终点站,看到我先到,就说:『陶区长第一名』新光里长『郑金福第二名』」,土风舞老师和教练「王陈春、杜碧霞二人第三名」分别摄影留念,郑太太说:「辛苦了,为何不戴帽子,不用拐杖」?我说不辛苦,腿不疼,腰不酸,不感觉疲劳。不戴帽子目的是可以充分接受阳光照晒,获得日光浴的效果,不用三条腿走路,可以锻炼两条腿走路工夫,达到呼吸新鲜空气的目的,沿途喝了大量矿泉水,充份获得了「太阳、空气、水」三宝的好处,受益不浅,不虚此行。中华民国太极拳总会前理事长石为开将军说

  • 文章太极拳起源于河南温县陈家沟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9卷 第3期  作者:黃務成 出版时间:1977-03-25
    关键字: 太极拳 缘起 功效 陈家沟 发展

    太极与少林均启源于中原,太极拳发祥地为陈家沟,少林拳发祥地在嵩山。目前在台湾最流行的太极拳属于杨派,即系河南温县陈家沟传入。但流传至今,不断演变改良,与当年陈家沟老拳架大相迳庭。四十四兵工厂前副厂长博爱杜公毓泽,现年逾八旬,因其家鄕毗邻陈家沟,幼年曾习陈家沟老架太极拳,为台湾国术界硕果仅存者,本文作者,罗山黄务成氏现任经济部产品检验局秘书,曾练习陈泮岭、郑曼靑等架势太极拳多年,对于太极拳理论与实际不无心得,特应本刋撰述此文,以飨读者。编者附识

  • 文章太极拳风靡国际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2卷 第4期  作者:陶士君 出版时间:2010-10-01
    关键字: 太极拳 健康养生 生活随笔 太极拳竞赛 养气 修心养性 祛病健身 延年益寿

    英国学者汤恩比说:「廿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我国学者钱穆说:「廿一世纪是中华文化发杨国际的世纪。」学者们的话逐渐实现了。中国美金外汇存底超过两兆亿元,黄金生产量世界第一,又在世界各国兴建孔子学院,美国国会通过纪念孔子诞辰,美国民意调查一致支持。二〇一〇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中国馆鹤立鸡群、一马当先,台湾馆也名列前十名,都是中国人的骄傲与光荣。太极拳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一环,普遍受到各国的爱好。在台湾已成立太极拳国际联盟,每年定期举行太极拳竞赛。新近又成立世界

  • 文章不養生而壽,處濁世亦仙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6卷 第3期  作者:路統信 出版时间:2004-07-01
    关键字: 养生之道 太极拳 心境 道家修行

    的环境系统,原是统一的整体。唯有顺应自然的法则,人与自然保持互动的和谐关系,才能做到自然与人的协调、统一、圆融、平衡和稳定。太极拳法源于易经阴与阳的思维,充分体现了道家哲理。虚实兼施,能柔能刚,急应缓随,最终则是归于和谐统一,是极富智慧的养生健身拳术,在我国流传极广,历史悠久。战国时代流传至今的鬼谷子师法鸟兽老翁太极拳十六招式,则是模仿龟、虎、狮、熊、鹰、鹤、甲虫、犬、鸟、猿、大鹏、企鹅、巨蟒、蛙、马、潜龙等,融合十六种虫、鸟、兽动作而组成的健身术。这种所谓「师法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