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吴禄贞共返回3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吴禄贞与辛亥革命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0期  作者:沈雲龍 出版时间:1992-07-01
    关键字: 吴禄贞 辛亥革命 政治背景 滦州会议

    中枪死,遂推第四十三混成协协统姚鸿法(日本士官三期工科毕业)为都督,姚以其父锡光任陆军部侍郞,辞不就;乃改推第八十六标标统阎锡山(日本士官六期步科毕业)为都督,陆军小学堂监督温寿泉(与阎同期砲科毕业)为副都督。自是而后,各省纷纷响应独立,几及全国三分之二,淸廷顿呈瓦解土崩之势。其间尤以第二十鎭统制张绍曾(日本士官一期砲科毕业)之驻兵滦州,第六鎭统制吴禄贞(日本士官一期骑科毕业)之控扼石家庄,掌握京汉路南北交通之咽喉,不仅足以胁制淸廷,亦左右辛亥革命之重要关键

  • 文章孙中山先生悼祭「燕晋联军都督吴禄贞」文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2期  作者:執中 出版时间:2008-07-01
    关键字: 吴禄贞 燕晋联军 太原辛亥革命 孙中山祭文

    吴禄贞:湖北人,清末第六鎭统制,驻山西娘子关外的河北省石家庄,地当京汉铁路与正太铁路交会处,亦为军事要冲。辛亥革命,十月十日武昌起义。十月二十九日(阴历九月初八日)太原光复后,吴禄贞将军约山西都督阎锡山密晤,率其旅长吴鸿昌、参谋何遂,十一月四日(阴历九月十四日)与山西都督阎锡山密会于娘子关滑(乏)驴岭,决定组成「燕晋联军」,吴为都督,阎为副都督,断绝南北交通,阻止袁世凯北上,接应武昌革命军,联合滦州第三鎭统制张绍曾进取北京推倒清朝。清帝之六鎭新军中,四鎭

  • 文章吴禄贞被刺,阎、温由太原南北分进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7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辛亥革命 刺袁方案 吴禄贞被刺 三镇兵入晋 晋南革命

    武昌起义之初,北京清政府曾经派遣陆军第六鎭(即师)全部沿京汉路南下,原拟参加进攻武汉。六鎭的鎭台是吴禄贞,湖北人,系同盟会员。嗣因山西近在北京肘腋,已先发生起义行动,遂又令吴鎭留驻石家庄,停止南下;并派吴禄贞为山西巡抚,带兵入山西,鎭压革命。吴到石家庄后,与阎、温等互相派人联络,约定娘子关会面,共商北方革命大计。当时山西方面,前往参加娘子关会议的有阎锡山、温寿泉、赵戴文、黄国梁、姚以价、马开崧、乔煦等。当经会议决定:组织燕晋革命联军,吴任大都督,阎为副

共3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