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经过共返回11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杜甫流亡成县的经过及其著作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1期  作者:犀牛望月  出版时间:1973-02-01
    关键字: 成县 杜甫 史料记载 流亡经过

    四周,古木参天,石碑林立,历代吟咏很多,文人雅士,经过成县者,必多莅止。可怜杜甫当年在成县只住了两个多月,就又流亡到四川成都去了。在这两个月中,是他有生以来最艰苦的岁月,他全家人好多次以草根树皮度日,杜甫有时在大雪纷飞中用铁铲寻掘黄精糊口,有时竟空手而回,成县的气候虽然比天水好,但在十月却也就是木弃脱落的季节了,全家人没有饥饿而死,总算上天有好生之德。此时的杜甫已经四十八岁,他虽在饥寒交迫之下,但仍能写成他的代表作「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在这个歌里,他

  • 文章弔周學長化南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42、43期  作者:朱桂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怀念故友 探病经过 追思缅怀

    是人都要经过生死关,化南兄自然也不能例外。恨只恨来得太快、来得太突然,事先毫无征兆,令人惊惶失措,不能不埋怨昊天昏愤、生死无常了。朋友中,数化南兄的身体最棒了。他靑年时,是著名的拳术高手、篮球健将;中年时,驰骋运动场上,仍能和年轻小伙子争一日之长;老年时,以一套揉合气功与拳术、内外兼修的健身操、鍜炼自身,也辅导友人,不!他根本没有老年,七十多岁,仍然生龙活虎,一如靑壮年。他心胸开朗,性格随和,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乐天安命,随缘自然。与人相处

  • 文章輔助國家進步一隻看不見的手——主計制度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42、43期  作者:汪錕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主计制度 独创制度 演进经过 发展成就 演讲稿

    主计制度的演进经过(这只手成长的过程)主计制度创立于民国二十年,迄今已有五十六年的历史,回顾这一制度的成长过程,可以说历尽难辛,一言难尽。它的能否有效实施,与国家的兴衰治乱,互为因果,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创制初期,虽然国家统一之局初告完成,但政府官吏贪渎风炽,各方财政割据依旧,在这样的客观环境之下,此一以树立廉能政治为号召的新制,不易多所展布;自民国二十六年抗战军兴,以迄民国三十八年,国家更是处于内忧外患,战乱频仍的局面,主计工作更无法在实际上有所作为。尽管如此

  • 文章甘肅文獻薈要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24期  作者:郭學禮 王禹廷 賈湖亭 出版时间:1985-08-01
    关键字: 《甘肃文献》 创立缘起 基本目标 成立经过 组织系统 编辑方针 发行概况

    之士,为朝野所注目,如东汉的皇甫规,唐代的段秀实,明代的邹应龙,清代的吴可读、安维峻、牛树梅等均为维护正义,置死生于度外的正人君子,实在値得后人崇仰效法。「甘肃文献」以表彰前贤德业,宣扬地方精华,使后人崇仰爱护,增强爱国爱鄕之心,而以光复大陆,拯救同胞为吾人共同努力的基本目标。三、成立经过民国六十一年夏初,国民大会王代表禹廷,监察院李参事世勋(现任考试院考试委员),立法院王主任向南及贾湖亭敎授等多人于同年七月十三日将创办甘肃文献案提请甘肃同鄕会理

  • 文章西北藏族的賽馬會福建「泉州晚報海外版」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70、71期  出版时间:2008-01-01
    关键字: 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 赛马会 历史传说 活动经过

    截然不同。走马比赛要看走马的走法(姿势)、速度和耐力等。要在这几个方面取胜。不仅马要好,而且骑手的骑术亦十分重要。当信号发出后,骑手扯扯缰绳,吆喝一声,用脚蹬稍击马肚,马便迅速进入竞争状态。骑手随着马的晃动节奏摇摆腰肢,使人马动作统一、和谐,飞步向前,冲出终点。这样一组又一组,经过三五天的艰苦比赛,才能决出前13名。赛马会在天祝的气氛不亚于春节,其时人们也缝制新衣,炸油果,磨炒面,宰杀牛羊。除县办、乡办赛马会外,其余赛马会都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性质的宗教活动。每一处

  • 文章六十年後憶西訓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60、61期  作者:汪弘毅  出版时间:2003-01-01
    关键字: 抗日战争 中央训练委员会西北干部训练团 受训经过 结训赋归

