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南戏共返回16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漫談河南曲子(續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8期  作者:任敬之 出版时间:1970-08-01
    关键字: 河南戏曲 场合 祭典

    大梁。后迁洛。性喜俳优,善制词曲、工依声,曾参与伶人中演出以迄身死国亡。五代史曾为伶人立传,伶人正式列入史册亦至此始。庄王爷这个称呼(河南戏演员玩友都是这样称呼),应该落在庄宗李存勗的头上才对呀!还有什么纷纷聚讼自讨苦吃。由后唐以迄北宋建都于河南者垂二百五十六年。流风所被,伶人自不能数典而忘祖,庄宗活跃在伶人的脑海里。自是意料中事。以其身份和地位及其热衷于俳优。甚至不惜以帝王之尊而粉墨登场,现身说法,尊之祖师亦不为过。据君辂先生豫剧攷略云:「豫剧历史确有可攷

  • 文章漫談河南曲子(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5期  作者:任敬之 出版时间:1970-05-01
    关键字: 河南戏曲 乐器 组织

    (三)樂器曲子必需樂器配、牡丹還要綠葉扶。才能相得益彰,分外協調。曲子戲草創伊始,樂器簡陋到無可再簡。只是使用鼓板和伴奏的墜子。開場時由墜子拉十八板,演員卽上場度曲。在伴奏樂器於過門時,演員急走剪子股。過門完畢,再行度曲。演者如是演,觀者如是觀。低級趣味的東西,要其適宜各種場合之演出,原無可厚非。旗槍蟒靠戲,木蘭從軍,克敵榮歸等劇,應運而生。簡單樂器,已不足以支持場面。遂把鼓子曲的伴奏樂曲全部使用,還加上梆子戲的全部武場樂器。就戲劇場面組織來說,已算是大...

  • 文章漫談河南曲子(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6期  作者:任敬之 出版时间:1970-06-01
    关键字: 河南戏曲 题材 曲目

    (五)題材吾豫俗曲文學,向來發達,你若能把俗曲文壇作一鳥瞰,定會使你瞪目乍舌,大吃一驚。單就曲子的劇本來源及作者想作一次探討研究實非易事。因爲一人所知有限。而劇本題材淵源無窮,僅就所知略述一二。㈠題材來源:曲子戲很少創作劇本,除少數時事報導外,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由鼓子曲翻譯而來。就文體講多係翻譯體,其源流可分五類:⑴源於傳記——此類題材多採自經史傳記,文飾變化,在所難免,要以忠孝事跡爲選擇對象。例如:吳湘女分琴——本左傳昭公十九年、與十六年,及史記楚世家伍...

  • 文章漫談河南曲子(續)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7期  作者:任敬之 出版时间:1970-07-01
    关键字: 河南戏曲 音韵 曲谱 宾白

    很小。其中变化之处虽多;而第一句末字落音,必须在「1」音阶上。第二句末字落音,必须在「2」音阶上。阴阳句,此调在曲谱中至少有两段,每段两句。曲谱很多,普通有五种。各种曲谱的分别处,在于每段的第一句末字落韵上。纽丝、曲谱有四种。中有三种大致相同。此三种在习惯上唱至末段时,系反复记号,反复来唱,如不及复,则一直唱下去与过门相接。有时候连过门也要省略的。五、反复曲谱—有一种曲调的曲谱。其中有一段,自相迥环,处曲时须反复唱奏。例如背工、剪剪花、一串铃等调均属

  • 文章靑年魂林覺民(河南曲子)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卷 第9期  作者:王立忠 出版时间:1970-09-01
    关键字: 林觉民 河南戏曲 人物事略

    剧中人】1林觉民2陈意映3革命志士(四人)4店家(可后赶报子,中军、家院)5张鸣岐6李准7俏美人8报子9清兵(四人)10中军11林敬齐12林帼侠13林依新14林可山15家院16赵振亚17林母18刽子手(二人)第一场 送别生:林觉民,以后简称林;旦:陈意映,以后简称陈;同上。林,蓝色长衫,黑色帽垫,黑布鞋,白袜,腰系丝縚,貌端正,颖悟俊秀,眉宇间有英豪雄迈之气。陈,女天靑帔,一般靑衣打扮,贤慧知礼戏台上是一条大路,这里是福建闽县西关,林觉民要到香港去,他

  • 文章河南墜子 賭博之害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24卷 第2期  作者:牛一峰 出版时间:1992-04-01
    关键字: 河南戏曲 坠子戏 赌博危害

