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考古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臨汾有關帝堯古蹟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1期  作者:劉震慰  出版时间:1973-01-25
    关键字: 帝尧古迹 史料记载 考古 古迹参观

    相当于今日的大学水准。试译为语体:「助我民众各得其所,政府自当倾力以赴;顺应自然循循善诱,民乐而从无需强求。」在县城东北四十公里,浮山县境内的尧帝村,有一个高达一百五十尺的大土堆,广达二百余步,当地父老称之为「神林」或「神临陵」,相传就是帝尧的陵墓。金泰和二年(西元一二〇二年),还立了帝尧陵的碑记。我国考古学家李济之博士曾亲往考查,在他的「晋南调查记」中指出,认为这一土堆,不像是后世人工堆筑的伪造品。(注:④帝尧茅茨土阶碑)

  • 文章夏縣西陰村五千六百年前的蠶繭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7期  作者:羅強智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李济 考古研究 蚕茧介绍 相关历史

    今年九月一日,文建会及中央硏究院历史语言硏究所,以及故宫博物院等单位为纪念考古学家「李济先生百年诞辰纪念」,特在外双溪故宫博物院一楼展出李济先生为中国考古重大的贡献,同时展出李济先生与董作宾先生于民国十七年十二月起主持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墟的发掘与硏究工作,前后历九个年头,掘出的文物相当丰富,对我国考古人类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同时让李济先生在考古硏究工作上的努力,能够影响后世。李济先生获有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抗日期间任南京博物院筹备处主任。来台后曾担任

  • 文章蒲縣礦物畜產簡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7期  作者:常福順 安雙荃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矿物畜产 相关简介 历史考古 地区资源

    蒲县,位于吕梁山脉南端西坡之中,境内三面群山环绕,五川湴壑相通,昕河一水贯全境。全县辖四鎭十一鄕,总人口九万人,总面积为一五一〇·六一平方公里。蒲县历史悠久。据薛关鎭龙王庙细石器遗址考古证实,距今一·三万年以前已有人类活动的足迹,相传公元前四二〇〇年前,尧帝大师蒲伊子曾隐居于今太林鄕蒲伊村,被尧封为“蒲子国”地,县名由此而来。在位于县城东五华里的柏山之巓,东岳大帝黄飞虎的行宫东岳庙,气势宏伟,魅力不凡。它是一座集元、明、清建筑为一体的建筑群,至今仍保存

  • 文章垣曲發現人類始祖化石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8期  作者:孟慶平 出版时间:1996-07-01
    关键字: 人类始祖化石 考古发现 相关研究

    中美聯合科學考察隊不久前在山西省垣曲縣寨里村考察時發現了一塊完整的靈長類動物下牙床化石。據中美聯合考察隊領隊、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和古人類硏究所副硏究員王景文先生分析:這副下牙床門齒比犬齒小,下頷角圓,下巴直立,體現了高等靈長類動物的特點。而低等靈長類門齒向外突出,門齒大,犬齒小,下頷角向後突。這表明早在四千多萬年前黃土高原就出現高等靈長類動物,即猴、猿、人的祖先,比非洲早至少五百萬年。當時這個地區氣候溫暖、濕潤、湖泊交錯,茂密的闊葉林裡生長著種類繁多的...

  • 文章魏國·魏城·魏風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6期  作者:景昆俊  出版时间:2010-07-01
    关键字: 古魏国 历史变迁 古魏城 考古发掘 《魏风》

    到汾水之滨呢?古魏国存世五百余年,但由于历史记载残缺,见诸史籍的事件,只有「芮万入魏」一事。《左传·昭公四年》(前七〇九年)载,地处黄河西岸的芮国发生内乱,其国君芮伯万之母芮姜「恶芮伯之多宠人也,故逐之,出居于魏」。那时的芮国在今陕西大荔县东黄河滩上的原朝邑县(五〇年代被黄河水库淹没)境内,其城南有南芮鄕、北芮鄕或称王城的地方,即其国都。[2]这个芮万,被母亲赶出,逃亡到邻邦魏国,魏人让他留住于今芮城县西十公里的郑村,筑城而居,作「政治避难」。到次年冬天

