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传说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州國術名人録(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10期  作者:任敬之 出版时间:1974-10-25
    关键字: 太极拳 武术 传说

    58.陳申如陳申如,河南溫縣人,所樂長子,克傳家學,與恂如爲孿生,年甫十六,與弟應同邑王某之邀,殲悍匪數百人,傳藝於子繼秋,及侄繼愛。59.陳福生陳福生,河南溫縣人,精太極拳,曾在溫縣縣立國術社任敎,助剿槍匪,保衞桑梓,民國十七年應邀至北平伯敎,傳藝於侄丕。60.陳丕陳熙丕,字績甫,河南溫縣人,精太極拳,受藝於其叔父福生,兼親遊炙於延禧及品三先生之門,曾在溫縣立國術社敎授,民國十七年,應旅平同鄕之邀,與叔福生同在北平敎授太極拳,十九年供職平巿政府,著有太極拳入門...

  • 文章前人趣詩十首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24期  作者:程遠普 出版时间:2012-01-01
    关键字: 诗文 趣闻 民间传说

    前幾年曾在「本縣—鄢陵雜誌」上,寫了幾篇「笑譚」,那是說現時我台灣人的百態。今又奉同鄉會理事長之命,寫些趣事在雜誌上填空,因喝墨水不多,文氣有限,奉命時忽憶從前曾看過「賢人」所述詩詞名句,想年節中,鄉長興緻之餘,消磨時間,似也有所樂趣!(沒有時序)一、尼姑思凡:鄭板橋爲清朝八怪之一,中進士後爲山東淮縣令,一天案有呈文:係一尼姑請求還俗!鄭批示:褪禪心,起凡心,脫袈裟,換羅裙,准、准、准、准妳嫁夫君,免得僧敲月下門。二、明太祖咏菊據傳明太祖朱元璋,一臉麻坑...

  • 文章百泉風貌繋人思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10期  作者:林藜 出版时间:1974-10-25
    关键字: 百泉 秀丽景色 民间传说

    中州絕勝百門泉,在河南輝縣西北七里的蘇門山中,一名百泉,又名搠刀泉。魏書地形志謂「共有柏門水」卽此。泉南流入新鄕縣界會小丹河,再東流而爲衞河。又元和志謂「百門陂,隋煬帝引之爲永濟渠,名曰御河,又曰百源」。宋邵雍隱於此,故傳其學者稱百源學派。民國三十五年,我因赴任之便,得歸德畫家鄧艮洛、太原金石家馬橋的陪同,共作百門泉之遊。那一天,正是初秋時節,我們一行三人,出輝縣西關,向北望去,葱蘢一片,人言那是太行支脈的蘇門山。在秋陽的照耀下,金光盈眸,沒一會,我們便...

  • 文章國色天香話牡丹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7卷 第1期  作者:戚宜君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牡丹 国花 牡丹传说 趣闻轶事

    的「安基酸」和抗癌物质呢!至于牡丹的花瓣,花粉更含有丰富的营养成份,可制作飮料、食品及美容保健品呢!既能在肥沃的园圃中栽培,亦可在穷鄕僻壤里生存,充分体现了牡丹美艳不娇贵的顽强生命力和广泛的适应性。不仅有富贵之容、祥和之态,而且有坚贞信实,不违时令,宁可抗旨而无所顾惜,虽受「火刑」而益增华彩;尤以「舍命不舍花」的执著态度,以及舍己入药、入食的牺牲精神,在在表现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踏实「气质」和坚贞「气节」。另有一种传说,牡丹原先系野生

  • 文章懷鄕憶舊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10期  作者:趙介民 出版时间:1974-10-25
    关键字: 民间传说 怀念故土 人生感悟

    歲月不居,光陰似箭,轉倏已來台二十五年矣,誠如方地山所云「埋憂無地,淚眼看雲,歎事事都如昨日」這種游子心情,非親身經歷,似難體會出個中滋味。有很多鄕賢鄕長們,在中原文獻中報導中原風土文物,名勝古蹟等等,中原文獻名噪一時,同鄕們以先覩爲快,然第賞其詞藻華麗,神調風雅,惟捃摭所及,或引証經史斑斑可考,或依據傳述諄諄可風,余讀之如飮宿酒,如噉棗梨,倍覺心曠神怡,恍如置身其中,對背井離鄕者一大快慰也。筆者弱冠棄學從戎,對家鄕一切事物都感懞然,僅就幼年聽到長輩告訴...