    行政人员。我的受训经过我是民国卅三年秋参加甘肃省举办之公务员普考,合作事业管理人员考试及格,后调去受训,自九月初至十二月中,为期三月有余。兹将在训期间,感受较为深刻者,就记忆所及,随笔胪陈,以记其略,重温旧趣。兹按食衣住行,列陈于后。「食」:每人每日给与,主食廿五两面粉,副食费不详,一日两餐,每餐馒头有二,用餐时,六人一组,席地而桌,每桌水溜白菜一碗,六人共用,蒸笼水代汤,大水桶承装,漱口缸充碗,任君取用。一菜一汤,日日样同,汤清菜淡,一目了然,盛合「简单朴素」之求。因飮食

  • 文章天馬(銅奔馬)軼聞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40、41期  作者:張澎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马踏飞燕 天马超龙雀 铜奔马 出土经过 东汉文物

    甘肅武威出土的東漢 銅奔馬銅奔馬是一九六九年甘肅省武威市雷台東漢墓中出土的,距今約一千六百多年(公元二二—二二〇年)。馬通高三四·五厘米,身長45厘米,作昂首嘶鳴、飛奔前進狀。爲了顯示奔馬的飛馳,作者大膽想像,別具匠心地使支撑馬身全部重量的右後足,放在一只飛鳥身上,其他三足騰空,既表達了「風驰電掣」的速度超過飛鳥,又巧妙地利用飛烏的軀體,擴大了著地的面積,保證了奔馬的穂定,從而賦予作品以深刻的意境,表現了豐富的浪漫主義色彩。古代不知名的藝術家的這一傑作,不但...

  • 文章中國石油工業的濫觴 老君廟的故事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40、41期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中国石油 抗战作用 研发经过 民族精神

    我國石油工業,自民國二十八年在老君廟開鑽第一口油井起,就在萬里長城西端的嘉峪關外祁連山脚下開始萌芽—這就是中油公司,我國石油工業的翹楚,他的源頭。從嘉峪關到玉門油礦一路盡是戈壁灘,除矮小的駱駝草外,旣無樹木,也無人煙,是個不毛之地。老油人闢地墾荒引石油河的水、用「乾打壘」爲牆、自設糧食和麵粉廠,自辦農場生產蔬菜維生。在四處無人的戈壁灘上,打造出一座生機勃勃的油礦城市。夜間電燈一亮,滿山輝煌,人稱「小上海」。才解決了油礦職工生活問題,油礦創業之艱難更反映在...

  • 文章敦煌藝術劇院來台演出經典舞劇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46、47期  作者:李玉成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敦煌艺术剧院 《丝路花雨》 演出经过 敦煌演出代表拜会同乡会

    「絲路花雨」遍灑寶島光大敦煌藝術·爲甘肅爭光甘肅同鄕會給予熱烈歡迎大力協助民國八十四(九五)年十月,甘肅敦煌藝術劇院,應傳大藝術公司邀請來台,演出膾炙人口的該院招牌舞劇「絲路花雨」。該院舞者俊美,舞藝精湛,服裝華麗,佈景壯觀,大受觀衆歡迎喝采和傳播媒介的稱讚好評。敦煌劇院藉著演出「絲」劇,不僅向台灣同胞,介紹了當代中國舞蹈經典作品,光大了獨特的敦煌藝術,發揚了中華文化,而且加強了海峽兩岸之間的文化交流工作,增進了兩地之間同胞的了解,更具深意的,是由於敦煌...

  • 文章追憶台灣行

    来源期刊:《甘肅文獻》 第46、47期  作者:柳鴻鼎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追忆台湾行 活动经过 往事回忆 两岸交流 《丝路花雨》舞剧

    载誉出访过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所到之处,无不引起轰动。很早以前,敦煌艺术剧院的艺术家们就有一个强烈的愿望,要早日到台湾去,要让台湾同胞也能亲眼看到复活了敦煌壁画的这一祖国艺术瑰宝。经过两岸同胞的积极努力,多年的愿望这才得以实现。演出敦煌艺术舞剧轰动宝岛这次赴台交流演出,演出团全体演职员怀着弘扬民族文化的美好心情,对每场演出都一丝不苟,全身心地投入了艺术的再创作之中。演出非常成功,几乎场场爆满。演员以心起舞,不仅演活了古代丝绸之路上一段特殊的历史使命,而且赋于

共11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