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人物简介共返回1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董文渙批校《後漢書》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5期  作者:田樹茂 董振歐 出版时间:1995-01-01
    关键字: 董文涣 《后汉书》 人物简介 相关著书

    後漢書,120卷,范曄著,明汲古閣藏版,青海省圖書館藏書,分上函、下函,各10册,上函缺第四册(缺15~21卷)實存113卷。董文渙於1833道光13年生於洪洞杜戌東堡,爲董壽平祖父,字堯章,號硏秋、硏樵,16歲爲秀才,咸豊六年1856成進士,授翰林院檢討,歷充順天鄉試,會試同考官。官日講起居注、修撰《文宗實錄》。同治五年1866授甘肅甘涼兵備道,後因母喪去官。同治十一年1872授甘肅秦鞏階兵備道。光緒二年(1876)十二月以政績顯,奏准保賞加二品頂戴,僅半年,光緒三年(1877)七月歿於秦州...

  • 文章常氏醫理實踐序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3期  作者:耿誓 出版时间:1994-01-01
    关键字: 常凤翔 人物简介 人物事迹 医理实践

    常鳳翔先生,字雲亭,古晉曲沃人,早年習醫。在臺之初,從事公務之餘,並施醫助人。退職後全力行醫,曾獲十大名醫之榮譽,並著「中醫四診大法」及「鳳翔八十驗案精選」,先後問世,嗣積施醫之體認,著成「常氏醫理實踐」,卽將出版。先生行醫,從無商業性之廣吿,但求醫者絡繹於間,已頗辛勞,友人以其醫理與實踐,活人無數,足以傳世,裨益後人,乃於治病之餘,利用假日,從事著述,一則救人,一則弘道。古人云:人饑若己饑,人溺若己溺,人病若己病,人苦若己苦,先生之行醫,爲救今人,先生...

  • 文章商代賢相傅説廟重修塑像記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2期  作者:王安溟 陳靜強 出版时间:1993-07-01
    关键字: 史料记载 傅说 人物简介 学术思想 成就贡献

    (前平陸縣博物館長) 王安溟(山西民間美術硏究所長) 陳靜強聖人前的聖人說到「聖人」,人們習慣上認爲是指孔子(元前五五一—元前四七九,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人),殊不知在古代殷商時期的虞地(今山西平陸縣),在孔子之前八個世紀,就有一位名叫傅說(約元前一三二六—元前一二三七,「說」音「悅」)的「聖人」。他在距今三千多年前,就發明「版築」(卽俗名打墻)技術,在我國建築科學上最早書寫了極爲光輝的一頁;繼而被殷高宗武丁破格擢爲宰相,成爲殷商王朝中興的鼎柱,爲商王朝的穩定...

  • 文章王忠嗣(西元七〇三年——七四八年)——唐代名將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2期  作者:魏汝霖 出版时间:1993-07-01
    关键字: 王忠嗣 人物简介 史料记载 人物述评

    虏不敢犯塞。再进河东节度使,封淸源县公。[2]忠嗣年少时,以勇敢自负,及为将领,沉毅持重,以安边为要务。尝曰:「国家升平之际,为将者,在抚训部众而已;吾不欲竭中国之力,以徼功名焉。」忠嗣勤练士马,缺则缮补,充实战力。有强弓百五十斤,常贮之袋中,示无所用。军中皆日夜思战,忠嗣则多纵间谍,伺虏之隙,遇机出奇兵袭敌,所向皆克,故士乐为用。每出军,召属长付以兵器,使授士卒,虽一弓一箭,必志姓名于其上以记之,军还、遗弓亡矢,则依法治罪。以是部众兵将,人人自勉,器甲

  • 文章裴行儉(西元六一九——六八二年)——唐初文武全才的名將——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9期  作者:魏汝霖 出版时间:1992-01-01
    关键字: 裴行俭 人物简介 历史记载 人物述评

    有政声,时号称:「裴、马」之名。[2]上元三年(六七六年)吐蕃叛、行俭出任洮川道左二军总督。仪风二年(六七七年)十姓可汗阿史那都支及李遮匐诱蕃民部落欲扰安西[3],以与吐蕃勾结,朝廷欲讨之。行俭奏议曰:「吐蕃叛乱方炽,敬玄失利,审礼丧土,安可更为西域生事?今波斯王死,其子泥湼师在京为质,有如遣使立之,即命路经西域,宣谕蕃众,可不劳师而有功也。」帝因诏行俭册送波斯王子归国,且为安抚大食使。行经莫贺延碛,风砾昼冥,鄕导为之迷途,将士饥乏。行俭止营祭天,吿众曰

