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历史沿革共返回1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山西省議會省議員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9期  作者:郭榮生  出版时间:1977-01-01
    关键字: 议会 议员组成 历史沿革 袁世凯

    本文係拙著「山西民意代表」(約七萬字)之一節,自問遺漏殘缺,未臻完善,刊佈目的,意在抛磚引玉,期望各同鄕惠予修正補充,俾可於來日出版時,予以改正!本文之草撰,苦無統系完整之文獻可資參考,各縣省議員之姓名略歷,皆由探詢而來。筆者所熟識之同鄕,請敎殆遍;不熟識之同鄕,依同鄕會登記簿册,厚顏冒昧,屢以函件電話煩擾,前後千餘次。現僅獲知七十五縣,尙有三十縣之省議員,不知爲誰,祈本文未列縣市之同鄕,將貴縣歷屆省議員之姓名,別號,出身,略歷,不棄見吿爲禱!已知之七十...

  • 文章山西省銀行之沿革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期  作者:郭榮生 出版时间:1973-07-15
    关键字: 银行 历史沿革 规模机构

    本文係拙著「中國省銀行史略」之一節,草成十年,參考資料,無出自晉省者,誤訛掛漏,意料中事,敬請同鄕賢達,省行同仁,不吝敎正!作者

  • 文章憶故鄉——大同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期  作者:北亨 出版时间:1974-01-01
    关键字: 回忆故乡 历史沿革 名神古迹 寺庙建筑

    日寇、**迫使我獨自一人,離鄕背井,流浪半生,嘗於公餘之暇,懷「事、畜」之念,因而憶及故鄕—大同。大同,是何等高貴之名詞,在禮記有禮運大同篇,在南北朝梁武帝蕭衍及遼太宗耶律德光,均以大同名其年號,在國歌有以進大同之詞,而地方亦有以大同命名,其較著者,則爲山西北境之大同縣。生於斯,長於斯,對大同不禁有無限之感懷焉!據志書記載:「大同,周爲大同川地,春秋時北狄所居,戰國時屬趙,武靈王置爲雲中郡,秦屬雁門郡,漢置平城縣,後魏徙都於此,置司州牧,又置北恆州,高齊改...

  • 文章談三晉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期  作者:王止峻 出版时间:1973-07-15
    关键字: 三家分晋 历史沿革 晋文公

    山西省,古稱晉國,亦稱三晉,援據歷史紀載,述其緣由。中華國土,有正確歷史的紀載,始於唐堯虞舜時代,距今已四千二百餘年,書經上的堯典舜典,和論語、孟子,都有紀載,孟子說:「當堯之時,水逆行,汜濫於中國」,這中國二字,大部指中東部之河南省平原地區,山西省南部有太行山、中條山屛障,地勢高亢,水難浸及,適於建都,故堯都平陽,舜都蒲坂,禹都安邑,降及有周,成王封其弟叔虞於唐,地當在晉南平陽府一帶,至於太原附近晉祠風景區之晉祠二字,卽爲紀念唐叔虞而建之祠,唐柳宗元之...

  • 文章山西省惟一的霍州市『州署』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2期  作者:牛元方 出版时间:1993-07-01
    关键字: 历史沿革 霍州州治 州署的兴建 结构布局

    霍州市『州署』,是我省現在保留較完整的古衙門建築之一。公元一九六五年,山西省政府公布爲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屬省級重點保護文物。這座『州署』,規模壯闊,建築宏偉。其所以稱爲惟一者,還不在於建築之精嚴,而其出發點原來是要作爲『國王行邸』而擴建的。故其設計就高出其他衙門一籌。因高敞之地形,尊行在之莊肅,精心籌劃,處置縝密,其牌坊之稱體,大門譙樓之適當,丹墀之寬闊,儀門之崇峻,甬道之曼迥,戒石亭之典雅,月台之坦蕩,親民堂(大堂)之高明,二堂之靜肅,內宅之幽深,遠...

