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五台山共返回5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五台山的佛光寺唐塑国寳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期  作者:劉震慰  出版时间:1975-07-01
    关键字: 五台山 佛光寺 《古清凉传》

    佛光寺是五台山诸寺中的环寳,尤其是大殿上佛像的塑造,称得上是佛敎艺术中的绝品。佛光寺在五台山的南台,北魏孝文帝时创建,隋代解脱禅师重修,是隋唐时代五台山中的大刹之一。据「古淸凉传」记载(五台山一名淸凉山),解脱禅师是山西五台县人,早岁出家于昭果寺,从志昭禅师学佛,得到眞传,囘到家鄕五台山,在大孚寺修行。解脱最爱读「法华经」,喜欢修禅。据说,有次文殊菩萨向他显圣,在空中发出声音,说:「我是文殊师利。」解脱大师答应道:「文殊自是文殊;解脱自是解脱。」文殊知道

  • 文章中古敦煌仕女心目中的五台山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期  作者:陳祚龍 出版时间:1973-07-15
    关键字: 敦煌壁画 五台山 山西历史

    頃承山西文獻社長兼總編石鍾琇先生不棄,遠道將其創刋號航寄一册,以長聞見,若斯高情厚誼,委實感激!玆値此間春假,個人又無意遠遊,是故權遵該刋「徵稿簡則」所定「宣揚」晉省「歷史文化」之「主旨」,不揣冒昧,捉筆成此「小品」,尙祈四海博雅,賜予指正。 作者

  • 文章五台山辑要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4期  作者:喬家才 出版时间:1984-07-01
    关键字: 五台山 相关简介 历史记载 相关诗句 五台古迹

    中国之佛敎圣地,有四大名山:浙江普陀山,为观音菩萨道场;四川峨嵋山,为普贤菩萨道场;安徽九华山,为地藏王菩萨道场;山西五台山,为文殊菩萨道场。惟此四大名山见于佛经者,祇有五台山。大华巖经:「东北方有处,名淸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寳藏陀罗尼经:「佛告金刚密迹主言:『我灭度后,于南瞻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震那,其中有山,名曰五顶。文殊童子,游行居住,为诸众生,于中说法

  • 文章漫談山西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6期  作者:陳本古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五台山 恒山 历史记载 相关人物 文物古迹

    五台山与恒山山西省位于太行山之西而得名,地居黄河之东,又名河东,山西多名山,佛敎四大灵山之一的五台山,是因山顶平整如「台」形故名五台,也是佛敎四大道场之一,文殊菩萨选在五台山宣扬大智,其他观音菩萨选在浙江鎭海外的普陀山宣扬大悲,地藏王菩萨选在安徽的九华山宣扬大愿,普贤菩萨选在四川娥媚山宣扬大行,五台山因距历代的都城较近,如长安、洛阳北京,帝王游览较便利,在诸道场中取得崇高的地位。五台山隆起在北岳恒山之南,五座山峰分布似梅花形,东台名望海峰,西台名挂月峰

  • 文章五台山牌楼文化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7期  作者:周祝英 出版时间:2011-01-01
    关键字: 五台山 牌楼文化 历史渊源 具体介绍 文化遗产

    各间依次降低缩窄,供行人出入。牌楼从外观看分柱出头(即冲天牌楼)和柱不出头二式。牌楼的建筑材料有木、砖、石、琉璃、砖石合造、木石合造等。其形式有一间二柱、三间四柱、五间六柱,顶上有一楼、三楼、五楼、七楼、九楼、十一楼等。牌楼早先是木构建筑,鉴于木材易燃易腐,难于久存,再是人们为了使建筑庄严、坚固,于是,建造牌楼的材料渐渐就发展为石、砖、琉璃等。明清时期,牌楼的雕刻艺术精湛繁杂,结构密致完美,从而使牌楼型式发展到鼎盛。二、五台山牌楼五台山是历史悠久、驰名中外

共5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