    海外青山樓外樓,中共起來又擾亂。家家户户電器化,寶島歌舞幾時休,談談打打計多端,台灣天堂賽樂園。暖風薰得游人醉,得寸進尺大陸佔,一切建設爲民眾,直把台灣作汴州。自從大陸陷中共,十大建設擺眼前。四句閒言歸正傳,政府播遷來台灣。這些實事且莫敘,拉拉絃子説一段,政府播遷到台灣,説説爲人正規律,開書先説那一段,人民生活大改善,世間爲人首孝道,諸位請坐聽我言。實施民主與憲政,父母恩深似海底,七七事變爆發起,農民誄者有其田。堂前父母多行孝,平地風波起狼煙,政治明朗文...

  • 文章南戏讲究眞情流露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7卷 第5期  作者:陳宏  出版时间:1985-05-30
    关键字: 河南戏曲 豫剧队 豫剧品评

    陆战豫剧队在台北的人缘很好;不论什么时候演,总是把台底下「暖」得「热烘烘」的。河南老鄕固然是多来捧场,就是一些年轻的学生们也常为座上客。「河南戏怎么会那样的使人感到亲切?」有位大学生模样的人在文艺中心的大厅里问一位老先生。「它怎能不亲切?」是满口的浓郁鄕音:「从前,在家鄕,只要在平地上放一张桌,两把椅子,周围再用几条板凳一隔,就可以开戏了,演的人,和看的人,没有距离,所以演的人也要和看的人一样,不但说话要「白」,要使每个人都能听得懂,就是「唱」也要和说话

  • 文章閒話「蔡伯喈與趙五娘」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11卷 第5期  作者:王立忠 出版时间:1979-05-25
    关键字: 《蔡伯喈与赵五娘》 元末南戏 戏剧评论 戏文故事

    蔡伯喈,生於西元一三三年,出生於陳留郡的蔡家村,一千七百八十多年以後,筆者生於是地,對其事略有所聞。蔡伯喈是尉氏人根據史書記載,蔡伯喈是東漢陳留郡人;又有說是:陳留郡圉人;按:陳留郡,就是現在的河南省陳留縣,在開封東南方向,約六十華里處;晋朝的時候,稱爲陳留國,後又改爲郡,隋朝改屬開封隸轄;這個地方,最早屬於鄭國,地名「留」(與張良封地不同,張良封爲留候之留,在江蘇沛縣東南。);鄭國,就是現在的河南省鄭縣與新鄭縣;後來「留」被陳國合併,改稱陳留。陳國,是...

  • 文章宛梆創始人張蘊璞傳略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1卷 第1期  作者:張明道  出版时间:1999-01-01
    关键字: 张珊 张蕴璞 宛梆 河南先贤 河南戏曲

    」由是,公议班即奉「湖海共处,技艺相磋」为箴铭,各色行当之间,演唱与弦奏之间,配合默契,融洽无间,每所演出,歌舞丝竹之凝,益称炉火纯青焉。[2]公卒于清光绪六年十二月,享年六十有七。此后,历经清末、民国,公议班虽几易其主(四张、岗底案、齐营、赤眉刘姓),然脉有绵亘,代有传承,该班艺人仍以「老张珊班」之名号而自矜自励,技艺之修,未或稍怠。迄今,此一稀有剧种历百余载而不衰者,虽群秀代起,迭经改进,然微公创始培育之功,难得睹此异朶也。故公之誉载中原、声著竹帛者,实

  • 文章「梨園春」梨花遍地開

    来源期刊:《中原文獻》第33卷 第2期  作者:王荻 出版时间:2001-04-01
    关键字: 戏曲擂台赛 梨园春歌词 南戏

    我和诗人痖弦平生爱看戏;就是爱看戏。今年春天,痖弦回南阳探亲,路过郑州,带回来许多家乡富有的剧艺VCD光碟片。有梨园春、河南戏曲荟萃、现代京剧精选、中国戏剧大全、河南民歌精品、名人名歌辑;另外,还有曲剧「屠夫状元」及「卷蓆筒」,梆子「下陈州」及「铡美案」,另有越调「七摛孟获」及「诸葛亮吊孝」等。其中「梨园春」一共二十片,内容丰富,多彩多姿,令人目不暇给,那「梨园春」的主题曲是:我是你的朋友,名子就叫「梨园春」。婉啭高吟低唱,赤诚服务一片心。中原戏曲韵味鲜

共16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