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地理位置共返回1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二)閒田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期  作者:呂瑞 出版时间:1974-01-01
    关键字: 闲田 历史韵事 地理位置

    黃河流域,是東亞古代文化的源泉,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生長的搖籃,到處都有古蹟,史乘班班可考,而「閒田」的歷史韻事,也曾放出燦爛的光輝。在山西省的極南邊界,有一條東西橫亙的高地走廊,北負中條山,南瀕黃河岸,登臨此境,可以西眺秦地,南瞰豫壤,居高臨下,地勢雄偉,爲晉南的天然屛障,也是古今兵家必爭之地。此高地走廊之中央,有兩個歷史古國的遺址,這就是周代初期的虞、芮兩個小小邦畿,虞居東,卽今之平陸縣境,芮處西,卽今之芮城縣境,平、芮兩縣,壤地毗連,其交界處,是一片平...

  • 文章忻州故鄕逸事(上)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2期  作者:董全庚 出版时间:2008-07-01
    关键字: 故乡忻州 地理位置 风土习俗 摔跤 耍狮子 祈雨

    故鄕,因爲是出生地,縈繞一生,回味無窮。從朦朧到睜眼望天,從咿呀學語到朗誦詩書;從咫尺小天小地裏走向世界;從父母的襁褓中到自力更生,以至爲人夫、爲人父,爲國作事,而又天年垂暮;無論談古論今,還是展望乾坤,莫不繫及故鄕。故鄕在北齊時建平寇縣,於此設郡,延續近百年。初唐時建新興郡,城遷至現在的忻州市忻府區。縣不存,遂直呼故郡;又產靈芝,書名爲芝郡。離城毀撤郡將近一五〇〇年,當地人至今仍呼故郡,何等親切而有古韻。故鄕在牧水之陽。牧水從西南叢山中沖出,到忻府區南...

  • 文章發鳩山與「精衛填海」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0期  作者:牛向明 出版时间:2007-07-01
    关键字: 发鸠山 地理位置 精卫填海 历史传说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發鳩山因「精衛填海」而揚名。發鳩山發鳩山之名最旱見於「山海經、北次三經」:「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又據「書、禹貢」載、「此山別名鹿谷山,發鳩山下有泉,乃濁漳南源」。「後漢書、郡國志」:「長子有發鳩山,漳水出焉」。「書、禹貢」亦曰,漳之源又名濁漳。發鳩山位於長子縣城西二十五公里處,海拔一六四六、八公尺,山頂有南崖宮,真武宮,醫祖廟等建築物。山之東麓下有濁漳源頭,自古建有「神泉廟」,也叫「女媧廟」。宋代政和元年(...

  • 文章后土祠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2期  作者:董仲民 出版时间:2008-07-01
    关键字: 后土祠 地理位置 历史记载 建筑介绍

    后土祠位於萬榮縣榮河鎭二十里的黃河脽上,這裡面臨滔滔黃河,背倚呂梁山,左孤山稷峰,扶山帶水,物產豐富,是中華民族最早發祥地。黃河脽上《漢書》載稱汾陰脽,《水經注》載:「有長阜,背汾帶河,長四五里,廣二里餘,高十丈,汾水臨其陰,西入河」。因其地高起,故以人尻脽而名之。在東周時屬魏,亦稱魏脽;秦惠王時伐魏,渡河取汾陰,就是這個地方。相傳爲上古的盤古開天闢地處」。后土娘娘摶土造人、煉石補天,均由脽上而爲,是中華人類的根、祖、源。有軒轅黃帝在此掃地爲壇,祭祀后土...

  • 文章昔陽的山川名勝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5期  作者:李玉璽  出版时间:1985-01-01
    关键字: 昔阳县 地理位置 下辖地区 山川名胜 相关诗句

    昔陽縣之疆域位置昔陽周舊志爲東山皋落氏之國,漢置沾縣,東漢末立樂平郡。自此而後,歷晉、隋、唐、宋、元、明迄淸,郡縣廢置不常,而樂平之名不替。民元後,以與江西之樂平縣名重複,因本縣爲春秋時肥子封地,其都昔陽城在焉,遂改爲昔陽縣。縣之疆域,東西廣二百四十里,南北袤七十里。東至河北贊皇縣界,黃沙嶺、石板村,百二十里。少南至縣治一百八十里。西至壽陽縣界堡底村,一百二十里。南至和順縣界松子嶺四十五里縣治九十里。北至平定縣界風火嶺、二十五里,縣治五十里。東南至邢台縣...