  • 文章趙洪縣發現甲骨文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5期  作者:羅強智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甲骨文 相关简介 史料记载 考古成果

    判定孰先孰后了。硏究甲骨文的「甲骨四堂」董作宾先生,生于光绪廿一年(一八九五),其曾以十年时间在河南安阳小屯参于殷墟甲骨的发掘工作。尚有一批考古学者共同参与,不仅掘出大批甲骨,并测绘出殷商时代宫殿的遗址全貌。而且发现了彩陶、黑陶文化乃至各种名贵的古器物。泰半珍藏在中硏院历史语言硏究所。董作宾先生的学术地位的「殷历谱」,是甲骨卜辞中有关天文历法的纪录,推正历史年代,曾将中国信史向前推进两百余年。因为甲骨是用来占卜的工具,甲骨文都是关于占卜吉凶判断祸福以及殷商晩

  • 文章「山西襄汾县考古新发现」中华文明起㸃前推五百年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7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 考古新发现 文化价值

    二〇一〇年七月二十九日至十月十日,首都博物馆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硏究所将共同推出大型考古展,展出考古所六十年的重大成果。一般认为:中华文明从夏开始,但是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近年的考古发现表明,早在尧统治时期,文明的构成要素如文字、青铜器、城廓均已出现。【证据一:文字】本次展览中展出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文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硏究所所长王巍介绍,这是一个「文」字,用红色笔涂抹、铭刻在陶器上。与早期的文字雏形不同,这个「文」字的笔顺书法与后代甲骨文、金文中的「文

  • 文章太原晉國春秋大墓及殉葬車馬簡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8期  作者:陳利軍 出版时间:2006-07-01
    关键字: 晋国春秋大墓 赵鞅 殉葬品介绍 考古研究

    一批古墓葬。文物部门闻讯后立即组织人员对该地区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考古调查,并查阅了历史档案资料,认定这裏是一处延续时间长、古墓葬比较集中的一片古墓地。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考古发掘队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在扩建工程范围内,自一九八七年七月至一九九〇年十二月底,共钻探发现古墓一三五〇余座。这批古墓的年代,最早可上溯到夏代,相当于二里头文化时期的太原东堡类型,下历春秋、战国、秦汉、北朝、隋唐、北宋初年。以战国、唐两代墓葬数量最多。在这一大批古墓葬

  • 文章漢匈白登之戰古戰場考察記(下)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9期  作者:靳禾生、謝鴻禧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汉匈白登之战 野外考察 历史记载 考古成果

    三、野外考察所見之白登今大同市區東北御河《水經·㶟水注》如渾水東岸水泊寺鄉西北境的古城村,為漢代平城遺址。以此為坐標,其東北一帶—亦即今大同市東北一線宏觀地形:古城(平城)東北七里唯一的山體為馬鋪山。馬鋪山自然就是漢服虔所謂的「白登,臺名,去平城七里」的白登臺了。馬鋪山,位于東經113°22′,北緯40°8′,當古城東北約三公里左右,即服虔所說七里。山體黃土丘陵地貌,為一南北走向坂條狀黃土丘陵,周圍約七點九平方公里;海拔一三〇三米,高出御河(一〇三四)二六九米;四...

  • 文章我國古人類發展史上的重大發現——丁村文化遺址——介紹丁村舊石器中期文化遺址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1期  作者:邱文選 出版时间:1993-01-01
    关键字: 丁村文化遗址 考古资料 历史记载 旧石器中期

    丁村原係汾城縣第二區的一個村莊,襄陵汾城合併後歸襄汾縣城關鄕管轄。編者識。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