  • 文章南宋名將楊存中史略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31期  作者:魏汝霖 出版时间:1988-01-01
    关键字: 杨存中 人物简介 人物言论 军政主张

    韩世忠、张俊,皆贵拥旄钺,名望至重,臣一旦位与之等,实不自安,不肯。时中军不满五千,疲癃者居半。存中请拘神武卒,借出于外者,归军中,由是军政寖修。刘猊[2]入犯淮西,宣抚使刘光世欲弃庐州(今安徽省合肥县),退保太平(今安徽省当涂县),贼众十万,已次濠寿(今安徽省凤阳与寿县)。时张浚视师,因命张俊拒之,又使存中往泗州(今安徽省泗县)与俊会合。及至泗州,则光世已舍庐去。浚使人传令曰:「凡渡江南下者,斩勿释。」光世不得已,返庐驻守,与存中相呼应。贼先犯定远县,存中以

  • 文章山西循吏衛立鼎 只飲盧龍一杯水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6期  作者:邵培之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卫立鼎 人物简介 史料记载 人物言论

    近讀「清史列傳」,循吏部分,列有衛立鼎其人,讀後頗有感觸。衛立鼎,字順之,山西陽城人,康熙二年舉人。早年,任直隸(今河北省)盧龍縣縣令,愛撫人民,有許多善政,嘗自謂纖芥無取,「只飮盧龍一杯水」。康熙皇帝派刑部尙書魏象樞、吏部侍郎科爾坤(二人均有清名臣)巡察近畿各縣,衛立鼎設宴接待,二人辭謝說:「縣令只飮盧龍一杯水。我們也只飮縣令一杯水」,於是各飮茶一杯,畢事而去。此後刑部有重大疑獄,每向衛立鼎諮詢,衛即引經準律,詳爲陳述,多有卓見。于成龍巡撫直隸,迎駕霸...

  • 文章張瑞璣鑄盧永祥鐵跪像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6期  作者:牛元方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张瑞玑 人物简介 铁跪像 资料记载

    張瑞璣,字衡玉,山西趙城人也。清光緒二十九年癸卯(一九〇三)進士。自號誰園主人,又號五萬卷書主人。和鄕寧吳少蘭(名庚,號空山人),貴筑趙折年(意空道人)相交很好。光緒末年出宰陝西各縣。時樊增祥爲布政使,好文學之士,得衡玉大信任之。同盟成立,先生亦慨然與焉,不計其爲官也。東方逋客,皆匿之署中,景枚九其一也。世俗官僚,亦樂與往還。縱酒豪飮,與物無競。寓矜莊于放蕩之中,人以狂士目之,不深究也。西安光復,山西獨立,電衡玉歸。先生到太原,任軍政府財政司長。民國六年...

  • 文章司馬光與資治通鑑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7期  作者:張乃賡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司马光 《资治通鉴》 人物简介 书籍概述 相关评价

    幼時聰慧如成人,初仕與王安石不合退居洛陽。司馬光字君實,陝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鄕人,世稱涑水先生,生於公元一〇一九元(北宋眞宗天禧三年),卒於公元一〇八六年(北宋哲宗元祐元年)。據傳其七歲時即聰慧如成人,在私塾讀書時,即喜愛學史書,聞講《左氏春秋》,聽後即能復述其大意。從此便手不釋卷,以至廢寢忘食。十五歲已是“凡書無所不通,文詞醇深,有西漢風”。一次,與群兒戲於庭前,一兒失足墜入水缸中,群兒驚恐莫知所措,他乃從容持石擊破水缸,水流兒則得救,此事當時曾...

  • 文章明代樂平(昔陽)十三進士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7期  作者:李玉璽 出版时间:1996-01-01
    关键字: 明代乐平进士 人物列举 人物简介

    吏部尙書喬宇:字希大,晩號白巖,明成化甲辰科進士。禮部主事,王恕爲禮,調之文選,門無私謁。調太常少卿。武宗嗣位,遣祀中鎭西海,還京條上道中軍民困苦六事,遷光祿,歷戶部左右侍郎。時劉瑾敗,大臣多以黨效,公獨無所染,拜南京禮部尙書。乾清宮災,率同列上十事,改兵部,參贊機務。復率同列陳奏建儲貳、罷親征、不報。寧王宸濠叛,揚言旦夕下南京。公嚴爲警備,而談笑自如。中官劉瑯與濠通。刺得其情,大索城中,斬所伏壯士三百人,懸首江上;辰濠失內應,且知有備,遂不敢東下,未幾...

共17条记录 1/2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