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子库

搜索结果

您搜索的关键词:人物评价共返回8条记录

类别 排序方式
在结果中检索
  • 文章悼郭鏡秋兄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17期  作者:鄭彥棻  出版时间:1981-01-01
    关键字: 郭镜秋 从政经历 人物思想 与友研商 人物评价

    一、調和綜合中國文化以儒家思想爲中心,儒家思想層面甚多,而中庸之道是其重要的一面。中庸一書開首就說:「子程子曰,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在此一文化背景下,乃產生了無數中庸的政治家、事業家、思想家。治喪委員會爲鏡秋兄所撰的事略中有幾句話說:「綜觀先生一生,篤信三民主義,忠黨愛國,志節弘毅,誠信待人,淸廉自持,處事練達,任勞任怨,廓然大公;尤能堅持制度,取精用宏,每任一職,每行一事,輙收綜合之功……」。這正是我要講的話。鏡秋...

  • 文章堅苦卓絶獨持氣節的傅青主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18期  作者:原德汪 出版时间:1981-07-01
    关键字: 傅山 人物生平 人物言论 人物评价

    傅靑主,名山,山西省陽曲縣人。父爲歲貢,博學經文,好善樂施,母陳氏、出於名門,勤愼溫順,處逆境而不憂不懼。靑主少有異禀,明季天下將亂,諸搢紳氣習腐惡,先生堅苦卓絕獨持氣節。國變時,衣朱衣,居土穴養母。康熙中,先生年已七十餘歲,徵舉鴻博,至北京堅臥城西古寺,不與試。授中書舍人,以老病辭歸。先生多才藝,善畫山水墨竹,工詩文及金石篆刻,又精醫術有霜紅龕集。早歲與顧亭林先生友善,奔走四方,結交華夏忠義豪傑、以反淸廷,同創票莊制度,融通全國金融,惠及工商行旅,嘗以...

  • 文章衛聚賢先生八十壽序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14期  作者:張彝鼎 出版时间:1979-07-01
    关键字: 卫聚贤 人物生平 教育经历 教育成就 考古贡献 人物评价

    萬泉衞聚賢先生出生於民國前十三年。於太原山西省立商業專門學校畢業後,考入北平淸華大學國學硏究院,從名師王靜菴國維、梁任公啓超遊,治學益見精進。厥後任敎上海持志、中公、曁南等大學,嗣擔任國立西北大學文學院敎授。中日戰後,在香港珠海、光夏、聯合、聯大、遠東、華夏等書院任敎,均卓有貢獻。現以八秩高齡,仍在輔仁大學授考古等學科。畢生從事敎育,嘉惠學子,洵堪欽佩。先生除敎學外,並從事考古工作,頗有特殊貢獻。其著作等身,創見甚多。民國二十五年於孔庸之先生支持下,返太...

  • 文章晚清詩人馮婉琳女史論略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46期  作者:牛貴琥  出版时间:1995-07-01
    关键字: 冯婉琳 人物简介 生平事迹 相关诗作 人物评价

    山西爲人文薈粹之地,古往今來詩家輩出,閨閣詩人更代不乏人,而卓然特立于晩清同光之間者,首推屬馮婉琳女史。筆者不揣淺陋,據已所見到之資料草此短文,以期引起治文史者之注意。現略述如下。女史之生平女史姓馮名婉琳,字佩,雁門代州人。十六歲嫁於洪洞董文燦爲繼室。代州馮氏爲山西望族,詩文之盛代代相傳,幾乎人人有集。洪洞董氏亦以讀書力行聞名鄕里,降及文燦兄弟達到鼎盛時期。馮董兩家素有交往,文燦之兄文煥就是結識了馮婉琳之族叔馮魯川之後始盡焚少年所作,詩業大進。女史婚後十...

  • 文章喬義生先生生平與志節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1期  作者:趙采晨  出版时间:1983-01-01
    关键字: 乔义生 人物生平 人物事迹 人物思想 人物评价

    喬先生名義生字宜齋,民前廿九年夏曆八月廿四日,生於山西省臨汾縣,卽堯王建都之故址也。民國四十五年四月七日病逝於臺北市金門街卅四巷四號日式平房內,享年七十四歲。同月十日,各界公祭後,安葬於臺北市大直天主敎公墓,崖壁上鑲有大理石墓表,係國策顧問苗培成兄所撰,同年十一月廿二日 總統明令褒揚,原文如次:「國策顧問喬義生,性行誠篤,志節貞純,早預同盟,獻身革命,險阻備歷,始終弗渝,抗日軍興,選任爲國民政府委員。贊襄大政,克行嘉猷,嗣復膺選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適遘艱...

  • 文章武則天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8期  作者:郭榮生 出版时间:1986-07-01
    关键字: 武则天 人物生平 事迹概述 杀人名录 人物评价

    選為太宗才人武則天幷州文水人(今山西文水縣),幼年本名,已經失傳。「媚娘」是唐太宗李世民所賜,「則天」是唐高宗李治所贈。史籍記載武則天名瞾(音照),古字裏並沒有瞾字,是武則天被尊爲天后時自己所取,自己所創造的。她認爲日月懸空,光明照耀寰宇,卽喩己之光明大德,照滿天下,爲崇己服人之意。不但聖潔,而且高超,因此以之爲名。她父親武士彠(現在書刊上多用「護」字),在隋朝末年是一個以販賣木材致富的商人,因爲幫助唐高祖李淵在晉陽起兵伐隋,隨高祖入關、得帝位後,論功擢...

  • 文章續昆山先生事略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18期  作者:資料室 出版时间:1981-07-01
    关键字: 续昆山 人物生平 淞沪会战 从政经历 家庭情况 人物评价

    續昆山先生遺像張其的敬題先生姓續名琅字昆山,世居山西省崞縣西社村,父蔭庭公,母李氏,德行稱於鄕里。先生幼入私塾,鼎革後入小學,高小畢業負笈太原,考入第一中學,再升省立法政專門學校。時北伐軍興,北方志士紛紛響應,遂捨將竟之學業,毅然南赴武漢,參加革命陣營,從事政工宣傳等工作;曾隨軍赴河南前線,消除北洋軍閥殘餘勢力,歷經艱險,數瀕於危。其後轉赴南京,供職中央黨部祕書處,從丁惟汾(鼎丞)先生遊。民國廿一年淞滬戰起,隨樞府播遷洛陽,公餘得覽龍門華嶽諸勝。抗戰軍興...

  • 文章喬義生先生生平畧述在中央黨史會「喬義生先生百年誕辰」口述歷史座談會講

    来源期刊:《山西文獻》 第21期  作者:苗培成  出版时间:1983-01-01
    关键字: 乔义生 人物生平 《革命史实回忆》 人物事迹 人物评价

    喬義生先生,字宜齋,山西臨汾人,是一位受人崇敬的革命先進。先生於淸季赴英留學,畢業於愛丁堡大學醫科。在倫敦謁 國父後,矢志革命。先生對革命的貢獻,早已見諸史册,玆僅述其犖犖大者。一、根據 國父建國方略心理建設第八章及先生自著「革命史實囘憶」(原文載中央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中國國民黨五十週年紀念特刊)的記載,有兩項重要事蹟,現擬提出報告。⒈國父一八九六年倫敦脫險後,英國各報均有詳細記載,但英人只注意於 國父乃政治犯,在倫敦的中國公使舘無權可以逮捕一事,對 國父的...

共8条记录 1/1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第