  • 文章洛陽的焚經臺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6卷 第12期  作者:潔章 出版时间:1974-12-25
    关键字: 洛阳焚经台 文物古迹 焚经台由来 传说

    业已把堆置的干柴与木炭引燃起来。在烈燄腾空,火光冲天,烟雾弥漫中,南北两座土台上的道士与和尙们唸经敲打声,还是继续喧嚣着,未见稍歇,这样延续了三个多时辰,渐渐的左边台上的声音转弱,最后,祇剩下木柴炭火的爆炸声。而右边台上的唸经与钟鼓声,却仍继续着。及至火焰逐渐平息,台下的民众分向两座台上观看,发现左边台上的道士们已烧得尸骨无存,形同木炭,不辨人形;但右边台上的和尙们,则仍捧着佛经如前。于是,佛敎从此便在中国获得信仰,道敎却逐渐没落。这虽只是一种神话式的传说,但焚经

  • 文章鳳凰來儀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2卷 第7期  作者:王爾敏 出版时间:1980-07-25
    关键字: 凤凰 民族起源 传说 图腾 中国文化

    区别的重大问题。这里面包含了民族起源的传说的问题和民族表征图腾制的问题。五十年来我国学者虽然不少人从事硏探,提出解释,而却以文崇一的硏究最为周遍,主题范围最为明确,解释分析最为透辟。但也有别具用心和借题发挥的文章。显见是民初以来文化虚无主义余波,他们既要靠舞弄中国典籍而博取高名,又必定把自己和那些东西的关系拉得远远,以示超然客观、淸高和科学态度,其实在今日看来,眞不免浅薄短视,甚至十分幼稚。据文崇一的硏究,自东亚以至北美环北太平洋滨海地区及岛居民族,多信奉鸟

  • 文章蛤蟆石的故事

    来源期刊:《海州文獻》第23卷 第4期  作者:孫廣良  出版时间:2001-12-01
    关键字: 蛤蟆石 区域风貌 神话传说

    蛇」二字,东肋刻「元亨利贞」四字,头的后部刻「五雷」二字,头部偏后刻有「八卦图」。全部字径近十厘米,对这些刻字的寓意,尙无人知。当地民众对蛤蟆石的传说,也就是古代神话传说。云尧时天上有十个太阳,一齐出来,晒得植物枯死,同时又有猛兽、大鸟、长蛇为害人民。那时有一位大力士、神箭手,名叫后羿,善射,他为了拯民于水火,一连射落了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接着又杀猛兽、射大鸟、斩长蛇,为民除害,始得天下太平。又说后羿曾经在西王母处求得一付「长生不死」药,被其妻嫦娥偷食

  • 文章曹操議事台漫筆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18期  作者:陳衛東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曹操议事台 传说故事 避难场所 议台村发展

    截然不同,台上是莲花土,而周围七、八里内都是黑胶泥土;二是一到夏季台上极少有蚊子;三是每逢夏季别处青蛙鸣叫,此起彼伏,而环绕台子的小河里却很少听到蛙声。这是为什么呢!这里有一个动人的传说: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当时,西都长安和东都洛阳都毁于战火之中,成为一片废墟。曹操就想把国都建在沃野千里的许昌。大军浩浩荡荡向许昌开来,走到鄢陵县马栏鎭时,军队粮草告急。曹操想和部将商议一个解决的办法,但马栏鎭一带却没有合适的地点。曹操就命令士兵每人用战袍兜

  • 文章民间传说故事的赊店会馆三结义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6卷 第2期  作者:李延中 出版时间:2014-04-01
    关键字: 赊店会馆三结义 民间传说故事 明代 中原 饮食比赛

    中原古蹟名第一、河南兒女齊讚譽。故鄉古蹟作題目、照題作詩比高低。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