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说文解字》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中州文化之旅——汝颍為天下先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6卷 第3期  作者:劉光華 出版时间:2004-07-01
    关键字: 淮阳 文物古迹 甲骨文 说文解字 汉字

    更广泛。后来又有石鼓文的出现,文字转向简捷的方向发展。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主张车同轨、书同文,命李斯作小篆,统一中国文字,通行于全国。汉代有位大学者许慎(字叔重)根据六经文字创作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其中共收字九千三百五十三个,包含六书中的指事一百二十五字、象形三百六十四字、会意一千一百六十七字、形声七千六百九十七字、转注七字、假借一百一十五字。指事兼形声六字象形兼形声五字,象形会意兼形声十二字,会意兼形声三百三十七字。我国文字自此大致定型、现代辞书最多

  • 文章欲入夢鄉惟有杜康

    来源期刊:《鄢陵雜誌》 第27期  作者:王文德  出版时间:2015-01-01
    关键字: 杜康 空桑秽饭 酿酒始祖 说文解字 汝阳县 杜康村 杜康仙庄 刘伶

    杜康周朝时洛阳人。善于制酒,创历史之先河,后人以之为酒的代称。据《说文解字》载,「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故杜康造酒始于夏代。又传,杜康为周代杜伯之后,因其叔父为官不力而诛连全家,他随叔父杜隰逃至河南汝阳,在「空桑涧」一带以牧羊为生。这里流传着有关他「空桑秽饭」的故事:一天,杜康在此放羊,将剩的饭包好放进树洞。半个月后,他又牧羊到此,闻到树洞内散发出奇香。他用手指一尝,醇香无比,便悟出这芳香是树洞中剩饭发酵糖化所致。于是,他懂得了粮食造酒

  • 文章讀《河南省文物交流中心三十年集珍》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42卷 第4期  作者:高安澤 出版时间:2010-10-01
    关键字: 说文解字 文物概述 杂文随笔 河南省文物交流中心 玉器说明与描写 文物介绍 精工雕琢

    前言我出生豫北安阳,很喜爱家乡文物。这本文物二〇〇五年,郑州大象出版社印行,内分玉、陶瓷、青铜、杂器一六〇种彩图和简略文字,我略说明与描写,供多人参考,以期发阳爱乡和敬先祖艺高超群之美意。一、玉器说明与描写《说文解字》:石之美有五德,⒈润泽以温,仁之方也。2·鳃(音思)理知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3.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⒋不挠而折,勇之方也。5.锐廉而不忮,絜之方也。(絜取圆转之义)。仁义智勇还须圆满,眞可贵也。新石器时代已有玉器,商周早期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