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佛学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发扬儒家与佛学思想促进世界和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9卷 第2期  作者:孔德成 出版时间:1987-03-02
    关键字: 儒家思想 佛学思想 伦理道德 世界和平 学者观点

    儒家思想源于中国孔子,佛学思想源于印度释迦牟尼,至今都约有二千五百年的历史。而佛敎传入中国的确实年代,纪录上最明显的是鱼豢魏略西戎传所载西汉哀帝元寿元年,(也就是西元前二年)。最早的佛经汉译者,一般认为以东汉桓帝建和二年(也就是在公元一四八年)到达洛阳译经的安息人安世高和桓帝末年来华的月支人支娄迦谶最有名。而目前所知,最早参与翻译佛典的中国人,是安世高的弟子严浮调。汉译佛典的传布,使经学渐盛。到了东晋,佛法便深入中华文化,西行前往印度求法携经而囘的第一人

  • 文章中華人文的核心——恕道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1卷 第3期  作者:劉光華 出版时间:2009-07-01
    关键字: 恕道 宽仁之道 儒家思想 传统文化 理学经典 佛学经典

    我國自古以來,語言文字均重簡潔而非繁瑣。這一傳統大約是孔子作春秋開其端,即所謂:「一字之褒,榮於華袞,一字之貶,嚴於斧鉞。」是也。因此,論語中有子貢之問:「有一言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後來對聯興起,學者根據古聖先賢的智慧,歸結爲一聯:「謙卦六爻皆吉,恕字終身可行。」這短短的十二個字,就形成了國民作人的基本規範,推而廣之,足以爲修齊治平的準繩,無往而不利。一、四書中有關恕道的論述中庸第十三章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

  • 文章爲人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20期  作者:程子榮 出版时间:2005-01-01
    关键字: 为人之道 王羲之教子 传统文化 佛学理论 十大恶业 故事俗谚

    书法故事,时至今日,似已雨后黄花,但全世界嗜爱我中华文化——书法之士,仍恒爱如故。举此一史实意境,并非为练字作宣传,而是借此了解古人,为人作事的道理以为借镜!现在想将「为人」之道,在观念认识上,分两方面来概述:一为我中华文化儒学所说的为人之道,一为佛学对为人应有的认识与行为,分述如后,一者以为后人为人作事之参攷,一者以不揣浅陋,请教方家指正!一、为人我中华文化是以孔孟之道为正统,什么是文化呢?文化就是我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累的经验,一点一滴的把它累积起来,经过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