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历史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回乡探亲共返回7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台灣耄耋三晉行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5期  作者:呂耀忠 出版时间:2000-01-01
    关键字: 回乡探亲 思乡 思亲 旅游

    五十年前,妻姐攜帶子女隨丈夫去了台灣,此後一直渺無音訊。八十年代以來通過多種途徑幾經周折,終於取得了聯係。今年七月十六日白髮蒼蒼的妻姐由其大女兒陪同,飛抵太原,多年的骨肉分離終得團聚。親情繫兩岸妻姐剛去台灣時,人地生疏,生活很拮据受儘顚沛流離之苦。妻姐憶道,作爲少婦,“要侍候公婆,順服丈夫,養育兒女,料理家務”,“孩子們要吃早飯上學、先生要吃早點上班”,而那時物資缺乏,燒飯很費時,所以妻姐常常是東方發白就起床做早飯,“樣樣事都得雙手不停,雙腳走動,煞費苦...

  • 文章故鄉處處風光美 秋高氣爽好諞閑(聊天)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2期  作者:張恩 出版时间:2008-07-01
    关键字: 回乡探亲 民俗文化 谝闲

    在山西晉南一帶,每年秋季,是莊戶人家最爲愜意的時節。辛勤勞作大半年的莊稼人洗去汗塵,開始聚在村頭巷尾,鄰里炕頭,或伴著漫漫長夜,或趁著綿綿秋雨,海闊天空,古今中外,諞起閑來,不亦樂乎。每當此時,從台灣探親回來的衛先生也興致勃勃加入到鄕親們的諞閑的行列。諞閑即聊天,晉南人好諞閑由來已久。往日歲月,人們諞梁山,話聊齋,說西遊,論三國,傳統文學,古典戲曲,神話傳說,域外新聞,全拿來作爲談資。晉南悠長久遠的歷史,積澱厚重的文化,影響著一代又一代民衆。別看莊戶人平...

  • 文章回鄉見聞與感想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8期  作者:高望嶽 出版时间:2001-07-01
    关键字: 回乡探亲 家人聚会 祭祖 会亲友 旅游

    民國八十九年十月十九日與長子煥毅、次子煥瓊乘華航飛機到香港轉機到西安市,由堂侄煥方偕其長子高培、次子高宏兩部汽車到機場迎接,住進止園賓館。翌日中午堂侄媳冬愛與其長媳製作哨子麵,爲多年來未吃過者,味甚可口,且備數種菜餚,甚爲好吃。由於長子煥毅係首次到西安,乃請張安祖開車帶其到各處參觀名勝古蹟。當晩假止園邀請高家男女與堂內弟薛福海教授與其子東生、媳郜文琴及孫、其妻陳月仙因事不克參加,以及張應麒先生,安祖父子,席開三桌。除我報吿我的保養之道以及當前局勢之外,煥...

  • 文章悼念恩師徐士瑚校長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62期  作者:陳汝淦 出版时间:2003-07-01
    关键字: 徐士瑚 悼念恩师 生平简介 感恩 回乡探亲

    山西大學前校長徐士瑚先生,字雲生,號仙洲,一九〇七年生於山西五台縣大建安村,父一鑒公爲山西教育名宿。先生一九二三年入進山中學,品學兼優。一九三一年六月畢業於北京清華學堂西洋文學系,即赴英就讀愛丁堡大學,進修拉丁語文及英國文學,一九三三年獲碩士學位。一九三四年入英國劍橋大學精讀莎士比亞諸專著。一九三五年於丹麥國際學院及德國進修德文。一九三六年返國,任太原綏靖公署英文秘書,未久,受任山西大學英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一九三七年日本全面侵華,抗戰軍興,山大解散,先生...

  • 文章故鄉行——山西垣曲暨沿途紀行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56期  作者:席涵靜 出版时间:2000-07-01
    关键字: 回乡探亲 旅行见闻 游记

    我是山西垣曲古城鎭人。民國二十六(一九三七)年出生於太原,隨著抗戰、國共內戰,一直沒有機會回老家一看,終於在民國八十八(一九九九)年七月卅一日由北京起程,開始了我的故鄕行。一、嶄新的太舊高速公路大巴士清晨駛出北京市區,馳行在北京至太原的高速公路上,約四小後,逐漸脫離了華北大平原;車過井陘,銜接的就是太原到舊關的高速公路,這條公路竣工未久,路面、橋樑嶄新,卻名爲「太舊公路」,實在有點兒好笑,其實這條公路,銜接石家莊到北京,北京到天津的高速公路,替山西打通了...

  • 文章并州一瞥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74期  作者:席涵靜 出版时间:2009-07-01
    关键字: 碑林 傅山纪念馆 武宿机场 迎泽公园 回乡探亲

    一、晉陽飛絮又屆暮春,太原滿城飛絮,原來太原巿內廣植柳樹,枝幹高達數丈,柳條下垂,柳葉濃密,猶如巨型簾幕。春風微吹,柳絮飛滿天,數不清的輕毛緩緩地進入眼簾,一絲絲的輕觸你的臉面;一撮撮的慢慢落在你的秀髮上;它不停地在你四週環繞,風吹的大一些,好似白雪片片,欲落而又不落,在空中如幽魂般竄來竄去;尤其在公園角落,街巷的末端,柳絮一撮撮隨風轉著,由一小團逐漸聚成一個大團,像一個球在街頭巷尾滾來滾去,煞是有趣,也許在太原久住的人司空見慣,不當一回事,但外地來的人...

  • 文章戀戀紅薯情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84期  作者:張迅學 出版时间:2014-07-01
    关键字: 红薯 日军罪行 参军经历 家乡红薯 回乡探亲

    在台灣吃的「地瓜」,故鄕—山西省垣曲縣叫「紅薯(藷)」,也有地方叫「番薯」、「甘藷」、「甜藷」的。不管它叫啥對我來說,在飮食中算是情感最深的食物。小時候在家鄕吃紅薯是很困難的。紅薯每年農曆三、四月份育苗、揷秧,九、十月份下過霜以後才採收。採收後又要妥爲收藏,以免凍壞不好吃;所以根本沒人要種。民國十九年(一九三〇)分家後,大堂兄國儒經三年的硏究,開始與三個弟弟種紅薯;並在後院空地上挖了約二丈深的地窖,預備冬天儲藏紅薯。當時,我九歲,常常看大堂兄育苗、揷秧、...

共7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