  • 文章山西民俗文化發展概述(上)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2期  作者:張余 曹振武 出版时间:2008-07-01
    关键字: 山西历史沿革 地理位置 自然资源 民俗文化发展脉络

    民俗,是生活在一定区域的人们日常的经济生产、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宗教信仰、文化娱乐、巫术禁忌等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行为模式。有了它,使平平常常的生活富有生气,使周而复始的岁月色彩斑斓。丰富多彩的山西民俗,是在山西独特的地理环境、自然气候、社会演进等诸多因素互相作用彼此适应的过程中产生、传承和发展的。一、山西的历史沿革、地理位置及自然资源山西省地处中国华北平原西部的黄土高原上,因位于太行山之西而得名,古人以西为右,因而别称「山右」;又因位于黄河之东,亦称

  • 文章山西頌:山之西、河之東、人之傑、地之靈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6期  作者:楊建峰  出版时间:2010-07-01
    关键字: 山西颂歌 地理位置 历史文化 旅游资源

    人们从深圳大槪可以看到二十年的中国,从北京可以看到二百年的中国,从西安可以看到一千年的中国,而在山西,你可以看到什么——五千年的中国!从人类的始祖开始,中华民族就繁衍、生息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从神农尝百草到三皇五帝,中华民族的先祖们就在运城、长治等山西东部南部地区生存下来,进入春秋战国时期,太原逐渐成为政治经济中心,这个时期一直延续到赵光义屠城之时,然而在其后的岁月中,晋中崛起了一批豪商巨贾,山西又成为「海内最富」地区。如果说是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气候

  • 文章吕梁市臨縣磧口古鎮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3期  作者:謝洪濤 出版时间:2009-01-01
    关键字: 碛口古镇 地理位置 建筑规划 历史记载 晋商文化 发展机遇

    磧口,被譽爲「人生必去的十座小城」之一。磧口,位於山西省臨縣最南端,一座倚在黃河東岸呂梁山懷抱裏的典雅古鎭,曾在明清時期極度繁華,因長時期占據北方商鎭龍頭位置,故有「九曲黃河第一鎭」之稱。今天,就讓我們在黃河明珠的靈光裏,品讀這山水風光、人文歷史。磧口古鎭面積約二平方公里,是磧口景區的核心區。古鎭的明清建築群以臥虎山爲依托,分佈在一條五里長街與十一條小巷中。總體建築風格粗獷豪放,以晉西北黃土高原特有的「明柱廈檐高圪台」爲主線,和自然的山形、水勢渾然一體,...

  • 文章垣曲梅花石 精美走天涯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7期  作者:王志超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垣曲梅花石 地理位置 石文化 艺术价值

    有一首歌唱道:「精美的石頭會唱歌。」只有眞正懂石的人,才能體味出這句歌詞的內涵。垣曲縣有種獨特的石頭叫「梅花石」,還有一群「石頭迷」,他們因爲有共同的興趣愛好而結成「石友」,由此衍生出了垣曲的「石文化」。垣曲縣地質結構非常複雜,中華母親河——黃河在這裏綿延了八千餘公里,垣曲縣境內的西陽河、沇西河、亳清河、板澗河、五福澗河五條河流從不同的河口匯入黃河。在這樣的外界環境的作用下,無數石塊剝離山體,墮水入河,激蕩磨洗,漸漸形成五顏六色的畫面和千奇百怪的造型,從...

  • 文章謁中山陵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6期  作者:呂耀忠  出版时间:2010-07-01
    关键字: 中山陵 地理位置 建筑介绍 孙中山 生平事略

    我每次去南京都要去拜謁中山陵。前幾年有機會又去南京,除了謁陵外,又拜訪了《孫中山紀念館》,進一步探訪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的足跡。中山陵位於南京東郊的紫金山。紫金山又名鍾山,古稱金陵山,鍾山之名始見於秦代。鍾山雄偉壯麗,氣勢磅礴,蜿蜒如蟠龍,有「鍾山龍蟠」之美譽。雄偉莊嚴的中山陵就座落在巍巍鍾山之南麓。走進陵區只見綠波樹海,碧瓦銀墻,莊嚴肅穆。在陵區入口處,矗立著用花崗岩建造的精製而壯觀的牌坊,牌坊橫匾鐫刻著孫中山先生手書的「博愛」兩字。前行走進陵門,只見...

共13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