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国画共返回9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月下一樽酒林中半個僧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8卷 第10期  作者:陳長華 出版时间:1976-10-25
    关键字: 呂佛庭 国画 文字画

    月下一樽酒,林中半个僧。』一般国画描写这个境界,多半是山林郁郁,茅屋云中栖,老翁孤坐,邀月相劝酒,吕佛庭的「文字画」写此景,不过寥寥数笔——一轮明月、一枝松,人和酒壶在两旁。吕佛庭创文字画,主要为了在传统国画外,另辟新途。多年来,他潜居台中郊外,吃长斋,过着苦行僧生活,同时也以甲骨金文的笔法,尝试书画相通的笔墨趣味。目前在台北省立博物舘展出的文字画中,有描写画和装饰画。『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是古诗引来的灵感,农舍的竹篱

  • 文章许海钦与李沛夫妇携手同游国画天地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3卷 第1期  作者:林淑蘭 出版时间:1981-01-25
    关键字: 国画 徐海钦 李沛 画展

    终生以读书、作画为乐的许海钦、李沛夫妇,携手同游于国画天地中,作育英才,足以忘忧。他们月前在台北巿省立博物舘,展出山水、人物、花卉、虫鱼四类作品一百多幅,作为他俩近年来浸淫国画生涯的一个整理。从事绘画卅多年的许海钦、李沛,在政战学校一期艺术系毕业后,分别就读淡江及文化大学,并更上一层楼,进文化艺术硏究所深造。读书不忘绘画,绘画不忘读书,在读读、画画之中,生活的乐趣,盎然无穷。「一个毕生从事绘画的人,为求画境增进,必须从不断的读书、修养与领悟中求得,绝少

  • 文章又見梅花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張弘 出版时间:1993-04-01
    关键字: 王成喜 画家 国画 梅花 展览 书画

    寂靜的曠野,一片蕭瑟,一樹傲霜怒放的紅梅劃破冬日的冷寂,傲然佇立在茫茫風雪之中。只見滿樹芳菲、紅萼累累,如同落霞胭脂一般,迎著冬日的陽光,映著雪色,分外精神!這時,似有微風吹過,拂落梅花如雨,彷彿又有清冽的芬芳一陣陣地襲來……。這,是王成喜先生筆下的紅梅報春圖。多年以前,由于家境突變,我曾一度生活在孤獨苦悶之中。記得,那年冬天,我突然收到遠方一位朋友的來信,打開信箋,一枝紅似丹霞的雪梅,躍然紙上。那清俊的面容,那淡淡的花香,還有陸放翁的名句:「寶劍鋒從磨...

  • 文章梅花梅花滿天下——看王成喜梅花展引起的遐思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5卷 第2期  作者:丁伯康 出版时间:1993-04-01
    关键字: 诗歌 梅花 国画 书画 国花

    本文曾於八十一年獲得空軍藍天文藝獎新詩銅鷹獎——編者

  • 文章楊月明畫展觀後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57期  作者:王德謙 出版时间:1988-01-03
    关键字: 杨月明 灵雀祝寿图 国画 花鸟画

    尽管是昙花一现。但作者不凡的气质、雅逸的风范,亲切的谈吐,无一不说明她由追逐艺术所孕育出的风格,正如其作品,不但有诗的意境,也充满着书卷气。国画艺术,是先贤感情、智慧、思想的反应,也是中华文化的菁萃,它的魅力,使中国人的前途充满着自信、自尊和希望;我们炎黄子孙,负有文化薪传的责任,自然要发挥我们无可旁贷的使命感,把先哲的心智结晶,保留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并且使其溶入我们的血液里,让它的光辉与日俱增,源远流长。

  • 文章(艺文诗坛)浅论国画绘画之艺术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第79卷 第79期  作者:蔣家祥 出版时间:1993-07-03
    关键字: 国画 本质 艺文 静观 艺术 绘画

    国画是我国数千年来的文化结晶,它的功用,唐朝书画评论家张彦远叙述国画的源流,曾说:「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以我们今天来说,是怡情养性,提高为人品格道德转移风气,纠正人之错误,教化人心和道德,以求永久和平处事,使人们养成世界大同的理想观念,间接亦能促成世界和平,它这种「眞、善、美」的功能是最伟大的。国画与西画,在本质上有很大的不同点,在材料、技法和内容上,都是不相同的。西画绘画的特色和本质,在写实,不但写实,并且

  • 文章(現代英賢)王獻亞的凌雲壯志與藝術成就

    来源期刊:《洛陽文獻》 第2期  作者:戚宜君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王献亚 空军官校 慈湖长春图 耕读传家 台海战役 国画

    公私机构争相悬裱和收藏的珍品,更是私人争相获致拥有的对象;他的四幅梅花,已经镂刻于大陆「中国翰园」的碑林之中,永传后世。王献亚曾经多次应邀前往台湾全省各地文化中心及金、马外岛,进行示范挥毫及专题演讲;更长期担任「救国团」、「佛学院」等处的国画指导老师,孜孜不倦的把他的心得及经验加以传承。常言道:「文如其人,字如其人。」而绘画更是一个人性情、内涵、品格的具体表现。王献亚外谨内诚,沉默寡言,谦和有礼,耿介率直,具有传统文人雅士的韵致,尤有飞将军坚毅果敢的气质

  • 文章段乡长清新女士国画个展

    来源期刊:《安陽文獻》 第11期  作者:趙超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国画个展 画作赏析 甲骨文 画展通知 段清新

    甲戌春节,同鄕欢聚,鄕长段清新柬邀同鄕们参观其在基隆、桃园、苗栗三处文化中心举办之首次国画盛大个展。前曾有多次联展,均获佳评,此次蒙师生及各方同好之敦促举行个展。于三月十五日首场在基隆市文化中心揭幕。新店至基隆有直达车。我捷足先登躬逢其盛会。清新女士生于民国十八年,安阳西北安丰鄕东稻田村人。安阳女师,国立中兴大学社会学系毕业,曾任公私立学校敎师三十余年,诲人不倦,桃李满门。他的曾祖父段万州,祖父国城,父龙章,母霍树惠,丈夫韩惠(原名学政)周家营人,与余

  • 文章想學繪畫先讀詩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70期  作者:遜之 出版时间:1991-04-03
    关键字: 国画 禅定之境 中国文化 诗词文化 文学修养

    多半因急功近利的驱使,而忽视了格调的提升,因此加强火侯,充实自己,注入补品,不但要在技巧上加把劲,苦读诗文也是必修的课题。国画功力固不可缺,素描基础不可少,但是天赋亦占极高分量,如傅山的「巖悬青壁断,地险碧流寒。」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刘长卿的「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这都是要深厚功力和高超技巧始可发挥表达的。其他如王维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向。」白居易的「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温庭筠的「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贾岛

共9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