  • 文章山西大學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2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93-07-01
    关键字: 山西大学 历史沿革 相关概述

    山西大學是一所擁有社會科學、人文科學、自然科學、管理科學、教育科學和藝術、體育等學科的綜合性大學,位於山西省會太原市,占地面積五一·二公頃,建築面積二一·七萬平方米。校園綠樹成蔭,環境優雅。山西大學創辦於一九〇二年,是中國高等學校中歷史悠久的幾所老校之一。九十年來,學校由最初的「山西大學堂」先後改稱爲「山西大學校」、「國立山西大學」和「山西大學」,辦學規模不斷發展,迄今已培養各類專業人才五〇、〇〇〇多人,爲山西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學校設有...

  • 文章堯廟游記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5期  作者:牛元方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尧庙游记 基本概况 历史沿革

    『古帝堯廟』位于臨汾城南十里。我於一九六八年往遊焉。走進山門,四周缺墻斷壁,一片殘存舊基,空地寥廓,瓦礫成堆,荆棘叢生,蒿草荒無。只見正北留存五鳳樓一座雄偉大殿,上下三層,高約五丈,一匝二十八根楹柱,估計占有六十平方丈的面積。八卦井亭在五鳳樓北,六柱六角,結構精緻。亭北爲『廣運殿』,比五鳳樓高大,殿分三層。東西寬十二根楹柱,柱與柱之間約丈二許,前後深七根柱子。這三十八根楹柱,連同四周走廊,其殿基約在一三〇平方丈。殿正面爲看樓,高明幽雅,散步觀望,寬懷灑落...

  • 文章山西傳統的輕工業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8期  作者:衡翼湯 出版时间:2006-07-01
    关键字: 山西传统轻工业 工业类型介绍 历史沿革

    陶瓷工業。早在新石器時代,即公元前二十世紀,芮城縣的西王村產生陶器。商代中期出現原始瓷器,它是由陶器向瓷器發展的過渡性產物。經製瓷工人的長期實踐和研究,控制了胎釉中的含鐵量,克服了鐵的呈色干擾,從而發明了白瓷。這種情況出現于北齊時代,它標誌著製瓷手工業的又一個飛躍,是陶瓷發展史上的里程碑。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展,到唐代出現了黃釉、黑釉、花瓷和唐三彩。唐三彩並非單指三彩,而是包括多彩之通稱。琉璃瓦的產生始于北魏時期,經隋、唐、宋、元、明傳至清代,產品遍及全省...

  • 文章芮城永樂宮與呂洞賓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9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2007-01-01
    关键字: 吕洞宾 芮城永乐宫 历史沿革 建筑特点

    建于十三世紀至十四世紀初,至今已有七〇〇多年歷史的永樂宮,位于黃河北岸、宋金以來新興道教師祖呂洞賓的家鄉芮城縣。它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大和保存最為完整的道教宮觀,與北京白雲觀、陝西重陽宮並列為全真道三大祖庭。它以精美絕倫的壁畫藝術、富麗堂皇的宮廷建築、舉世矚目的搬遷工程、獨具特色的道教文化享譽華夏,名揚四海。一九六一年三月四日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九九八年十月二十八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永樂宮,本名大純陽萬壽宮,是為紀念呂洞賓而修建...

  • 文章河津琉璃業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7期  作者:王亞蘭 申日東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琉璃业 历史沿革 河津吕氏琉璃厂 发展演变

    通向古龍門的晉韓國道旁,有座金碧輝煌的廠房。廠房門頂上鑲嵌著幾個霓虹大字:河津呂氏祖傳琉璃廠。中國珫璃業沿革:琉璃是我國最早發明的傳統工藝品,是我國古典工藝和古代建築的重要載體和構成,琉璃文化和陶瓷文化兩樣都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分支。琉璃在戰國時期已經出現,兩晉南北朝時已用於建築物,元、明以後,琉璃工藝發展到鼎盛時期,而山西則成爲全國琉璃主要產地,並代表了琉璃工藝的最高水平。以琉璃製作爲業的工匠藝人已形成家族世代相傳,最爲著名的有三家:陽城喬氏,太原蘇氏...

共18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