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两岸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棗花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7卷 第1期  作者:王孝松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海峡两岸 思乡小说

    她亲手栽培的那棵枣树结了一荏又一荏,她一粒也舍不得吃,晒干后放在箱子里留结丈夫,表现了一位爱妻一片温馨的爱心。天长日久,不见丈夫归来。这时,本村和附近村庄的一些光棍想娶她,她不嫁,一位小叔想与她成婚,她不肯,娘家人劝她另选门庭,她不允。她说:「俺活着是她家的人,死了是他家的鬼。」就这样,月月年年,年年月月,风里雨里,仍厮守着那棵枣树。她也眞死心眼儿,当初,向她求爱的人很多,有农民、有工人、有军人、还有学生,随便跟谁,还能受那种活寡的洋罪。海峡两岸在这漫长

  • 文章与上海青年漫谈两岸关系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0卷 第3期  作者:菜拮  出版时间:2008-07-01
    关键字: 两岸交流 电视节目 共同发展

    的女朋友到北京出差,我答应他结婚我一定到场观礼,但愿到那时候两岸直航了。他们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普遍都可以收视台湾的电视节目,他们对台湾的民主是肯定,尤其喜欢看演员演政坛人物搞笑,批判政治现象。还有政论节目民众打电话与主持人对谈,对社会现状况讨论、骂领导等,很受当地人欢迎(至少三十出头的人)他们两个说一有时间就看,他们还说台湾的节目看多了连讲话的口音都像台湾人了。内地人吸取台湾这方面知识,对不公平财阀或公共事务据理力争,例如抗议上海到杭州磁浮列车磁波对人体之伤、很多

  • 文章專函 申謝文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23期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申谢文 同乡动态 两岸情谊

    因縁际会 纯属天意 日新月异 相识相惜诚实以待 领受教益 添在五内 情系两地两岸互惠 兆民之期 缔结同好 成功在即云情高谊 恒久永志 承蒙寛待 未报知遇离乡情怯 勿忘告辞 凤栖遥散 不克踵谢我与内眷 深表欺愧 谨以诚心 藉申谢悃耑此敬致许昌市政府市长李亚先生许昌市副市长秦春梅女士许昌市台办主任王铭宇先生鄢陵县县长袁宝根先生鄢陵县统战部部长李淑君女士鄢陵县统战部副部长王丙军先生鄢陵县发改委员会主任葛国民先生姚建业率内眷王 素贞姚 书华姚 君豪敬 启

  • 文章鞏義之行永銘在懷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4卷 第4期  作者:曹尚斌  出版时间:2002-10-01
    关键字: 巩义 海峡两岸 中国文化

    殷盼良久的中原文化重镇之旅,终于在《现代时事杂志社》谢绍愈社长暨本社艺术委员会主席李可梅及台北居仁画会创办人郑翼翔教授,并经李懿道校长、靳荣生、姚民生诸委员、钟德卿秘书等协力洽商河南省巩义市对台办公室、河南鑫旺集团、巩义回郭镇人民政府、河洛书画社、巩义市博物馆等共同举办之「海峡两岸名家书画展」邀请留台各地书画名家,先征集百数十幅珍藏作品,计有李(可梅)姚(民生)靳(荣生)郑(翼翔)钟(德卿)(概依笔划序次,余数十作品略)一并邮寄到巩义博物馆,以便预作妥善

  • 文章詩三首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8卷 第2期  作者:王世揚 出版时间:1996-04-01
    关键字: 诗词 往事回忆 两岸深情 返乡探亲

    一、为王氏家族南京市聚会咏怀——寄台湾四哥正平堂兄正平,长我八岁,自幼哄我玩耍,敎我学习,亲密之情犹如手足。一九四九年广州别后,他去台湾,我留大陆,从此海峡隔阻,音讯断绝,随着岁月之更迭,而思念愈见弥切。后两岸开始通邮,我即投书台湾红十字会,托其将家书转交正平,旋即得到回音,信中对诸兄弟姊妹无任怀念。遂于次年十月偕嫂夫人乘首批直航轮船返抵上海,我亲往黄浦码头迎接,陪同他经由南京返回沈邱故鄕探亲。短短数月之聚会,难倾四十年之积愫,而他亦未能尽晤日夜思念之

  • 文章簡介李彤河的詩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3期  作者:張性荃 出版时间:1992-07-01
    关键字: 李彤河 河南诗人 两岸文化

    李彤河先生,河南巩县人,在巩县文化馆工作,他爱好诗作,近年来在河南报刊发表过不少作品,他的诗蕴含着深远意义,读之令人深思构造之美。新诗之难在于结构,既像散文又像缀句,但韵律自然词意畅达,不讲究文意连贯。前后呼应而却能突显出艺术气氛之美。我与李君有数面之缘,曾寄来两篇诗作在河南「故鄕月明」中原诗人新作选上刊载过,我认为很有意义,更因我们现在是须要两岸文化交流的启端,也是文化的探索不可多得的;因此我才秉承这个意思来推行这位年轻诗人的作品,以此沟通两岸的心声

  • 文章豫北情懷西窗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7卷 第1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怀念故乡 海峡两岸 高安泽

    忧郁十多日,也不幸去世武举孙女·婿亡予丧岳母本为武举孙女,家甚富裕,因英国鸦片毒害中国,岳母的两弟均染上烟瘾,因而遭到鄕里鄙视,无奈二人远走黑龙江,正逢日本侵华,久无音信,岳母的二老双亲,也提早身亡。妻念她的母亲孤苦悲伤,要去山西探望慈母,与我商议,我只得同意。妻临时说又怀孕两月余,期生一子。没想到我随青年军来台,从此天人相隔。两岸通信后,我首问母亲安好,次问妻子情形。家鄕吿我母仙逝,但对我妻,却避而不谈。经多次询问,及返鄕深亲,始知其情如下:千里探母·胎儿

  • 文章(讀者回響)大陸來函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91期  作者:馬光明 出版时间:1996-07-03
    关键字: 海峡 两岸 美德 河南同乡杂志

    敬佩魏仰賢模範家庭盛讚于委員治家格言暨宋代表之書畫作品

  • 文章天倫淚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66期  作者:張德齋  出版时间:1990-04-03
    关键字: 故乡情 诗词 两岸交流

    生逢乱世四十载,顚沛流离到东台,受尽人间百般苦,尝到世上千种灾,异鄕游子天伦泪,午夜梦囘忆归来,今日得偿终生愿,父老亲情拥满怀,天下之富贵团聚,两岸飞鸿乐自在,三月家书金不换,万古留情永不衰。(上六十五期廿八页第二排廿一行「张德斋「经误排为「张德齐」,谨予更正,并向张德斋同鄕致歉忱!—编者—)

  • 文章返鄕探親感賦

    来源期刊:《河南同鄉》 第59期  作者:趙鴻猷 出版时间:1988-07-03
    关键字: 探亲 诗词 感慨 两岸 张国英

    一卯月欣还父母鄕,鄕情仿似古西凉,西凉不识今何样,但愿中华一统强。二感伤往昔离家日,欢喜今朝返里时,故国山河依旧是,童年玩伴发成丝。三离家四十欣能见,今日重逢感谢天,但愿年年鄕里会,不求日日梦中圆。四欣闻两岸准探亲,心内狂欢念故人,旧日亲朋多作古,昔年孺子发成银。五离家日久心常往,今日还鄕不似鄕,斗换星移陵谷变,茫然不识是何方。六 答谢鄕友张国英徐巨灿诗英兄赋就延龄句,灿弟书成万寿篇,友谊鄕情铭五内,盼常聚会享高年。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